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剧照
章回体小说的每个故事前面,都会有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或者概括大故事的主题,或者和大故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总之,就是为了和大故事形成互文。在《妖猫传》的前半部分,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白居易和空海和尚走在街头,遇到了一个幻术大师,他在一片空地上,变出了瓜苗,变出了瓜架和瓜秧,最后变出了一架西瓜。就在旁人都如醉如痴的时候,空海和尚说,这是幻术,提醒白居易不要中术,最后,他还对幻术大师说,您这一架子瓜里,只有一个是真的吧。幻术大师笑着赠给他们一个瓜,随后白居易和空海发现,这个瓜也是被施了术的,是真是假很难说,就算是真的,它的“真”也已经被破坏了。
这个小段落,其实已经说明了,《妖猫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杨玉环的生死之谜,就是白居易和空海所以为的那个真实的瓜。这个生死之谜扩展开来,还包括盛唐的往事,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盛唐的由盛转衰。生死之谜,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关键。白居易和空海以为,真有个所谓真相存在,满架子的瓜里,总该有一个瓜是真的,十个瓜里,也总该有一个是确定的实体,不然,该怎么变出那九个瓜呢。
他俩于是开始破案了,开始寻找这个“瓜”的细节,也就是杨玉环的生死之谜的完整过程。看起来,他们也找到了种种证据,有人证,例如白头宫女、妖猫、丹龙,也有笔证,例如阿倍仲麻吕的日记,李白的《清平调》,还有物证,例如藏着杨玉环头发的锦囊,以及“极乐之宴”的现场,他们甚至找到了李白写《清平调》时用过的那支笔。所有这些似乎都说明,杨玉环的生死之谜,和人们传说中的没有什么两样。
但幻术大师再次登场,讲述“尸解大法”之后,整个形势就陡然一变。白居易和空海,以及银幕前的我们,突然发现,面前的真相和人们知道的,完全不一样,他们只好得出另一个结论,但这个结论紧接着又被推翻了。在不同的人证和物证结合下,杨玉环的死,有着不同的面貌,成为一个罗生门般的迷局。
因为人证物证被污染了。十个瓜,没有一个是真的,连那个看起来像真的的瓜,都是被施了法术的。世间的所有真相,落到我们手里之后,已经附加了很多爱恨、想象、传说,已经被篡改、修饰了很多次,和真相没有什么关系了。更因为,爱情是幻觉,第一次的死是幻觉,第二次的死也是幻觉,盛宴是幻觉,总之,一切没有发生在当下的,有可能都是幻觉。
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想,甚至会怀疑,杨玉环这个人是不是存在,盛唐是不是一个传说,就是说,连“瓜”这种东西,很可能都是一个幻想中的概念。
经历了这一切,白居易决定,不再修改自己《长恨歌》的构想了,不再修改自己为杨玉环和李隆基的故事加上的爱情、思念和寻找了。没有所谓的真相,一切都是弥天大谎,是幻觉,那他也可以给这个幻觉,再添上一点新元素,只要这些元素,有爱,有美,那它就是真的。经历了这一切,空海也终于悟出了信念的真谛,被青龙寺接纳了。
为什么白居易坚持让《长恨歌》拥有一个爱情主题呢?因为,爱情故事容易流传,爱情故事符合人们的想象。爱的幻觉,比爱情更伟大。如果想让杨玉环、让盛唐被人记住,最好的办法,是给它一个爱情故事。
这也是他和白龙的差别。白龙用尽一切办法,让杨玉环活下去,在她死去之后,又想尽一切办法,包括献出生命,只为让杨玉环的尸体面色如生,这是一个与爱与美有关的执念,而白居易也有同样的执念,但他已经知道,“起死人、肉白骨”是不切实际的愿望,让盛唐再现,更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他有更好的办法,让杨玉环活下去,让盛唐重现,那就是,给她一个爱情故事,把她和盛唐捆绑在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IP。
所以,《妖猫传》起初是“《长恨歌》密码”,后来却变成了“《长恨歌》的诞生”。它讲述的不是杨玉环的秘密,而是白居易创作的秘密,他怎么选主题,怎么进行采访,怎样对材料进行判断,又怎样看待自己要写的故事。事实上,这也是陈凯歌的创作心得,甚至信仰的心得,就像王家卫的很多电影,讲述的其实也是电影创作的秘密一样,尤其是《2046》,就是一个创作者的自剖和示范:他所看到的一切,会经过怎样的提炼、升华、伪装,他所经历的爱情,在他眼里是什么样貌,又会以什么方式被他讲述。
《长恨歌》把盛唐的幻觉,在诗里延续了下去,并且在千年以后得到了回音,和无穷的追念,包括梦枕貘的《沙门空海》以及陈凯歌的《妖猫传》。一切都像火焰,瞬间起灭,但在幻觉的火焰里,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方法,出家或者回家。
(作者/韩松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