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色音韵——袁运甫20世纪60-70年代的绘画艺术
2009年06月11日 11:12凤凰网娱乐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光色音韵——袁运甫20世纪60-70年代的绘画艺术》国家大剧院开展

6月10日“光色音韵——袁运甫20世纪60- 70年代的绘画艺术”展览照片3-摄影罗晓光

开幕式出席嘉宾:
吴冠中                                                   艺术大师

袁运甫                                                 著名艺术家

王文章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张怀西                                             全国政协副主席

朱维群                                   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陈  希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吴长江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

谢维和                                             清华大学副校长

吴祖强                                   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

王明明                               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

王争鸣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

《光色音韵——袁运甫20世纪60-70年代的绘画艺术》国家大剧院开展

2009年6月7日,《光色音韵——袁运甫20世纪60—70年代的绘画艺术》展览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向公众开放。这也是著名艺术家袁运甫教授首次将他近半个世纪前的百余幅绘画作品进行专题展示,呈现了作者在架上绘画领域的强大功力,以及作者60余年绘画世界中的用光韵色彩折射出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堪称中西结合的典范。本次展览展期为2009年6月10日至30日。

《井》《喜事》《麦场》,是袁先生在70年代农村干校劳动之余创作的一批作品中的代表作。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曾称这一阶段的创作为“粪筐画派”,与袁运甫先生惺惺相惜。从上海、苏州、吴县、黄山、武汉、三峡、白帝城、万县、重庆,一直到浙江温岑及胶东的许多渔村,袁运甫先生的笔触真实地描述了一个特殊时期的社会万象。本次展览中有近四十幅写生作品向公众展示特殊时期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梦想,也让人们思考艺术与生活的深刻关系。

本次展览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幅作品是袁运甫教授画的鲁迅故居的碗柜。柜子旁挂着一个小镜框,上面有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袁运甫教授十分喜欢这句话,专为此创作以示敬仰之意。袁运甫教授经历过我国国立艺专、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不同院校的不同教育和锤炼,60余年的艺术创造涉及国画、壁画、油画、水粉画、纤维艺术、书籍装帧等诸多形式,创作作品一千多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大楼的大型壁画《巴山蜀水》、北京燕京饭店的历史题材壁画《智慧之光——历代艺术集锦》等公共艺术作品深受人们好评。

1973年袁运甫先生为当时兴建的新北京饭店大堂创作巨幅壁画《长江万里图》,该作品表现了从重庆到上海的长江沿岸全景画,堪称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第一幅以中国城市和自然景观为主题的长卷式艺术巨作。为了创作这一作品,袁运甫教授沿长江流域进行了三个月的写生,完成了大量手稿。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将有幸看到这批手稿和一幅3米长的“微缩版”《长江万里图》,一睹艺术家从写生素材到创作定稿的全过程。

在本次展览中,还有一幅作品《彩陶陈列室》,这一作品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被选入中小学生的美术课本,详细展示了静物写生作品从起稿到铺色及最后的细节处理和收笔三大阶段,相信会令很多观展人倍感亲切。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张园园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