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期待复兴 不能缺席大片竞争
2009年05月08日 08:30人民日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经济寒冬下,国产电影“逆势上扬”

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首次进入全球前10名,2009年以来,许多国产电影引起了较大反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然而,国产电影数量增长与质量欠缺并存,让人们看到了机遇也期待着提升。

5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做客本报“文化讲坛”,畅谈中国电影的光荣与梦想,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一年可生产10部大片

中国电影不能缺席大片竞争

记者:近年来,中国每年都有几部大片取得很好的票房,但有时叫座不叫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张宏森:到2008年,中国电影已经具备一年生产10部大片的能力。但是也很遗憾,我们中国式的大片,并没有给大家带来足够的心灵上的满足。原因就是我们进入大片时代的时间非常仓促,各方面缺乏准备,也就难免会丢失经典电影中的许多宝贵经验,丢失很多本土电影应当具备的力量,甚至丢失了观众审美经验和审美程序中一些必不可少的人文元素。这也是造成人们对中国式大片进行批评、诟病甚至恶搞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对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全球电影市场上,大片已经成了普遍的景观。在这场大片的竞争中,中国电影不能缺席。从这层意义上说,我认为中国大片和外国大片保持“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高科技”这种“大片标准”的一致性,是中国电影敢于加入世界电影竞争的标志之一。盲目批评大片,盲目批评科技手段对电影的干预,盲目批评当代艺术思维,都需要慎重。

过分娱乐可能改写价值

中国电影应攀登精神高度

记者:你认为中国电影把握经济效益和艺术水平的平衡,提高艺术质量,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张宏森:一部电影,在创造视听奇观的同时,还要塑造文化景观,也就是要攀登精神的高度。

我们推行电影产业化政策,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较多地强调电影的娱乐功能。但这是一柄双刃剑,用得不好,一些文化内容和价值会在娱乐中被改写。在娱乐中,我们如何凸显价值和意义?这不仅仅是中国电影,也是世界电影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电影只有抵达了情感深处,才可能和不同经验、不同经历的观众产生共鸣,共同来实现一部电影的全部功能。2008年,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在一个充满紧张与焦虑的时代,给人们送来了一种安全而温暖的元素。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中国电影必须成为有情感的电影。

“诚实度不高”带来信任危机

中国电影需表现丰沛人生

记者: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电影题材太重复,人物太雷同,形象太干瘪,套路太模式,你认为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吗?

张宏森:目前,我们的创作存在两个极端。一些影片对生活努力做出积极、光明的书写,却往往被批评者和观众指称为“高大全”,称之为“虚假的”,或者说“诚实度不高的”。与之相反,还有一些影片,他们对生活的呈现是阴暗的、凶险的、残酷的。

出现这种“正负极”,反映出我们在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和表达生活时走向了两种简单化,缺乏在两者之间进行辩证、甄别、鉴定、整合的能力,从而导致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这是中国电影当前一个急需克服的问题。

如何克服?我觉得“三贴近”是非常恰当的表述,只有贴近,你才能去复杂地、准确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生活。中国电影要想完成更大的使命,必须要呈现丰沛的人生,这样展现出的能量,肯定要高于单一的人生指向和审美取向。

努力实现两个20%

中国电影要追求大气象

记者:近期,电影局对中国电影发展有什么目标和规划?

张宏森:2008年,我国已经具备了年生产600部电影的能力,这个数字在全世界排第三位,但真正进入主流院线顺畅放映,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影片却不多。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要努力在年度创作规模当中,保证20%的国产影片能够进入到主流院线进行顺畅放映。其他80%可以分流到二级院线、农村院线、音像制品、电视播出渠道等。

在这20%进入主流院线的影片当中,我们争取能够再生产20%的让观众形成心灵记忆的优秀影片。这就意味着我们每年有15部左右的经典影片。这个指标其实是很高的。应该说,我们的电影创作在这两个20%上还都没有很好地实现。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刘鑫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