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士兵”的眼光看“团长”(评论)
2009年03月10日 11:06新京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对《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期待和宣传炒作,都是令人失望的。首播前夕,“团长”剧组在全国各家卫视的大串联,多数显得热烈而浅薄。其中尤以东方卫视那期“团长”剧组见面会节目为最———张译和老七们兴致勃勃地讲述如何在剧组里搞恶作剧,主持人颠来倒去地打探演员间的八卦,台下的现场观众为此而反复惊呼。

这是一次具备了典型特征的士兵突击迷大聚会。用这种方式和氛围来鼓动对“团长”的收视期待,无异于一次懵懂而善良的捧杀。

虽然“编剧+导演+主演”完全沿袭了“士兵组合”,但《我的团长我的团》,显然并非“士兵”的续集。如果说《士兵突击》表达了和平年代里一个童话般的人生逐梦过程,那么“团长”则建筑于一段异常神秘、沉重的史实中。这段历史,曾经是这个民族的苦难与荣耀,也曾经是一段被长时间隐讳和忽略的国家私事。现在,时代的进步,已经把禁忌打开。但恢复历史的记叙,又谈何容易。我想,“士兵”编剧兰晓龙闯进这个题材,当不只是为了给“士兵迷”们创造一段与偶像重聚的机缘吧。

五十年不写史。现实的演进,再次暗合了这个逻辑。如果非要用当代娱乐八卦的思维方式来回望那段历史,题材亦相当丰富。比如,与“团长”身处同一情境内的中国远征军新一军,其军长孙立人,不仅是清华毕业的帅哥,而且是彼时中国篮球代表队的主力高中锋,粉丝众多,相当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个子姚明。

又比如,“团长”出场前,日军从缅甸一路追杀败退的远征军,某一个清晨曾抵达怒江边的惠通桥。一场极其偶然的遭遇战,把日军堵在了江对岸,从此敌我凭江对峙。史学家普遍认为,那一个清晨倘若战果逆转,日军渡过怒江,那么此地到陪都重庆,已无险可守。二战历史,或可重写。这普通的清晨,小小的战斗,神奇的偶然性,可以用好莱坞的方式,拍出N个卖座的大片了。

但是,不必赘述的历史纠结,让这些素材,沉睡了半个世纪。而今日中国凡20岁之上者的当代史知识,也面临着被修正和补充的必要。《我的团长我的团》既然闯进了这里,就背负起了《士兵突击》所没有的沉重———“士兵”以讲述人生的不懈超越而为首要,“团长”则首先担当起修正历史、拨清沉疴的使命。这可能让一部分纯正的“士兵迷”不太适应、不感兴趣、不免失望,也必然让更多的“非士兵迷”加入到观剧和品评的行列。

正因如此,仅以“士兵”的眼光去看“团长”,殊为不宜。

当然,历史有可能是春药,也可能是枷锁。回到大众文艺的本身来看,在电视剧多、好电视剧不多的今天,编剧、导演和演员们稍一用心,其作品就会比较出众,《士兵突击》即为一例。想必会有很多士兵迷,只为了追随班长和连长,就一头撞进了团长的世界。他们不为追寻史实的教化而来,却于不经意间记住了怒江边的风云。这或许是向年轻一代还原历史的好方式。

基于此,《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每一个细节之处的魅力,无论雅俗,无论大小,都值得观察。兰晓龙在前后两部戏里,事实上也埋藏了同一条内在的人物精神主线。而这个团队的创作局限,亦有赖于“团长”多于“士兵”的那份厚重,而被再次掩藏到幕后,留待他们或许会有的第三次合作时,再露出破绽。5856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杨禹   编辑: 邱文辉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