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为什么“团长”是里程碑?
2009年03月19日 09:41南方都市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决定创作者前途的作品,其实是第二部作品———若把让创作者一举成名的那部作品视为第一部的话。“第二部作品”将提供创作者的创作力是否能够持续、创作形态是否多样化的例证,作为兰小龙和康洪雷的“第二部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证明了兰小龙和康洪雷前途无限光明,它已经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里程碑”。

想起另一个“电视史里程碑”,由大卫林奇执导的29集电视连续剧《双峰镇》,这部剧在上世纪80年代末播出后,创造收视奇迹,获奖无数,并开启了美国电视剧怪力乱神的风尚,此后出现的《X档案》、《犯罪现场》,都被认为是《双峰镇》的徒子徒孙。

但《双峰镇》的故事其实极为简单,根本不符合一贯的电视剧审美趣味,长达29集,讲述的不过是小镇上一个女中学生的谋杀案,以及真相显露前后的奇人怪事,完全不符合通俗剧必须要有密集剧情这一法则。但《双峰镇》最过人之处,在于它一扫从前肥皂剧那种温吞油滑的作风,提供了一种微妙的心理感受,那个桃花源般的小镇,小镇上的男男女女,以及被谋杀案打乱了的日常生活节奏,混合出了一种既黑暗又温暖、既幽闭又快悦的感受,《双峰镇》之所以催生出一群迷狂症患者一样的粉丝,甚至让外景地成了旅游景点,就在于这种心理感受。从那以后,电视剧也可以提供诗意了,它的里程碑意义,就在这里。

《我的团长我的团》有相近的因素,它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云南的小城,用河流和森林隔开了它和外界的联系,营造出了一个“故事性的桃花源”,而战争引发的困境,又让主人公们顺利地脱离了日常生活情境,脱离了狗苟蝇营,在一个理由充足的平台上,发展情谊、思考人生,直接接近了诗性。有些场面,简直像是希腊人在广场上的辩论。它的情节是否曲折,道具是不是接近真实,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它的全部任务就在于提供一种苍凉的、幽闭的、暧昧的心理感受,情节和人物不过是组装这种感受的零部件。有人嫌它节奏拖沓,有人却希望它长一点再长一点———能跟日常生活的真实节奏同步更好,稍一激烈,就会破坏那种微妙的、娇嫩的感受。其实从这个作用上来说,它和《太阳照常升起》一样,是一部直接进入诗性的、具有女性大脑特征的作品,但谁又能否认,男性也需要诗呢?不过,他们所喜欢的诗,也是用刚硬的形态装扮过的诗。

不过,若不是有《士兵突击》的成功在前面关照,这部剧恐怕根本没有问世的机会,如果是一个无名小卒提交了这样的剧本和策划,恐怕连第一关都过不去。《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里程碑意义在于,以前的电视剧是专门来低估观众的,把关者的趣味甚至比观众普遍的水平还低一点,对“通俗”和“商业”的理解非常狭小,《我的团长我的团》却说明创作者充分考虑了观众趣味的多样性,聪明地扩大了“商业”的意味。当然,再聪明的创作者,也得先让自己的发言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才能这样发言。

总之是好的,总算有一出电视剧,不再只局限于屋子里干燥离奇的人际关系,而能够照顾到观众的心理感受了。在这个意义上,《我的团长我的团》确是里程碑。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韩松落   编辑: 邱文辉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