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电视秀“走火入魔” 网友自发揭发恶心节目
2007年08月27日 12:03新闻午报  【
相关标签

真人秀之法制节目

恶俗表现:恶性造假

如今的荧屏,居然连一贯严肃的法制节目,也忍不住来了一把真人秀,而这种所谓的真人秀,除了让观众感到“恐怖”、“虚假”之外,所起到的法律宣传作用微乎其微。今年年初,辽宁的一档法制节目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模拟播出案犯如何使用暴力杀人的凶残场面,引起社会各界的谴责,该节目后来被迫“关门打烊”。这种真人秀除了让人害怕,又能让观众收获些什么良性信息呢?

不久前,天津电视台开设号称全国第一档法制类真人秀节目《我是当事人》,也在网上遭到观众恶评。节目主要营造一个真实的事件现场,锁定一位完全不知情的当事人,在一番“惊吓”过后,节目组会请出特邀的法律顾问,根据事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等进行分析,并告诉大家一些应采取的法律手段。

在某期节目中,节目组用虚假招聘信息,骗来了一位贫困山区的女孩,将其拐卖给一个侏儒做老婆,以提高外出打工女孩的警惕性。而这也再次把真人秀节目推到了激烈争论的话题前,当观众纷纷指责节目为了一味地追求高收视率,把不知情的当事人推向陷阱,进行精神、肉体上的摧残是否有违人性时,节目组制片方却公然辩解,小女孩其实是演员,熟悉整个拍摄流程,并表示节目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引起观众兴趣,达到宣传法制的目的。一位观众在看了该节目的另一期工作人员伪装成“抢劫犯”在公车上“突击”不知情的乘客后,直言这样的节目格调太低下,导向有问题,“节目的宗旨是让观众学会如何避免意外、预防上当,观众‘受益’看到了节目组的骗局,但这样的节目有什么教育意义,电视作为公众媒体,本应以诚信为本,居然利用欺骗的手段制作出这样的节目,真让人寒心。”

真人秀之访谈节目

恶俗表现:挖人隐私

在广电总局下令《美丽新约》停播的同时,也对一些侵犯个人隐私的节目和活动作出明令禁止它们制作、播出,真人秀盛行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在节目中能够提供给观众一种窥视他人生活的快感。

在一些选秀节目中,如《快乐男声》、《我型我秀》等,节目24小时跟拍选手的生活,展现积极向上的一面,让观众感受到青春的朝气,也从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但也有一些节目剑走偏锋,把一些离奇的社会故事搬上公众媒体,以他人的隐私来取悦观众,以迎合低俗的公众兴趣来刺激收视率。

随着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于是当一些心理访谈节目逐渐走红的时候,大批的同类型节目也应运而生。这类节目也采取了真人秀这个时髦的形式,真人现场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无外乎是婚外恋、第三者……有观众直言,其实看这些节目就是为了刺激,但是看多了就会觉得,怎么觉得社会上尽是这些阴暗的事情呀?而节目中匆匆而过的心理专家的专业建议,听过也就听过了,平时说起节目来,还是以里面的故事为主。

打着“心理辅导”旗号的众访谈节目,结果却变成了火车上流行的绯闻艳情。不少专家都呼吁,媒体不能一味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本该通过电视传递给广大观众的心理按摩,不但没有为现代人舒缓压力创造渠道,反而为某些人窥视隐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追求收视率,媒体在选择话题时,往往忽略了大众,而刻意选取一些“猛料”,塑造出一个看似畸形的现代社会,把心理访谈过分娱乐化。因此,不少专家呼吁,情感访谈类节目,应当让观众们感觉到通过电视的介入,所给予当事人的尊重和力量,最终目的是要激发起人们对生活、对情感的美好感觉。

查看娱闻八卦/浏览精彩影视剧照

   编辑: 沈子超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