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院长郝戎评《当爱已成往事》:近几年最成功的一部老歌怀旧音乐剧

中戏院长郝戎评《当爱已成往事》:近几年最成功的一部老歌怀旧音乐剧

“我很少有机会能很投入地看戏了,但是这部戏大部分时间我还是沉浸进去了。”

接受凤凰网娱乐专访的前几天,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刚看完李宗盛作品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在北京站的首演。

身为专业戏剧人,同样也是李宗盛的粉丝,郝戎院长被这部音乐剧的真情深深打动。他感慨,这部音乐剧作品成功让自己青年时代的时光变得历历在目,也让那些经历过青春、经历过迷茫、经历过奋斗和痛苦的人找到情怀的共鸣。

郝戎院长评价这部作品是一次比较独特的、有个性的音乐剧尝试,不仅能够被大众认可和喜爱,并且对中国音乐剧市场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老歌怀旧的概念上而言,《当爱已成往事》是近几年做得最成功的的一部音乐剧作品。

采访中,郝戎院长不仅详细剖析了国内音乐剧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更坦言目前国内音乐剧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戏甚至坏了音乐剧的名声。他表示,只有创作符合戏剧的本体、符合戏剧艺术创作规律的作品,才能让观众买账。国内音乐剧要想真正打开市场,必须努力做到艺术形式的原创性和主题深刻性。

自动播放

《当爱》现象级爆款原因:

真情带来无尽共鸣 主创团队是完美主义者

 从上海站的满满好评到北京站的一票难求,李宗盛作品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无疑成为国内音乐剧史上一次现象级的爆款。

谈到看完《当爱已成往事》北京站首演的感受,郝戎院长坦言这部音乐剧最打动自己的一点就在于“真情”二字。李宗盛歌曲的经典性毋庸置疑,有励志、有思考、也有情感,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性;但与此同时,能将李宗盛的经典作品以音乐剧的形式在剧场再现,也让生活在那个年代,经历过青春、经历过迷茫、经历过奋斗和痛苦的人,感受到旧时光变得历历在目。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被观众认可和喜爱、郝戎院长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创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当爱已成往事》不仅抓住了中年年龄段的观众,更通过老歌新唱的形式影响到了更年轻的观众群;其次,整个主创团队都是完美主义者,工作人员精益求精的精神非常值得国内音乐剧市场的肯定。

而音乐剧演员们对角色的精准把握和演绎,无疑也是其中一大亮点。

这次在采访中提及“中戏表演系毕业生”白百何的表现,郝戎院长给予了高度肯定——“无论是形体的展现,还是她的演唱技巧,我觉得作为演出来讲是很棒的。”据他回忆,白百何在上学期间就才能全面,既有很深厚的舞蹈功底,又会对自己的唱歌技巧进行深造。

《当爱》现象级爆款背后:

成功的情怀输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在郝戎院长看来,《当爱已成往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演出,是一次比较独特的、有个性的音乐剧尝试,对中国音乐剧市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故事情节的设计没有过于沉重,大家看过之后不会觉得太累;另一方面还攫取了市场上的商业元素,在演员构成上加入明星部分,成功探求到观众的心理需求,很好地满足了大众审美。

郝戎院长坦言,这部音乐剧的成功为国内原创音乐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首先,明星参与音乐剧的模式,无论对票房还是对音乐剧市场的普及,都能够起到很强的号召力,吸引到更多观众走进剧院感受这一艺术形式;其次,郝戎院长认为从老歌怀旧的概念上而言,《当爱已成往事》是近几年做得最成功的的一部。这部音乐剧将李宗盛的歌曲上升到一种文化现象,无论心情遇到怎样一种境遇,都能找到相应的歌曲,成功的情怀输出自然能够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

谈中国音乐剧未来方向:

发掘原创 灌输深刻主题

虽然音乐剧的形式载歌载舞,严格意义上不像歌剧一样晦涩难懂,但是谈到音乐剧目前在国内的发展情况,郝戎院长仍然坦言“不是很乐观”。首先,音乐剧对观众的普及和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次,相较于国外从布景、舞台,到演员服装、特效的奢华配置,音乐剧目前在国内的演出受到了成本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而中央戏剧学院作为90年代音乐剧教学演出最早的一批尝试者,也同样面临着人才培养的难题。郝戎院长坦言音乐剧的创作体量很小,所以很多学生毕业以后会面临没有音乐剧演出的情况。哪怕中戏培养了很多好的音乐剧演员,比如孙红雷、靳东,但最终都被影视和话剧“挖走了”,真正去从事音乐剧方向的毕业生人才只能占到三分之一。

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谈到华语音乐剧未来的发展方向,身为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的郝戎院长透露,音乐剧要想在国内生根发芽,首要的一点就在于对这一艺术文体要有清晰的认识。目前中国音乐剧业界人士,对音乐剧的文体理论以及认知还是参差不齐的状态。国内很多音乐剧创作人员只是有一腔热情,对音乐剧到底是什么却思考不足。

此外,只有创作符合戏剧的本体、符合戏剧艺术创作的规律,观众才会买账。郝戎院长指出,目前国内音乐剧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戏甚至可以很不客气地说——“坏了音乐剧的名声”。国内音乐剧必须学习国外这种艺术形式的原创性、主题深刻性,从内容上吸引观众,真正打开市场。

采访过程中,郝戎院长向我们感慨,音乐剧《猫》在国外演出不仅有一个专门的猫剧场,而且存在了十几年,每天的上座率还是始终达到80%以上。

“这个文化现象,值得每一个音乐剧从业者去思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