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配角的荣光
2009年08月13日 11:41凤凰网娱乐 】 【打印共有评论0

电影《白银帝国》是改编自成一的长篇小说《白银谷》的,原著是一部长约90万字的巨作,现在要浓缩为一部100分钟的电影,大量的删改是不可避免的,于是《白银帝国》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改造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史,也就是以郭富城扮演的康三爷如何被形势所逼由一个纨绔子弟被迫临危受命到最后成长为天成元掌门人为叙事脉络的,这样线索和人物都集中了,故事也避免了被原著庞大的结构切割得过分零碎。

但总最终呈现的效果看,这个主角的刻画并不深入,姚树华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了两个性格发展走向,一条是与家族生意的融合,一条是与郝蕾扮演的继母杜筠青的不伦之恋,最后由于篇幅所限,这两条发展线索有点顾此失彼,都不够充分,特别是情感线的铺陈过于拖沓,缺乏有效的情节推进,也许是出于商业因素的考虑,加入了很多香艳镜头,但最终也就只是赚一赚眼球罢了。相对主角塑造的乏力,反倒了这里的一干配角显得光彩照人,也正是这些人的群像式表演,才真正撑起了这台晋商大戏。

这里最丰满的角色无疑是张铁林扮演的康笏南,影片从几个方面展现了这个亦正亦邪的一代晋商巨贾形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康老爷无论做什么决定,都是以遵守祖训为行动准则的,即使他对杜筠青的强暴行为,也是为了给康家留下能执掌家业的子嗣。张铁林对这一人物拿捏得很到位,他保留了观众所熟知的乾隆爷的霸气和骄横,但也层次分明地展现了康老爷老辣和沧桑的一面,关于驭人术那一段论述,几乎可以作为厚黑人事学的教程来看的。但这同时也是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的人物,事实证明他在用人方面并非他自己所想象的那么高明,而他费尽心血构筑的白银帝国最终还是在官办银行的金融掠夺手段下土崩瓦解,而他一直恪守并用以规范后人的家族信用,终究还是在康三爷信奉的民众信用面前败下阵来。应该说张铁林是个霸气的演员,郭富城在与他对戏的场面中基本上是被他的气场笼罩着的,这无疑是张铁林近年来最具突破性的一次演出。

其实如果看过《白银谷》的原著的话,应该知道在那里面刻画最出色的是那几个票号分店的老帮。丁志诚扮演的邱掌柜在电影中的戏份被大幅度删减了,性格特征比原著也简单多了,但几次出场戏都很足,寥寥数笔就将一个处心积虑、深藏不露的奸佞小人的心理转变过程勾勒得层次分明,特别是康老爷到乡下重新启用他时他眼中的感恩戴德与后来他在背后放黑枪杀害老镖师时的复杂表情形成了鲜明而有趣的对比。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天成元北京分号的戴膺老帮,可惜的是真正能显示他大智大勇的八国联军洗劫北京时安排票号转移的一大段情节被删掉了,但一个堪称是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戴膺还是作为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希望得以突出表现,康老爷对这样的人既倚重又不得不防,认义子但遭拒绝的一场戏也是耐人寻味。

《白银帝国》在厚重的历史感中展现了这些曾经在中国最富有而后来又销声匿迹的晋商群像,姚树华由一个舞台剧导演第一次转型做电影导演就驾驭这样庞大的题材,能有如此发挥也实在是难能可贵,而《白银帝国》的幕后班底也堪称豪华,作曲苏聪、美术奚仲文、服装张叔平、录音陶经等人,都是在各自领域卓有成就的业界翘楚,在娱乐片当道的暑期档影片中,这部凝结着历史厚重感和悲剧色彩的《白银帝国》,应该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麻绳   编辑: 陈雪婷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