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威尼斯观影《闯入者》:王小帅再揭文革伤疤
《闯入者》:老人的脸,历史的脸
导演: 王小帅
编剧: 王小帅
类型: 剧情/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110分钟
观影提示:
1、老戏骨吕中作为本届威尼斯竞赛片中少见的绝对女主角,极有可能问鼎影后殊荣。
2、王小帅再次以文革相关题材参加竞赛,无论电影完成度如何,依照过去的例子,都会有斩获最佳剧本奖的可能。
3、王小帅电影中难得的出现了某牛奶与某饮料的植入广告。
4、秦昊在《春风沉醉的夜晚》之后再度饰演同性恋,而冯远征饰演的则是有家庭的直男。
5、有惊吓镜头,涉及“鬼魂”的情节没说,打了擦边球。
6、揭示现实的金句台词不少:如“养儿防老已是神话”、“居委会大妈的存在至少对不和谐的家庭有威慑作用”。
7、电影音乐来自子曰秋野。
8、威尼斯版还没有龙标,片头无音乐。
剧情:
老邓(吕中饰)在青年时代响应国家号召到贵阳支援建设。回到北京后,老邓与两个儿子回归平淡生活。然而一系列意外出现的人和事打破了老邓一家的平静:家中时不时响起的沉默来电,屡次“碰巧”遇见、让老邓感到似曾相识的陌生少年,小区里发生难解的谋杀悬案,似乎将有一场翻云覆雨的风暴正向老邓和她的家人们袭来。老邓串起眼前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在贵阳的记忆逐渐在她眼前浮现。为了寻找答案,也为了当年的遗憾,她踏上了去贵阳的旅程,而在那里,另一重意外也在等待着她……
评论:
《闯入者》是王小帅“三线生活”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一次不再有《青红》里的残酷青春,也不再用《我11》中孩子的纯真视角,而是让一个远离三线生活已久的老人,重新揭开尘封的记忆,直面特定时代背景下影响一生的纠葛。此次,王小帅在影像上的构建颇花心思,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反复跳转,令影片进入如梦似幻的情境,增加了悬疑效果,而类似鬼魂突然出现、人物时有时无的跳切,也增加了诡异的气氛。
令人遗憾的是,该片在情怀抒发和类型元素上发生了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致使整部影片的表意方向过多,前半部分对人物的建构和对现实的批判,在“三线”主题情怀露出的那一刻土崩瓦解,缺乏缜密的连接。一定程度上表明,导演在商业与情怀之间有些摇摆不定。而恰恰由于这种不集中和不纯粹,影片的动人程度要弱于《青红》与《我11》。
一半悬疑惊悚,一半铺陈情怀
《闯入者》的前三分之二都建构在一个悬疑惊悚片的模式上,吕中饰演的老邓丧偶后不愿离开老宅,时常与丈夫的“鬼魂”说话。突然有一天,她开始接到不出声的神秘电话,受到砖头砸窗、门口堆满垃圾等意外骚扰,这让她疑心不止,与两个儿子的矛盾也进一步爆发。于此同时,一个贵州来北京打工的少年也闯入了她的生活,少年行踪诡异,虽然没有真的伤害老邓,但他卷入了另一宗针对空巢老人的谋杀案,无疑加深了影片的悬疑气氛。
就在观众充满着疑惑,期待导演揭露真相之时,老邓的两个儿子在聊天过程中,直接将母亲一生最大的隐秘用台词叙述了出来,老邓始终孤独和情绪化的深层次原因也被揭示。原来这关系到当年史料背景中的阴暗角落,一批三线职工为了返京,与他们的“竞争者”暗地纠缠,导致自己“逃出生天”,而对方身陷囹圄,故事讲到这里,你会发现原来王小帅还在拍他最熟悉的题材,导演以“过来人”的视角对过去做着怀念,也是替“过来人”阐述他们对昔日友人的愧疚。三线生活时的老房、秋千、树林一一呈现,《山楂树》的理想主义之歌再次奏响,令主人公感怀不已,当然,对比早前流出的相对温暖的剧情介绍,王小帅最终选择了一个荒诞残酷的结尾——拒绝原谅。
《闯入者》从文革中“加害方”忏悔的角度切入,讲述了文革后不同人物的命运归属,展现文革在两个方面的“加害”,这是导演清晰的创作思路,而从“加害方”心理异变的角度层层推进,剥开历史真相,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构思。可惜,导演更善于刻画现实生活细节,不善于安排心理层次的抽丝剥茧,而后者恰恰才应该是该片的精髓,这使得此片很难被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
《闯入者》在创作上有着“现实批判先行”的特征
现实批判散落一地:养儿不防老,人富缺精神
之所以说此片不够纯粹,是因为电影在各处情节中表达了导演对现实的批判,虽然有理有据,但由于篇幅安排的问题,显得游离散乱,没能与主线情节融为一体。
老邓一面常去养老院照顾垂老的母亲,一面“闯入”两个儿子的生活,她的大儿媳牙尖嘴利,小儿子是个同性恋,令其困扰不已。儿子们虽然内心也算孝顺,但不免嫌她干扰自己的日常生活。王小帅展现了养老院的人满为患,以及婆媳之间的微妙矛盾,几场戏的戏剧冲突和调度均做得很到位,但可惜他忘记了,这些普遍现象与老邓这个人物的“原罪”阴影并没有太大关联。
居委会大妈们是影片中另一个神奇的存在,尽管老邓是其中一员,但她由于角色必需的自我性,显得非常跳脱。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导演甚至安排了与主线完全无关的“邻里夫妻吵架,大妈劝架”的戏,并借大妈之口,阐述了自己对当下社会的认识:过去的人虽然穷但精神面貌非常好,现在的人生活好了素质却不行;我们这些人(居委会大妈)的存在至少对他们(吵架干扰邻里等低素质的人)有威慑作用。
吕中的脸,老人的脸,历史的脸
人艺老戏骨吕中几乎在开幕前就被所有中国媒体认为具备争夺本届威尼斯影后的实力,她对老邓这一角色的完美表现也没有辜负一众期待。她那张充满着惊魂不定、焦虑、孤独无助的脸,以及衰老却执拗的肢体语言,很大程度弥补了剧本对这个人物的塑造空间。
王小帅还特意拍摄了老人院一众老人的脸,在长长的走廊上,老人们各居一处,他们的脸上则写着麻木失语,透着无望悲凉,简简单单的一个镜头,便让人体味到急功近利的当代中国社会对老人生活的忽视,也隐喻着当今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遗忘和不闻不问。这也是王小帅要不断重提“三线”历史的原因。
【补充阅读:所谓“三线生活”与王小帅自述“三线情结”】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这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迁移方式主要是迁厂、调人、建新厂。上海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担负了支持大三线建设的重任(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都属大三线的范围)。
王小帅是一名典型的三线后人,他在出生两个月,就随父母从上海迁到贵阳附近的一个三线工厂,在他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那家工厂度过。这也直接促成了他在多年以后,拍摄了一部献给三线人的电影《青红》。2011年他又拍摄了以孩子为角度的三线题材影片《我11》。
以下为王小帅自述:
我们是1960年代中期生人,出生后正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10年。我们这一代人不像更早的那些人,“文革”发生的时候他们是知青,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并没有,我们那时是茫然无知懵懵懂懂的少年,对大人的世界并不懂。但是长到了10岁11岁,你回头看,家庭各方面还是受到了影响。所以,固然不知道,但影响仍然在。
“三线”题材的影片,作为亲历者,我不做就没有人做。而且国内的变化这么大,老城墙拆了,老宅子也拆了,这些“三线”的老厂,早就被夷为平地了。一些故事和素材再不做的话就更加抢不回来了。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对于历史,有官方、有野史,也有个人的命运。这不是怀旧的问题,而是文学、电影有没有必要穿越到过去,做一些更完整的对历史的记录。这和个人的怀旧是没有关系的。生活在当下,要往前走,但作品可以穿越。
我觉得我们现在中国是一直往前走,在长期封闭以后一开放,大家都为了国家一个基本的原始积累,走向市场,拼命往前走。那这么些年过来,其实大家越来越多的声音是在质疑这样高速的发展之后带来的后遗症,钱是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丢掉太多的东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个人,他整个的发展和生命,都有痕迹的,都有一些值得留下来的东西,而不至于为了往前走全丢掉了,全忘记了。
所以对我来说,可能作为一个拍电影的,从个体的角度也没有可能去做一个太宏观的历史梳理。但是因为我个人从小在三线厂长大,三线这个事情知道的人不多,在整个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发展中,知道的人不多,也不会提起。但这毕竟牵扯到上千万人,几百万的家庭,有过这么一段实实在在的经历,我就想通过我个人,唠唠叨叨一点,絮叨一点,拍出一个到两个电影,甚至第三个,从这个角度来做一个记录,留下一点印迹。
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大家在越来越的提到,慢下来,往后看一看,梳理梳理我们曾经的过往。这正好跟“三线题材”是契合的,在物质极度发展以后,在丢失一种幸福感,丢失一些历史感的社会形态下,有些这样的电影,我觉得是一种帮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