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从参赛到参展
2009年02月15日 12:03金鹰娱乐 】 【打印
相关标签: [华语电影]

《白银帝国》参展柏林,备受瞩目

柏林电影节一直对华语电影有着特殊的关爱,1988年《红高粱》让张艺谋捧到“金熊奖”,实现了内地电影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金奖”零的突破。影片也在我国大卖,获得了400多万的票房,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影,特别是第五代导演的一个重要时刻。由此,以第五代为主力华语电影开始了所谓的“曲线票房”时代——电影拍好了先拿到国外争取个奖项再回国放映,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改变我国电影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晚钟》虽然获得1989年柏林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在市场上却遭受了“零拷贝”的惨败。

柏林可以给中国电影荣誉,却无法保证他们的票房。这次柏林电影节没有给华语片荣誉,唯一入选竞赛单元的《梅兰芳》空手而归,但是她带给了华语片更多的东西。

今年,一直磕磕绊绊走过来的中国电影似乎在看到了曙光,佳作不断,票房坚挺。于是柏林这块福地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已经不再是为了那几个奖项回去,而是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的一块跳板。

今年来柏林的华语电影特别多,这让人想起了1993年柏林电影节掀起的华语电影高潮。不同的是,今年,除了《梅兰芳》是奔着“擒熊”来的,其他的电影都仅仅是来参展的。所谓参展,不仅仅是让外国人看看中国的电影,而是希望找到海外发行的渠道。说白了就是为了钱来的。甚至陈凯歌自己都说此行“获奖不是唯一目的”。

《白银帝国》被十几家海外发行商看中,此外,由中法德三国合拍、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约翰·拉贝》、贾樟柯执导的《二十四城记》、香港导演余力为执导的《荡寇》、张元执导的《达达》等电影的柏林之行都是为了寻找买家。电影毕竟是一个产业,销售才算完成了它的最后一环。

随着我国受众群的稳定,我国电影已经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而不是为了“出口转内销”。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看到这是我国电影的进步。

虽说这次《梅兰芳》没有捧“熊”而归,但是,不可否认,华语片的收获还是很大的,获奖存在许多变数,但是电影的资本运营却有着固有的规律。

不知华语电影能否以柏林这块福地开端,创造另一个辉煌。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