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好声音”汪峰“板着脸说教” 不合群是他的标签

2013年07月29日 08:00
来源:新商报

12日,《中国好声音》的红色转椅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在选秀扎堆的这个夏天,“好声音”在舞美、音响、乐队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在转椅上多了一位不苟言笑的摇滚歌手汪峰。然而自开播以来,汪峰沉静的性格和对音乐比较较真的态度,使得他在场上的表现显得有点“不合群”,他的严肃也被认为是不利于他抢学员的因素之一,汪峰对此则并不认同,他说从录影到现在,他都非常愉快。“我没有那么严肃, 我还是很猛的。”

蓬起的头发,黑框眼镜,黑色皮裤,高腰休闲鞋,特别磁性的嗓音,不紧不慢的语速,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汪峰标签。

面对记者和歌迷,汪峰依然是一副标志性的冷静表情,回答问题拿捏得当,既不渲染,也不敷衍,舞台上的激昂与生活中的理性在他的身上竟然那么自然和谐而又相安无事,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汪峰。

喜欢汪峰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他的严肃与冷静显示着超乎想象的定力。他的歌词似乎总是充满着禅之况味:“……价格昂贵的虚无,日复一日的眼泪,填满了这世界上最优秀的心脏。”

喜欢汪峰的人或许还会有这样的感受:他的勇敢与执著坚守着这个繁复的世界。在那么多同行对摇滚知难而退后,他仍旧选择留下,用他的旋律与歌词构筑的独特意境诠释着这个世界偶尔的疯狂、顽强的烛光、屌丝的抗争以及悲悯的情怀。汪峰曾经说过“摇滚是一种态度”,表面上看,这些歌只是他的个人表达,实际上却蕴藏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汪峰说,好的音乐具有征服的力量,很多语言无法表达的心绪可以用歌声体现得淋漓尽致。长达20年的韧性守望,让他收获了今天的一切,不再为斗米发愁的汪峰直言他的两个“不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创作和表达方式不被外界接受而失落,更不会因为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变化而导致个性随之改变。

追求梦想需要身体力行

第二季《中国好声音》,与其他导师试图活跃气氛不同,汪峰总是诚恳地问学员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你的梦想是什么?”他说,当初接过这支“橄榄枝”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想为真正喜欢音乐的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和经验。“这不是漂亮话也不是所谓的使命感,很多时候我们说支持音乐、支持年轻人去追求梦想,是需要一些身体力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嘴上。”

对于自己在整个节目中的感受,汪峰觉得责任重大,“当你决定去为一个选手转身的时候,你的转身与不转身直接影响到一个选手的命运,这个话其实一点也不夸张,也许从那一刻开始,他的这一生的命运就转变了,确实感受到责任重大,但同时可以成就梦想的话,特别开心。”汪峰表示,希望能给学员一些实际的培养,“最实际的培养就是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音乐实际操作的经验这方面给予他们很多帮助,太多虚的东西对他们没有好处。”

“如果你拥有梦想的话,坚持不懈,一定会成功,我觉得这句话虽然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说,很多成功的实例也是正是验证了这些话,虽然,大多数人可能半途而废,有可能因为命运的转折,选择放弃。”汪峰勉励所有网友以及学员,要坚持梦想。

从“笑着哭”到“哭着笑”

提起汪峰,我们总是把他与“愤怒”联系在一起,似乎这才是一名摇滚歌手应有的姿态,那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已经被解读成必须激烈地同世界发生碰撞,不惜以身试法、头破血流。于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唯一一个没有像同辈人那样被时代甩开的汪峰,担起了大众对他“如何在流行与愤怒间取得平衡”的好奇心。他数次被推至台前,以各种角度审视——他的动机、他的目的、他的话语、他的成效——只是少有人意识到,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一直以来都在“做”,若非如此,公众也就没有机会掀起一轮又一轮不太公允的讨论。

大学毕业后,汪峰放弃了在中央芭蕾舞团担任首席提琴手的机遇,先斩后奏地选择了“鲍家街43号”作为他的理想。这是他做的第一步,为这一步,他和父亲的矛盾如山火般燃烧了多年;2000年,他与华纳唱片签约,事业突飞猛进的同时,被各方指责“背弃了摇滚精神”;而和“旭日阳刚”间的纠葛,又成了主流声音嘲讽的导火索,甚至为他扣上了“只敢和弱势群体叫板”的“罪名”。在歌手的一举一动皆被无限放大的今天,人们得出汪峰变温和了的结论,有段子说他曾经是“笑着哭”,现在则“哭着笑”。表面上看起来,近些年他确实很少口出惊人之语,也没有在私媒体的浪潮下叩问种种不公正,但此时的汪峰,早已跨过了无节制地表达的阶段,他反感艺术家去扮演政治批评者的角色,作为一个人,“你有权利去思考根源性的问题,有权利表达对当下的不满,可你最应该做的,是了解、 表达和参与生活。”生活就在他的身边,他并非视而不见,他有进退的噤声,实际上是在尝试着不借助媒介,以实现自身完整。

因为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能期待社会“走进良性循环的一天”,才能等有朝一日,“我们都能拥有真实的情绪,我们都能容忍合理的遗憾。”他做到了吗?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访问时,他的一句话让记者看到了他现有的内在的平静,他是这么说的:“生命力并非来自于是否有痛苦给你冲击,而在于人格上是否真正清澈,视野上是否真正客观。人格力量和反省意识,尤其是后者,特别重要。”

生活需要温暖向上的情绪

记者:你如何定义自己的音乐形式?

汪峰:就我个人而言,涉猎很广,比较喜欢民谣和重摇滚。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每一首歌都不能和其他歌曲一样,做到这一点需要清醒、勇气和宽阔的视野。我始终认为,能够透彻、毫不留情地了解自己就等于了解了世界。人类的欲望大同小异,这就给了音乐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可能。那些大师级人物之所以能够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完全是长期内心修炼的结果。

记者:近年来,《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节目风靡全国,你如何看待这股热潮?

汪峰:首先我要说这些节目的出现都是好事,它们的水准和立意都与以前的选秀不一样,属于正面的、好的、高质量的娱乐节目。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让年轻人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我觉得,对年轻人成长最有帮助的是那些一直在做的人,而不是那些说说道道的人。

记者:你认为摇滚乐的精髓何在?

汪峰:总体而言,我的作品有两三成是温暖向上的,像《怒放的生命》,我认为这是必须的,因为生活需要这样的情绪。而其余的作品大多具有反省和批判意识。摇滚乐的精髓在于对人们有所警醒,同时坚定人们的信仰并且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延伸阅读

带着父亲骨灰去旅游

由于坚持摇滚音乐的道路,汪峰与家人,尤其是与父亲之间的联结产生了深深的鸿沟。身为军官的父亲,表面一直严格严肃地对待他,其实内心对儿子一直存在深深的牵挂与寄望。言语中不善表达却在内心饱含着对汪峰音乐梦想的支持,直到2007年病故,父子天人永隔。汪峰将心中深藏多年对父亲浓浓的爱以歌曲《爸爸》表达。在歌曲中他形容那种思念痛彻心扉。我们在他伤感真挚的歌声中,也感受到了那份深刻的遗憾与痛。

即使成功举办多场演唱会,汪峰也未曾邀请过父亲前来,这是他人生中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如今无论到世界各地哪里旅游,汪峰会带上父亲的骨灰,留在那些他去过的美好的地方——因为父亲限于军官的纪律一生未曾出国旅游过。

也许正是遗传父亲的那份不善言辞,汪峰更多的情感借由音乐创作去表达。对心爱的女儿,汪峰也以《向阳花》这样的歌曲表达过他身为人父后的心情。 因着这种种对于家人离去和到来而产生的深刻生命体验,汪峰的歌曲创作有了更多的生命内涵。这些也造就了他不同于别的歌手创作人的作品重量。

时至今日,已过不惑之年的汪峰,仍然以高度热情的态度保持着平均下来一年半一张专辑的创作速率。将每一张专辑视作一个段落的总结,一个段落的思考,一个段落的升华,我们总能从汪峰的创作中不断地找出新的感动与感悟。

生命力并非来自于是否有痛苦给你冲击,而在于人格上是否真正清澈,视野上是否真正客观。人格力量和反省意识,尤其是后者,特别重要。

[责任编辑:姜燕] 标签:汪峰 好声音 标签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加多宝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关注凤凰娱乐

点击关注凤凰娱乐微博

关注凤凰娱乐微博

扫一扫关注凤凰娱乐微信

关注凤凰娱乐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