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1994年《亡命天涯》时代意义 大片登陆显示开放胸怀
2008年12月20日 18:20新京报 】 【打印

新观察 引进大片显示开放的胸怀

1994年11月12日,《亡命天涯》作为国内首部分账大片在国内六个城市率先公映,中国电影踏了一段长达十几年的“亡命天涯”之路,直到十年后的全国院线体制全面改革后,中国电影才似乎又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海外大片进中国,是一个值得特别记录的历史事件。从左翼电影诞生以来,电影一直被我们看成威力巨大的宣传工具,电影的市场属性变得可有可无了。直到改革开放,民间市场消费开始启动,对电影的管制也逐渐放松,中国电影的商业性才显露出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是出现了商业电影的黄金时代,《少林寺》这样的影片,还创了过亿的票房纪录。

但是,从根本上,电影仍戴着意识形态的标签,而西方电影,尤其好莱坞电影,是被当作西方腐朽的精神污染,以及西方和平演变的有力工具来看的。

西方电影在中国的待遇可想而知。了解了这一点,海外大片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的开放历史中,就不能不被书写一笔。迈出这一步,与民间文化消费的呼声、开放带来的国际文化交流增加以及政府自信心的增强是分不开的。

在1998年以前,分账大片对国内市场的刺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到了1998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终于出现了。可以说,一系列分账大片催生了国内市场“档期”观念,《红番区》成为中国贺岁档的试点,后来2000年公映的《珍珠港》又直接催生了国内“暑期档”的概念。

当时每年分账大片数量仅限10部,这种相对优质的电影产品因其稀缺性,以及随后开始出现的现代化的合资多厅影院等众多原因,电影票价水涨船高,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涨至80元。就这样,“看电影”在中国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贵族消费”。

自2002年《英雄》以来,随着国产片全面市场化运作的逐步成长,分账大片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市场“救世主”的角色,真正的“救世主”是市场化机制,是改革。15年过去了,现在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在国内的票房收入超过1亿元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国内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电影观众也日趋分流,逐渐形成了习惯去影院看电影的观众群。

纵观全世界不同地区的电影市场,从培养本土电影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角度,对本土电影的有力保护是必须的。

过去15年,随着国产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逐步提高,国内电影市场产业化进程也逐步完善。海外大片的进入,对中国的电影市场与文化消费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推进了中国电影体制的深刻改革,这个变革至今仍在持续。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杨林   编辑: 王喧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