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灾区群众被话筒伤害
2008年05月22日 10:07东方早报 】 【打印

作者:杨涛

一位被埋废墟里的9岁小学生唱着歌,坚强地等着被救;而面对媒体频繁采访,这位孩子却情绪失控,在医院里大喊大叫。赴川心理救助的武汉心理专家施琪嘉教授呼吁:对获救人员的采访要有节制。(《长江日报》5月20日)

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新闻媒体的及时跟进和记者深入灾区的细致报道对于抗震救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媒体报道方式和记者的采访方式却值得商榷。有些记者不顾场合,在抢救伤员的紧急时刻进行采访,分散了救援人员的注意力;有些记者现场采访不顾方式方法,频繁与被埋的灾区群众和刚挖掘出来的灾区群众进行对话,消耗了他们的体力;还有些记者不顾灾区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频频提出一些不该提出的问题,让灾区群众反复回忆那些黑暗的时刻和不堪往事,心灵再次遭受创伤。

在灾难中,记者对于当事人的采访固然重要,但是,在特定的场合,仍然有轻重缓急之分,针对不同的对象,仍然需要考虑具体情形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抢救伤员中,抢救是头等大事,记者不能因为采访而耽搁了抢救,更不能因为采访造成伤者感染。在挖掘被埋的灾区群众时或者对刚刚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灾区群众,要特别注重避免消耗他们的体力,防止发生意外情况。为煽情而搞直播,让灾区群众不停说话,大量耗费体力,极易造成意外情况发生。还有,当灾区群众从长时间的黑暗中救出来时,记者的闪光灯要远离灾区群众,如果闪光灯直接对着灾区群众的眼睛,可能对他们眼睛造成极大的伤害。

更常见的是,有些媒体和记者为了让报道更煽情,不断地让那些被救者回忆当时的恐怖情形,不断地提及其亲人,不断地询问他们的感受。有的记者甚至在小孩不断说希望能见到爸爸妈妈时,还反问:“如果你爸爸妈妈已经不在了,你怎么想?”类似这样的不适当的采访和提问,无疑是在灾区群众伤痛的心上再撒了一把盐。

如果说,灾难是对灾区群众的第一次伤害,那么,一些媒体不适当的采访和报道,则是对他们的第二次伤害。这种伤害将使灾区群众心理再次蒙受创伤。因此,记者在灾区的报道,要集中于灾区的灾情、政府的行动、救援情况、灾区的社会治安等等。媒体对于灾难的报道,要庄重、肃穆,要体谅灾区群众的心理感受;而对于灾区群众的直接采访,特别是针对那些家毁人亡的灾区群众本人的采访,要特别慎重,注意分寸,避免“第二次伤害”的现象发生。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杨涛   编辑: 王肖楠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