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观影《白米炸弹客》:戏剧冲突被小清新弱化
台湾小清新深入骨髓,在处理社会题材电影时,遭遇了瓶颈。
凤凰网娱乐讯 台湾女性导演卓立的政治影片《白米炸弹客》入围柏林电影展。这是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故事的大环境在台湾加入WTO及陈水扁执政的时期,政府开放稻米进口对台湾本土农业造成冲击,导致农民破产。
影片在男主角在狱中对往事的回忆和书写,以及台北民众的示威游行中展开。农家子弟、平民青年杨儒门在服兵役时期受欺负,养成了习惯使用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来进行反抗。受到官二代好友革命论的影响,有两件事情导致杨儒门最终以极端的方式警示台湾政府。一是耕地荒废导致儿童溺水身亡,另一个是他视为亲兄弟的寒门少年不幸染病去世。
于是,杨儒门在一年时间里,在台北市不同地点先后分别放置了十七颗装有白米粒的自制爆炸物(从片中来看,“炸弹”威力并不大)。但杨儒门的真正目的是引起社会关注,传达“不要进口稻米,政府要照顾人民”这样的声音,他的目的或许达到了,他的行为获得了社会关注,全国的新闻都在报道“白米炸弹客”。“白米炸弹客”的“社会革命史”以他本人投案自首宣告结束。
影片还有另一条线索:来自贫富两个阶层的青年好友之间友谊、家族和信念的纠缠。伴随着满脑子革命思想以及激进行为的官二代少女,面对媒体大声斥责台湾政府向美国卖国求荣,用手枪指着自己的官员父亲说:“你怎么可以这么卑鄙”。这是托尔斯泰或者茅盾时代的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情节。她无疑是矛盾的,痛恨社会的不公,反叛自己家庭出身的“革命青年”却反过来奉劝杨儒门不要资助平民孤儿:“这么多的不幸,你是帮不过来的。(寒门孤儿)他们必须自己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两人数次为彼此迥异的路线而激烈交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台湾的媒体报道中,杨儒门成为类似《猫鼠游戏》男主角一般具有高智商的犯罪精英,并受过良好教育。其实杨甚至没有高中毕业,制作炸弹的技术是在服兵役时掌握。
在本片中,“白米炸弹客”被描述为资助幼孤、为民请命的英雄人物,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影片旖旎的田园风光和人物诗意化的内心独白亦成为本片的一大特色,使得戏剧冲突很大程度上被风景和诗意所弱化了。
放映现场有来自德国和台湾的观众,德国观众表示:除了影片本身很有意思之外,她也希望探寻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另有德国观众表示:杨儒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改造社会的行为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当被问及今天的德国是否会有杨儒门式的人物,他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特地前来柏林观看的台湾观众在观影后表示:台湾的年轻人在更多关注这一类的题材,比如《海角七号》。这是因为这是贴近生活的题材。尽管好莱坞电影依然强势,但台湾本土导演也开始重视这类题材。特地前来柏林观影的他们是想看一看众人如何看待“白米炸弹客”这一事件。
当被问到影片中群众游行的问题,这些台湾年轻人说:“其实还蛮喜欢游行。这不是说民众激进,而是要在合法的框架下表达自己的声音。目前‘人权’在台湾也是很热的议题”。
另外,关于本片涉及的政治题材,来自香港的观众表示:这样的影片在台湾公映不会有任何问题,至少它所涉及的政府是陈水扁政府而非现政府。
外国媒体也就此片发表评论:
《好莱坞评论家》写道:农业问题,无论作为故事片还是纪录片都是一个热题材。然而《白米炸弹客》没能表现出事件本该有的的紧迫性。这是卓立导演最完整的一部影片,她采用了新的手法来表现这一农业事件,没有运用过多激烈的视角。反而当主角和一个虚构的自我对话使得电影充满幻想,并甚至引发一个疑问:麻烦制造者是否真实存在。影片对于风景大量蒙太奇的运用以及炸弹客零星的思绪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摄像机里蓝天白云与充满活力的乡村风景与在政策下被破坏而尘土飞扬的同一片土地形成鲜明对比。
《亚洲电影资讯》撰文表示:这个主题本可以写出吸引人的剧本,编剧鸿鸿和金笃兰试图将严肃题材和喜剧结合为一体。根据杨儒门的个人抗议行为,针对政府在加入WTO之后的政策失当。但电影没有营造出杨的个人挣扎和政府压制及商业腐败之间的冲突。卓立的电影集众家所长,《炸弹客》运用了韩国导演赵龙奎《秘密阳光》、《仇人》以及导演柳升完一些电影的经验,城市和乡村看起来都富有吸引力。但卓立导演似乎无法(或者不愿)构造一个真实的政治影片。台湾电影缺失了20年,电影工业的复苏尚无迹可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