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柏林十日谈之聚焦北爱

柏林十日谈之《71》

聚焦70年代北爱尔兰战争,政治语境下的个人困境,有惊喜的处女作。

陈果新片柏林展映

陈果新片柏林展映

以往港人对政治冷感,但如今不可能不谈政治,因为内部矛盾太凶狠。

《雪国列车》独家影评

《雪国列车》独家影评

推翻旧世界,迎来新独裁,表面科幻片,内里说的都是阶级斗争。

评论:金马奖定性不如金鸡奖 缺少地域性缺少情怀

2013年11月19日 09:13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吴亚滨

有报道称侯孝贤认为金马奖的未来在大陆,我想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尽然。

侯孝贤分析说,内地现在每年有八九百部的故事片产量,即便百里挑一,一年也还是能出来那么几个不错的。这个观点其实有些误导。如果说现在“高票房总还是有那么几部”,这话我会百分之百同意,但是在产量和艺术水准之间建立比例关系,就不靠谱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大陆的影片质量不高,我觉得这个问题暂时不着急讨论,倒是金马奖的标准定位应该澄清一下。尽管我非常认同金马奖力挺华语影片的这个大方向,但是对比其它世界知名电影节,我觉得金马奖的定位确实不是那么清楚。某种程度上,我甚至觉得金马奖的定位还不如大陆的金鸡奖和香港的金像奖。我总觉得金马奖有些看不大懂,一会儿似乎很文艺,一会儿又似乎很商业。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挺感性的奖项。

这样一个感性的电影节发声,说它的未来在大陆,听起来更不清楚,但未来的电影市场肯定是在大陆的,这毫无疑问。至于台湾电影如何弱势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可能侯孝贤所指的还是市场和票房吧。

香港的电影一度是非常风格化的,都带着浓郁的港味儿,并且兼具了商业性和艺术性。但是后来香港电影也逐渐日暮西山,我并不认为香港电影是受了什么挤压,我认为香港电影只是丢失了自己的风格、思想和情怀。台湾电影呢?近几年并非没有表现上佳的力作,尽管《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都会引起些许争议,但这些作品的视野、情怀和高度无可置疑。至于大陆,近年商业发展非常迅猛,这是有利于电影事业发展的,但是其实大陆还没有形成高质量的观众群。比如说魏德胜的《赛德克-巴莱》,这类偏文艺的大片在大陆的票房输得一塌糊涂。

作为电影节,促进融合发展,文化交流,这是非常好的,但电影奖还是要有地域性作基础。我觉得两岸三地的三大华语电影节共同的未来应该定位于华人圈这个大范畴。不过无论是金鸡、金像还是金马,还是要各自个性化一些才好。

[责任编辑:李毅] 标签:电影奖 金马奖 赛德克·巴莱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点击返回第50届台湾金马奖专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关注凤凰娱乐

点击关注凤凰娱乐微博

关注凤凰娱乐微博

扫一扫关注凤凰娱乐微信

关注凤凰娱乐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