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娱乐 > 影视 > 影视新闻 > 内地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央视] [台剧] |
本周,台湾长剧《意难忘》开始在中央八套下午5点档播出,该剧长达526集,此次央视将先期播出前168集,再视情况制定后面的播出计划。播出这么长的电视剧,在央视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而从一周的播出情况来看,观众也是有褒有贬。但无论如何,央视今年接连引进播出的《世间路》、《天地有情》等台湾长剧不但满足了一大批有此偏好的固定收视群体,也使更多的祖国大陆观众对台湾乡土长剧有了更多的了解。
解析
边拍边播迎合观众口味
在台湾,《意难忘》这类的长篇电视剧也被称为乡土长剧,近年来它培养了一大批固定的收视群体,在收视率上也常常高得令人难以想象。像三年前台湾三立电视台推出的285集《台湾霹雳火》就曾收视惊人,创下了8亿台币的经济效益。而由台湾民视播出的《意难忘》播出了378天,其中369天摘得台湾八点档收视冠军,最高收视率达10.59。当然赚钱的本事更高,据估算,开播两年来《意难忘》至少给民视赚了10亿台币。
记者几经辗转采访到了《意难忘》的导演王为,王为说其实最初《意难忘》只想拍100多集就完事,但他和制片方每天留意节目播出后的反应时发现,《意难忘》的故事从一个家庭拓展到其他家庭,一个事件引发其他事件,一个人物带出其他人物,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树一样,这种结构受到观众狂热的喜爱。于是他们只能不断地修改结构,让剧情延续发展,让这棵树不停地成长下去。
边拍边播,是所有台湾长剧通常的制作方式。在播出过程中,导演会带领主创部门的人不断地拟定后面剧情的走向,当然是根据观众的喜好和收视率的高低,因此所有剧情的发展都符合观众想看的结果。王为说:“我们基本上是领先播出三集,这样就有利于随时以机动的方式来调整剧情走向,创造高收视率。”
就这样,《意难忘》2005年在台湾开始播出,陆陆续续一直播到2006年底才播完,创造了台湾乡土长剧的一个新纪录。
固定模式难逃家长里短
乡土长剧之所以能受到许多人欢迎,得益于贴近生活和强调真实感,有时甚至有“家长里短”之嫌。但更重要的是,在观众喜好决定下发展起来的曲折故事和戏剧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像《意难忘》就讲述了读书不多、却是天生商业奇才的男主角王胜天从穷小子开始白手起家,创办了胜天集团,成就了辉煌的事业的故事。
此外,乡土长剧的情节大都以描述亲情伦理和情感问题见长,让生活中各种烦恼、快乐统统入戏,往往是好人好得让人欲罢不能,坏人又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王为认为,《意难忘》“剧情非常生活化,让人看了以后有认同感,仿佛你周边的亲人就有这些人物与事情的存在”。
客观上,冗长的剧情也使乡土长剧难逃许多固定模式,有的观众就总结了《台湾乡土剧20公式》在网上流传,许多网民对这份总结报告大加赞赏。
台湾乡土剧公式(部分)
1.上至公司老板,下至地痞流氓,几乎清一色都是讲闽南语。
2.哭戏、叫骂戏多。
3.情爱纠葛、兄弟失和、子孙不肖、婆媳问题是常见情节。
4.车祸、癌症、失忆等事故层出不穷。
5.开口交易金额至少数亿元。
6.家族争斗、外遇、私生子复仇。
7.反派谋取、吞并企业资产。
8.老人受打击后情绪过于激动而昏倒引起中风、心脏病。
9.扇耳光。
10.经常有人住院。
11.长大才发现父母不是亲生的。
12.身边有忘恩负义的亲信。
看起来这是台湾乡土长剧的俗套,但这些情节其实也频繁地出现在其他类型的电视剧作品中,包括长热不衰的日剧、韩剧,所以这类总结严格地说并不能算是乡土剧的弊病,充其量只为博得网友们一笑而已。导演王为说:“台湾长剧随着观众的喜好而改变它的角色内容与走向,其适应力强且机动性高,这一点是日韩剧所无法比拟的,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反应
没耐心观众嫌太口罗嗦
央视播出《意难忘》前,曾引进播出了台湾长剧《世间路》、《天地有情》等,均取得不俗的收视率,其中《世间路》一度成为全国非黄金档时段电视剧的收视冠军。央视影视部主任汪国辉表示,这类电视剧的收视群体固定而且很有特点,他们带动了这些电视剧的热播。
这次央视首先引进了《意难忘》的前168集,是否会造成故事情节的不完整呢?汪国辉认为不会有这种影响,因为《意难忘》的故事也是一段一段的,而且央视也会依照观众的反应考虑是否继续播出后面的剧集。
《意难忘》自9月2日播出后,吸引了相当一部分观众,台湾乡土长剧迷们对该剧赞不绝口,但这些观众也认为,普通话版配音使原剧风格受到了影响,没有了闽南语对白的原汁原味。
在叫好声中,也有不少观众对如此长度的电视剧颇有微词,有的人上来就直接说:“《意难忘》好口罗嗦啊!”“简直就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好处就是可以很好地消磨时间……”还有网友举了很多例子,证明许多水到渠成的情节,编剧就是要故意拖延,过了好几集才出结果。这些观众普遍认为,《意难忘》类型的电视剧俘虏的是那些主妇们,“《意难忘》继韩剧之后又成为家庭主妇的新宠了”。
对于观众的这些评价,王为认为非常正常,他说在台湾观众评价也一直分为两极,喜欢的人追看促成高收视,反对的人会不断地嘲笑、讥讽,给情节挑错,这已经成为此类电视剧独特风格的一部分。
编辑:
沈子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