新华网:春晚演员也应破除“终身制”
2009年02月01日 10:18新华网 】 【打印

作者:哲 源

红红火火闹新春,年年岁岁看春晚。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自从1983年诞生以后,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百姓,贴近实际,一度成为寻常百姓新春佳节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但近年来,春晚的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明显下降,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笔者看来,“老面孔”连年统治舞台,旧貌难脱、新意难出、观众审美疲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综观2009年央视春晚,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依然是“老面孔”扎堆。许多人从青春妙龄到两鬓披霜,在春晚舞台跨世纪征战,试图续写宝刀不老的神话。如赵本山自1990年出演小品《相亲》以来,除1994年缺席外,先后已在春晚连坐19庄。就演技而言,赵本山可谓炉火纯青。他浑身上下都是戏,一举手、一投足、一眨眼、一声咳嗽就能让人乐半天。他在央视春晚连年征战,每年的小品也让观众大饱了眼福、耳福。俗话说:“美味不可多餐。”他的小品虽如山珍海味,但让观众连着吃,终究有吃厌的时候。

古人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事物兴盛到了极点就要走向衰落。名演员也是一样,演技到达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超越自我,赵本山也不例外。他虽然年年都有新作问世,但表现手法大同小异。况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的小品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主要是娱乐有余,寓教不够,思想性不强,存在低俗化的倾向,似有拿弱势、贫困群体开涮之嫌。如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在笔者看来只能称作滑稽,算不上真正的幽默,表现手法老套,从开始便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况且该作品也有恶搞农民之嫌,所塑造的形象与现代农民相去甚远,很难让观众产生共鸣,更谈不上心灵上的震撼,道德情操上的升华。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喜爱新生事物是人的天性,而艺术很大的魅力就在于追求新、创造新、歌颂新,这也让笔者联想起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破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以使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保持生机和活力。在这个意义上,春晚也应顺应潮流,吐故纳新。“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古新人胜旧人”,春晚演员也应破除“终身制”,实行轮换制、退出制,给新人让位,也让观众改改胃口。老面孔垄断春晚舞台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哲 源   编辑: 张园园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