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 娱乐首页
  • 返回专题
  • 独家影评
  • 网友留言

《再见语言》:戈达尔难过中国技术审查

《再见语言》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编剧: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Jessica Erickson/Richard Chevallier/Zoé Bruneau/Héloise Godet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瑞士

片长:70 min

评分:8分(满分:10分)

预测:

金棕榈大奖、最佳导演奖

预测中没有金棕榈奖对不起老爷爷的地位,预测中没有最佳导演奖就对不起老爷爷的尝试。

观影反应:

由于将嘉宾场和媒体场合并,放映前一个小时,卢米埃尔影厅门口就挤满了汹涌的人群,好在笔者早早前去排队,最终坐在二楼偏座的头排。

片中令人眼花缭乱的3D特效和高逼格的“名人名言”常常引发掌声,而结束后的掌声也是响了十分钟有余,这都在意料之中。观众们即使都没看懂戈达尔老爷爷的意思,也会为他在84岁高龄仍在尝试新技术的行为而鼓掌。

《卫报》评价该片剪辑飘忽不定,情节难以理解,但承认戈达尔拥有惊人的创作状态。《好莱坞报道者》认为该片有3D技术的探索意义。

剧情:

其实没有剧情。简而言之,一对男女在讨论各种话题,并认为语言没有存在的价值,而他们的狗却意外开口说话并且还讲起了故事。

评论:

波兰斯基曾说:“法国新浪潮都是一群业余的导演瞎胡闹”,不过戈达尔可以永久性地忽略这样的言论,因为《精疲力尽》已经是永恒的经典,《法外之徒》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年过八旬的他如今依然保持着非凡的创作精力,在近几年的作品中,他越来越脱离叙事,敢于尝试新技术,而恒定不变的,是兼具古典与未来的气质。他的场面调度跳跃而毫无逻辑,却有种自由驰骋的美感。而另一方面,他也不忘用文字游戏、电影指涉和各种实验拍摄手法来插科打诨,这次的主题是“再见语言”,戈达尔或许是说:“语言没什么用,多看点书吧!没什么不好!”

《再见语言》在3D技术上创造了新的视觉体验,片中两次出现左右眼画面不同的惊人效果,在同一场景中,通过不同摄影机的镜头移动,再后期进行叠加,然后重合,这是一种勇敢的实验,也有可能是戈达尔故意要破坏正常的3D效果。本片也体现了丰富的电影元素,不乏老电影、纪录片的穿插,还有一种故意做坏的味道:失焦镜头、背光拍摄、画面倾斜和倒转、画面布满雪花、画面过曝或过饱和、调色不完全、音量过载、音效突变、音频缺失、声音延迟……等等等等。整个电影呈现一种光怪陆离而又无法预知的感觉。说句玩笑话,若该片送来中国公映,恐怕不但过不了内容审查(全裸镜头和政治观点),也过不了技术审查。

戈达尔仿佛用诡异的影像嘲笑着为他疯狂鼓掌的观众们。这部电影显然是无法概括和解析的,也无法用常规的方法评价好与坏。图像、声音、音乐、文字被戈达尔拼成70分钟的碎片:一只穿梭于树林和村道的狗、一对经常赤裸现身的夫妇,船舶或航行或停靠,血液顺着浴缸向下流,汽车停在冰雪路面上,各种书名,手机上的独裁者照片,远处的枪声,而时刻穿插着的,是贝多芬的交响乐,有时甚至故意拉高音量,制造突如其来的惊悚感。他甚至用画面调戏了“蒙太奇”,开动的地铁与树林里的狗,可以突然之间合并到一个镜头中,形成新的意义,通过诙谐的剪辑,被狗表情逗笑的观众或许更明白:电影是一门虚假的艺术!

片中的一男一女,作为性伴侣,却因无法沟通而疏远对方,他们一直在进行毫无逻辑顺序和不停引经据典的交谈,可以坐在马桶上伴随着放屁声和大便掉下的声音讨论罗丹的“思想者”雕塑,他们的台词中还提到了希特勒,提到了索尔仁尼琴,提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到了庞德、福楼拜和雪莱,提到了毛泽东,提到了中国某次革命……他甚至很直接地表达了对俄罗斯的看法:“俄罗斯一直不被视为欧洲的一部分,当它硬要加入欧洲,那它也就不是俄罗斯了。”

对于语言,他借由演员和狗表示“有了语言一些事才会发生”、“动物不会盲,真正会盲的是人的意识”。而电影尾声出字幕时,大家刚准备起身走人,突然银幕上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和大人的怪叫,而那条狗又像画外音说的那样,从远处飞快地跑了回来,引发全场大笑。

或许在垂老的戈达尔眼中,艺术和爱都是短暂的,他只能通过自己的两台5D2相机镜头,与广阔的宇宙、玄奥的哲学通过乱码来联络,将视觉的独白丢给观众去思考。他越来越深深感到,语言是混乱而疯狂的,这或许是一种悲观厌世,也或许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预测。尽管坦然承认看不懂他的完整用意,但我们绝不吝啬为他打出高分,因为电影不该有限制,但凡给人带来新鲜的体验,都应该有其价值,这一点戈达尔做到了,也还在进行中。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电影节介绍

戛纳电影节

  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柏林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 [详细]

影评汇总

竞赛片《搜寻》

陈旧技法演绎战争片俗窠

竞赛片《第二扇窗》

小清新版“生命之树”

竞赛片《两天一夜》

抑郁女工纠集工友对抗资本家

竞赛片《狐狸猎手》

还原美国梦的本质

竞赛片《奇迹》

青春多无奈 现实少奇迹

竞赛片《送乡人》

隐蔽在男性视角下的伪女权片

竞赛片《冬眠》

人过中年后对生命全面反思

展映片《驯龙高手2》

缺乏戏剧冲突 模仿《阿凡达》

竞赛片《人质》

固步自封的催眠悬疑片

竞赛片《荒蛮故事》

阿根廷人版《天注定》

竞赛片《透纳先生》

生活流大师无需高潮

竞赛片《群鸟之悲》

师承东欧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