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张亚东:编曲就是技术活 我和王菲就是互相成就
2007年10月26日 08:16南都周刊  【
相关标签

 

关键词:金牌制作人

“我都以不变应万变”

被人广泛熟知的张亚东此后制作了一系列成功卖座的音乐专辑,包括朴树、许巍、陈琳、汪峰的等等,“金牌”因此变得更有魔力,同时他自己也推出个人同名专辑,还与张浅潜组成短暂的“Z2”组合,在21世纪到来之后,他参与了一系列电影音乐如《蓝宇》、《开往春天的地铁》创作,担任太合麦田的制作总监还为李宇春操刀处女作。张亚东依旧活跃着并日益成为内地流行音乐最有话语权、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可在各种有关流行音乐的讨论中他却罕有发言,埋头做事的张亚东承认现在的音乐市场变化莫测到让他失去判断能力,“我只能选择以不变应万变”。

南都周刊:去年底你建立了自己的音乐厂牌“东乐”,标志着你的音乐理念真正成型、可以和市场接轨了?

张亚东:是,我理解的我的品牌是职业的音乐化,不是很另类很地下的品牌,我主要关注音乐,不是像其他另类厂牌那么关注人文。我是地上的公司,我就要做为主流市场服务的音乐,我们虽然不是五大,但我们会做不输给他们的音乐。

南都周刊:《东乐园》里是你签的好几个歌手、乐队的合辑,这些人里,你觉得有人能成为像王菲、朴树或时下最火的那类明星么?

张亚东:我看不出明星不明星,人家觉得多大的腕儿我也不觉得是明星;我只看得出我欣赏的部分。这个市场是我所不能了解的,我失去一个正常的判断,你不知道怎样的人就可以在中国火起来,非常没有逻辑、没有规律可寻,大众品位非常出乎你的意料。其实这些歌手倒退十年绝对比当时的歌手厉害,他们都自己写词写曲,那时哪儿有这样的人啊。

南都周刊:别人总称呼你是金牌制作人,似乎只要是你制作的都可以点石成金,你其实心里虚?

张亚东:在专业领域的制作,我自认我有过人之处,譬如监制、决定歌的方向、演唱方式等,和我合作过的艺人都很认可;如果是市场领域的制作,那我真不能控制,是不是只有把一个艺人做红了,才算我是金牌制作人?就像林夕,他是金牌词作者,人们找他合作是因为可以写出自己想要的感觉,难道是唱了他的歌个个都红得像王菲?

南都周刊:所以你制作音乐、发掘歌手的标准从90年代到现在都不曾变化过。

张亚东:对,可能是我参加工作比较早,那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歌,大家听到的也少,现在大众欣赏的东西在很快地变化,写歌的人很多,歌手也很多,网络传播方式更多。以前全国人民只能等着谁出cd,现在歌手不靠唱片公司自己就红起来的多的是,在这个层面上,制作不制作是没必要的,谁管你啊?可是大众对制作不关注,不代表音乐没有好好制作的必要,这市场怎么变,我都以不变应万变。

历年参与制作专辑:

1994年崔云鹏《阳光花环》

1995年窦唯《艳阳天》

1996年王菲《浮躁》

1996年张蔷《尽情摇摆》

1996年希莉娜依《同名专辑》

1997年许巍《在别处》

1998年窦唯《山河水》

1998年地下婴儿《觉醒》

1998年麦田守望者《同名专辑》

1999年窦唯《我最中意的夏天》

1999年瘦人乐队《瘦人1》

1999年朴树《我去2000年》

2000年王菲《寓言》

2000年汪峰《花火》

2002年果味VC《双重生命》

2003年艾敬《是不是梦》

2003年朴树《生如夏花》

2003年王菲《将爱》

2005年李宇春《冬天快乐》

结束语

保持真诚走天涯

张亚东38岁,和他同龄的王菲退出歌坛相夫教子,另一个同龄的高晓松改行去好莱坞拍电影,小他两岁的小柯也彻底不做流行乐专攻古典:“人越来越少是正常的,我自己真诚就好,不管外面怎么了。”他承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伟人,就像英国杂志评选出的史上最伟大乐队不是Beatles而是Radiohead一样,“每个人都不能单独拎出来,独立于那个时代、那时代周围的人。比如说beatles,现在出来还有那么大意义么?过去的就过去了,从这个角度讲,当今这个时代,再不会有Beatles,也再不会有王菲。”

查看乐坛资讯/聆听热门新曲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陈炯   编辑: 于晶晶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