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这一个个曾经火爆荧屏的大型选秀节目,转眼已经销声匿迹一年多了。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娱乐现象,它在国内曾经引发的社会反响和轰动效应都是空前的。然而,选秀节目的生命力又是如此短暂,如果简单概括一下中国选秀的发展历程,就是:2004年刚刚崛命力又是如此短暂,如果简单概括一下中国选秀的发展历程,就是:2004年刚刚崛起,2005年最为辉煌,2006年有所下滑,2007年进一步呈现衰落趋势,到了2008年影响力就微乎其微了。那么2009年呢?
当选秀节目风光不再,逐渐淡出我们视线的时候,新一轮的选秀正悄悄而来。湖南卫视2009“快乐女声”在全国六大赛区率先拉开了战局,东方卫视“加油!东方天使”也顺利举行了启动仪式,江苏卫视“绝对唱响”亦取得了选秀绿卡,还有其他几个地方卫视也纷纷亮出了底牌、摆开了阵势,欲与选秀“老牌劲旅”一争高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选秀节目的始作俑者是英国的《大众偶像》和美国的《美国偶像》。被引进中国以后,就出现了《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等多档不同的选秀节目,并在2006年呈现了爆发性的流行。节目搭建了一个一夜成名的平台,具有偶像崇拜情结或是怀揣明星梦的少男少女们,在这种参与性极强的娱乐中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功机会。与此同时,这种节目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贴近生活、贴近自身,不断的悬念和大量的互动吸引着人们一直关注。
很难想象,一档选秀节目竟然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和轰动,无数青少年热情关注、争相效仿、疯狂崇拜、踊跃投票,把这些原本只是普通人的选秀选手推上了人生的巅峰。在秀场上,人们看到的是个体的鲜活面孔、不加掩饰的欲望光芒;在秀场下,人们伴随这些“丑小鸭”的蜕变和成长,一同揪心鼓呼。选秀将中国一下子带入到了一个全民娱乐的情境。
虽然选秀节目本身有着良好的初衷和很好的市场,但是涌现出了过多过滥的选秀活动就破坏了电视节目的生态平衡,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心理反感,也直接导致了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此外,部分选秀节目主办方为了吸引收视率,不惜使用恶俗低劣的炒作手段,比如炒作选手所谓的堕胎事件、断臂门、包养、短信黑幕等等,使得选秀走入了一个歧途和误区,重心不是放在节目质量、选手培养上,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比赛之外的东西,刻意制造话题、吸引眼球,媚俗乃至低级趣味。
2007年9月,重庆卫视举办的“第一次心动”,使选秀节目的低俗炒作达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随后,广电总局下发了通知,对选秀节目提出了全面要求,如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不得采用场外投票,不得制造噱头、刻意渲染悲情,不得在节目中传播或暗示选手的负面消息和流言等等。广电总局的要求客观上对选秀节目的非理性蔓延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解约大戏接连上演
纵观近几年内地娱乐圈,解约事件向来就不绝于耳,选秀艺人同样面临着如此尴尬境地。湖南卫视方面,超女周笔畅、张靓颖、尚雯婕,先后与天娱发生解约官司,转投新东家,成为华谊旗下艺人。到了今年,与天娱闹解约人员的名单上,又多了两个名字:陈楚生和何洁。陈楚生是“快乐男声”冠军选手,原本应是天娱重点力捧的对象。可是,他在年初先以“失踪”的方式对抗天娱,半个月后现身表示要和天娱解约。紧接着是超女何洁。何洁自出道以来一直话题不断,跌倒、走光、整容、耍大牌、出车祸,新闻一次比一次劲爆。他们不惜支付巨额的违约金,也要离开天娱,想必有其内在原因。
而上海方面,上腾公司和型秀艺人也屡次发生解约纠纷。袁成杰在型秀比赛结束之后,与上腾的合约维持了两年,随后双方和平解约,袁成杰与另一名型秀人气选手戚薇组成了“男才女貌”组合。红极一时的“搞怪大王”师洋,在离开了型秀舞台之后,没有像当初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大红大紫,先是与上腾闹解约而惨遭“冷藏”,之后认错重回上腾。可是,经历了这么一番折腾,如今已没有几个人能记得起他来。和上腾的解约官司闹得最大最僵的要数04型秀冠军张杰,在打解约官司期间,还爆出了上腾的十大“罪状”。如今,张杰摇身一变,成了天娱的艺人。可是,冷眼旁观之下,他是否从一个“火坑”跳进了另一个“火坑”,有待观察。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超女快男签约的天娱,还是好男儿的经纪公司东方之星,以及专门签型秀艺人的上腾娱乐,它们在包装、推广、策划、宣传等方面都还不成熟,导致选秀明星们出道之后星路不畅,大部分都长期处于堆积和闲置状态,并很快被人们所遗忘。
这几家专营选秀艺人的经纪公司,经营手法上颇有相似之处。它们往往以各种承诺,吸引选手与其签订长期合同,对于非重点的大部分选秀明星,只能或急功近利、剑走偏锋,或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根本无暇一个一个扎扎实实地建立歌手的风格特点定位和个人品牌魅力。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也不够规范,不能够保障艺人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解约”已不再是艺人单方面的因素,而是一场与商业利润有关的较量;与此同时,艺人们的商业价值和思路也在这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国外选秀节目为何长盛不衰?
同样是平民选秀节目,无论是英国的《大众偶像》(Super Idol),还是美国的《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在该国都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美国偶像》每一年的冠军都星运亨通,成为了流行歌手和超级明星,他们的歌曲频频登上排行榜,第一季冠军凯莉·克拉克后来还获得了格莱美奖等多项殊荣。
为何这种选秀节目在国外就能够长盛不衰,发挥持久影响力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节目的独一无二性。虽然美国形形色色的真人秀节目很多,但是都有着不同元素,绝不重复。《美国偶像》作为才艺类真人秀,就有着很强的垄断性,绝无第二个同类型节目与之抗衡。而中国的电视节目常常会出现一哄而上重复生产的情况。各大卫视看到选秀火爆,就争相模仿,它们不求异而求同,走的是仿制的老路。这条路在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时期或领域尚可生存,但在竞争白热化之后却很难走通。
第二就是节目的专业性。虽然《美国偶像》的参加者都是业余歌手或爱好者,但是他们比赛的内容就是唱歌,是歌艺的比拼、实力的较量,其他因素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而中国的选秀节目,唱功往往只 是一方面,一些急功近利的主办方习惯用各种炒作和渲染将节目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扩展,选手们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私人情感等,无论真假,都大肆曝光一番,节目于是就变了味,失去了本该有的纯净。
期待“选秀后时代”的崛起
选秀节目,让我们见证了一批新人从丑小鸭到艺人的过程,融观众为一体,共同成长。当中国电视进入选秀“后时代”,是凭借老本,等着坐吃山空,还是主动出击、长远规划,是面对这个瓶颈的两种选择。简单来说,其实就是选择一个终点还是一个起点的问题。
现在,以“快乐女声”和“加油!东方天使”为领头羊的2009年选秀比赛又打响了。它们在今年不约而同地将重点回归女性选手,都以女性作为选秀主打军。看来,一场收视率和人气的PK大战必定在所难免。
据悉,广电总局这次要求选秀比赛的内容曲目有三分之一的选歌是“红歌”,节目组应对这一规定,很可能会用各种流行时尚的曲风让选手翻新演唱各个时代的红歌,从而积极响应广电总局的“红歌令”。试想一下,用拉丁、R&B、Jazz、Soul、新民谣、摇滚等各种曲风,来翻唱各个年代最当红最流行的红歌,创新空间和发挥余地还是比较大的。而广电总局对于选秀比赛的各项要求,也避免了节目走向庸俗化。不过,时过境迁,今年的选秀要想赶超往年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环节流程设计巧妙、创意丰富,也未尝不能办成一台较好的综艺娱乐类节目。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黄书戎
编辑:
刘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