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前世今生 股权可能出现变化引起全球关注
2008年06月25日 12:25新民周刊 】 【打印

 

TBV与珠三角

早在1970年代末,珠三角地区就开始有人收看香港的电视台节目了。1979年,香港的电视台破天荒第一次与内地电视台合作——TVB与广东电视台合作在广州制作、向粤港两地直播农历除夕夜节目《羊城欢乐传万家》。那时,央视的“春晚”还不知在什么地方。

当晚节目由粤港两地艺人共同演出、两台共同直播,轰动广州,香港家家户户也挤在电视机前要看看与“省城那边”合作的新鲜事。那时的杨国强可能还是顺德县北滘人民公社建筑队的施工员,也踮着脚在人群里努力看清那架小小的黑白电视机。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与肥肥沈殿霞同台演出,怎不火爆?

此前,TVB的体育节目已先声夺人。由霍英东先生倡导的省港杯足球埠际赛恢复,第一届省港杯在1978年年底举行,首场由香港队作客,在越秀山挑战广东队;然后于一星期后广东队赴港作客,再战香港队。广东电视台与TVB合作直播。这项赛事的电视直播合作至今依然不变。

那时的香港,对广东人而言,是难以抵挡的诱惑。广州、佛山、中山、江门(那时只有宝安县而没有深圳市,东莞也只是一个县)等珠三角地区的许多人与香港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熟悉得如同邻居。虽然广东方面三令五申不准收看香港电视、不准装鱼骨天线(一种强力接收的天线),但屡禁难止。时至今日,看看广州地区的电视收视排行榜,就会发现翡翠台的节目往往名列前五六位。如果有一天内地某节目竟然排上第一位,本地报纸娱乐版就会兴高采烈地以大字标题报道。可见香港电视在广东地区的号召力。

自2004年开始,一些境外电视获特许正式在广东落地,TVB、ATV、凤凰卫视、华娱卫视、星空卫视、澳亚卫视和MTV都享有同一待遇。在所有这些境外电视收视排行中,TVB一直稳居首位,其次是ATV、华娱卫视、星空卫视、凤凰卫视、MTV和澳亚卫视。

1993年,当杨国强第一个碧桂园电视广告以“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在TVB、ATV密集播出时,香港人也顶多被其如此低廉的房价所打动(比起香港昂贵的地价,简直是便宜得太过分了),也开始有港人购入碧桂园物业,但不会对杨国强投入太多关注。

人们没有想到,碧桂园广告竟长年不断地在香港电视上推出,“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在香港家喻户晓。TVB的广告费在黄金时段内绝不便宜,而碧桂园广告从15年前投放至今,从未间断,杨国强已付给TVB多少亿的广告费?如今我们有理由相信,杨国强是TVB的好客户甚至是TVB广告最受欢迎的客户之一,因为他付款很准时。不然的话,一个常常欠下邵逸夫名下企业应付款的人,怎么胆敢上门商量购买股权?

TVB属于粤语世界的电子传媒,市场有限,100亿元的价码是否值得,这也是人们热议的话题。邵逸夫应该明白盛极一时的邵氏电影王国为何会走下坡路,主要原因就是邵氏电影没有进入粤语世界。当时邵氏影城是国语天下,从老板到主要导演、演员,国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出产影片95%以上是国语片。197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变了,香港人变了,变得越来越本土化了,变得越来越关心这座城市了,邵氏王国并不清楚这种变化,邵逸夫依然活在想象中的中国文化世界里,与香港现实脱节。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是周润发、周星驰、成龙、钟楚红、张曼玉蹿红的时候,也是徐克、吴宇森、许鞍华、陈可辛等著名导演崛起的时候,香港影人称之为香港电影“黄金十年”。邵氏与他们失之交臂。无奈之下,邵氏只得在1980年代中期退出电影,邵逸夫专心打理TVB。

邵逸夫与肥肥同为广义的上海人,当邵逸夫要在公开场合以粤语发言时,他的秘书就要在配音部门找一个粤语配音员,一次次按讲稿录音,供邵逸夫按音带模仿。而肥肥则早已融入粤语世界。地域文化是香港主流文化、普罗文化生存的根本。

广东经济总量已先后超越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并将超越韩国,成为中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广州、深圳GDP在全国城市排列第三、四位,深圳、广州的人均GDP均超过9400美元,是单列城市、省会城市中最高的;珠三角人均GDP达55000元人民币,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中国三大经济圈中居于首位。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人文环境与香港几无差异。TVB成为全球最大商业中文电子传媒,其价值在于中国华南地区和海外的粤语系裔人士,这些中国人与海外华侨华人是富裕的高消费人群。

在干炒牛河与咖啡共存的泛粤语区域,TVB通行无阻。《亚洲周刊》8年前曾以“华人首都香港”作封面故事,其理据之一便是香港是中文流行文化的最主要输出港,风行全球中国人、华人社会。其中就包括TVB这个中文电子传媒“巨无霸”所发挥的极大影响力。

一些财经分析员怀疑仅限于粤语地区广播的电子传媒是否值得100亿港元的投资,他们之所以产生这个错误,是因为缺乏对TVB的详尽了解,对中文流行文化圈的认识同样不甚了了。

事情就是这样凑巧——29年前TVB与广东合作《羊城欢乐传万家》,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会料到,当年珠三角一个公社的施工员,居然有可能成为显赫的香港TVB的接棒人。他当然不再需要在人群中踮起脚去看TVB节目了,但是如何让TVB变得更强、更大,却一定会很费一番脑筋。

特约撰稿·列孚(香港)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