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成都和我不需要一片金棕榈”
2008年05月26日 09:11解放网-新闻晨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贾樟柯]

选择成都是一种偶然

晨报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会选择在成都拍摄《二十四城记》?

贾樟柯(以下简称贾):选择成都是偶然的。我想拍这个片子是2000年,当时写了剧本叫《工厂的大门》。一直没有开拍,是觉得剧本有问题,原来描写的是一对下岗夫妇,焦点集中在社会问题上,美学层面无法展示。

过去两年我一直在全国各地找工厂,去了很多地方,决定在成都拍是因为找到了成都一家著名的军工企业420厂。420厂有3万职工、10万家属,但这还不是最吸引我的,我去过很多工厂都是这样,它的特别在于被一个地产公司购买了,10万人一年时间要搬迁,马上要建一个新楼盘,我一下子就兴奋了,国营工厂要变成一个楼盘,这块土地上将改天换地,它可以言说的东西太多了,我立马就把原来的剧本废掉了。

记:据说你走访了很多420厂的人?

贾:和以前拍片的习惯一样,这次我也是以纪录片方式进入。其实1958年以来到当代工厂的记忆,我也是模糊的,也特别想了解,于是从纪录片开始,了解一个个的个体。采访的人越来越多,我意识到虚构是必须的,因为他们的故事给我很多想象,而想象正是对事实的补充。

记:影片中除了4个真实人物的采访,吕丽萍等4个演员扮演的角色都是虚构的?

贾:这4个人物来源都不一样,吕丽萍是420厂发生的真实故事,一个母亲随军工厂转移的时候,在奉节丢失了自己的孩子;陈冲演的小花是1978、1979年进厂的很多女职工的回忆拼接;陈建斌则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男性工人;最后,赵涛的部分是完全的虚构,我没有采访太多年轻层面的人,因为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可以想象,所以这部分是虚构的。

成都人的命运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记:虽然选择成都是偶然,但这8个人代表的成都,能否代表整个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贾:我很喜欢成都,整个城市非常安静,节奏非常缓慢。它保留了很多中国人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传统节奏,不管你收入差距有多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成都人讲究安逸,这是他们的一个奋斗目标,特别好,特别享受生活。有时候,就算是安逸的生活会被各种原因改变,但是他们始终能乐观地面对,我觉得这一点挺感动人。成都当然也有贫富差异,也有不同收入人群的矛盾,但每个收入的人群都很平静,都能找到快乐,这种生活方式很中国。中国可能有的城市物质欲望比较大一些,不能说成都没有欲望,但是它的处理方法比较好,他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记:所以片中成都人的命运虽然各不同,但都保持某种积极的情绪?

贾:我觉得整个中国都是这样,比如我们面对地震,尽管很艰难,但我始终觉得中国人还是有能力往前走,这个是一个大的意识和精神,我会放在电影里面。很多人误解我,觉得我拍的影片对中国的未来很悲观,其实我一点也不悲观,我对中国的未来一点怀疑也没有。《二十四城记》思考内容跟中国的历史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变,延续了一百多年来国人的希望———让中国变成现代化的国家。我们尝试很多道路、选择了很多办法,中国人一百年来一直没有放弃改变生活的希望。

50年的日常词汇不是给老外看的

记:电影中出现了三线建设、下岗再就业等我们曾比较回避的内容。

贾:我希望观众看了影片后,能对历史释怀。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学会轻松面对历史,轻松和面对都很重要,我们不应该回避历史,也不要很紧张地面对,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很多现实的结才能解开。现在来看,我们的纠结还很多,是因为整个民族面对历史还有些紧张,不过随着中国的发展,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去豁达地看待历史。

记:你所说的豁达怎样才可以做到呢?

贾:我是想把一个比较理性的历史观带给观众,比如说,过去的计划经济,也是改变国家,想让人民生活得更好的一种尝试,这个尝试非常乌托邦,但也非常美好;同样,市场经济也是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你就会变得豁达。我们采访了很多人,电影中有很多这个城市集体记忆的细节,我在处理他们的时候没有做过取舍,是自然地进入,记忆里有很多类似的细节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时代密码,比如说《血疑》、比如“小花”、比如“停薪留职”,中国人过去50年的日常词汇里面有大量的历史信息,这些都是属于整个民族的珍贵记忆。

记:你的影片一直被海外媒体称为是中国当代现实生活的浮世绘,可是影片几乎全部依赖语言,还有那么多有特殊意义的词汇,外国观众怎么能理解?

贾: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过海外观众的问题,他们接受这部电影的比例可能只有60%,如果不了解中国,肯定无法理解影片。这部电影我是很有诚意地拍给中国观众的,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间段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忆,所以就这部电影而言,成都和我都不需要戛纳的肯定,这部电影我是献给所有中国观众的。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