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南京》立意格调不高 媚俗倾向严重
2009年05月15日 09:50中国新闻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2009年4月28日,电影《南京!南京!》自4月22日上映以来,票房节节攀升,截至26日晚24:00,影片的全国总票房已达到6500万元,打破了4月电影票房纪录。据业内人士估计,《南京!南京!》破亿指日可待,陆川有望成为第5名票房过亿的内地导演。 中新社发 任卫红 摄

中新网5月15日电 一位署名为“峰落日”的网友,今日向中新网发来一篇题为“《南京!南京!》在宣扬什么?”的影评,对陆川导演的这部新片提出个人看法,他认为《南京!南京!》夸大宣传,言过其实。“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历史上一段浩劫、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灾难的作品,无论其创作者主观动机如何,在同期的艺术作品中立意格调不高、表现手法笨拙、媚俗倾向严重,必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和反思。”

影评全文如下:

一峰落日

前不久,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对新片《南京!南京!》进行了密集的高频度的宣传,我虽然平时很少去电影院,但作为一个南京人,又是关于南京题材的作品,终于忍不住和妻女一同走进影院,带着极高的期望值观看据说是花巨资打造的精品。谁知不看便罢,看完大失所望,也许期望值太高之故,有近乎被欺骗、愚弄之感,对该作品的立意、创作、视角等产生不同的甚至是愤怒的想法,这些复杂的情绪和观点连日来纠緾着我,让我夜不能寐,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可是,作为一个虽受过高等教育但并非学影视专业的普通观众,并且还是个南京人,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客观,不至因乡情感情良知等因素发表有失偏颇的言论,从而误伤《南京!南京!》这一作品的主创人员,近期我先后看了纪录片《南京》、《拉贝日记》,并于五月九日亲自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地查看搜集有关资料。至此,我认为,《南京!南京!》夸大宣传,言过其实。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历史上一段浩劫、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灾难的作品,无论其创作者主观动机如何,在同期的艺术作品中立意格调不高、表现手法笨拙、媚俗倾向严重,必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和反思。

首先,该片未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历史事实。我们知道,1937年南京大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绝后的野兽行经,影片既然描写这一严肃悲惨的重大历史题材,就应忠实于历史真相并挖掘出激励今人、警示后人的元素,实现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目的。而在《南京!南京!》中,虽然也有一些狅轰滥炸、杀人抢劫等战争场景,但同时,我们看到很多不和谐场面,日本大兵厌恶杀人、反对战争;慰安妇中不仅有中国的,还有日本本土的,似乎中国妇女享受了国民待遇;日本军人与中国儿童嬉戏玩耍让我们无法不想到日军大屠杀同时进行的虚 假宣传;日本兵大义放人、负疚自杀等。也许作者的目的是告知观众,日本的侵华战争是少数军国主义者所为,日本的人民是反对者也是受害者,且日本对其战争罪行有反思和认识,事实果真如此吗!否也。

当你走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图片实物证人证言向你诉说着一切,让你动容让你震撼。1937年12月日本攻占南京后的六周内,采用枪杀、刀砍、水溺、火烧等残暴手段集体屠杀我手无寸铁的军民19万,零星屠杀15万,平均12秒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葬送于侵略者的屠刀之下,奷淫妇女2万多起,毁城三分之一,抢劫财物无数。这就是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是经过战后远东军事法庭审理并有确凿证据证明的事实真相,而《南京!南京!》中没有这样的视角,是创作者的过失还是故意为之。

不记住仇恨但不能忘记历史,可如果我们对历史的真相都不能客观地面对,我们又何能记住历史。事实上,日本的侵华战争除少数军国主义者穷兵黩武因素外,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纪念馆陈列史料中,当你看到日本兵出征前身穿的马夹上签满了全村村民的签名时,当你看到日军攻陷南京日本国内各城市举城欢庆之时,当你看到日本长期蓄谋向我东北移民 蚕食中国领土之时,难道你还会认为日本没有忘我之心而是实现大东亚共荣吗!当你再看看日本的现在,朝野上下对靖国神社的态度、历史教科书的反复篡改、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中国受害公民诉讼屡被驳回以及钓鱼岛的挑衅等,难道你真的认为日本人在认真地反思其历史和罪恶吗!警惕啊同胞们。

在五四运动九十年后的今天,在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的时刻,我们看到这样所谓揭示人性、有意淡华侵略、容易误导青年的作品,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其次,在表现手法上,该片也不尽人意。作品选择角色存在先天不足。该片选择角川这一杜撰出来的日本下层士兵作为主角是一大致命伤,这造成了作品视角的不当和错误,日本兵的反战情绪、日本兵的徬徨苦闷、日本兵的良心发现等宣染得极不得体,没有充分事实根据,即使有极个别案例也绝不是主流,以点代面。该片淡化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吞并中国乃至亚洲的主流意识实在是一个败笔。

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塑造也不合情理,作战英勇拼死抵抗的中国军人被俘后像一只温驯的羔羊,杀人强奸的日本士兵立地成佛自杀而亡,生性懦弱出卖同胞的秘书却大义凛然慷慨赴死,还有那啼笑皆非不知所云的结尾等等。影片中人物设计牵强附会,设计思想混乱,不知是导演把握角色的功力不够,还是故意玩深沉。如果想玩深沉,作为一个业余的千百万人中的普通一员,我们不想玩,也没有水平欣赏你的深沉,我们只觉得影片的表现手段粗疏笨拙。

最后,我认为该作品充满商业味道,存在严重的媚俗之嫌。在充满血腥的杀戮中居然拼凑上感情戏,导演真是有天才般想像,真想以情动人也不是在这样的场合,影片中在血与火的间隙,居然安排了男主角和日本慰安妇之间含情脉脉的情戏实属不伦不类。

不仅如此,慰安所中的床戏浓抹重彩更无必要,且存在社会不良影响。据悉,许多父母为了让子女受教育而带着孩子走进影院,这些故作渲染的床戏究竟想说明什么又会给青少年带来什么?恕我直言,导演此番良苦用心就是为了票房,为了票房而媚俗,可悲可叹。当然有报道说此片上演后,很合“80、90”后味口,得到不少好评。姑且不论此说之真伪,但我要发自肺腑地说,“80、90”后的年轻人,请用你们的大脑去欣赏这部作品,而不只用眼睛和耳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张海颖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