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 返回首页
  • 全程实录
  • 往期回顾
  • 网友留言

  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即将揭晓。今年的入围片单堪称华丽至极,王家卫、杜琪峰、贾樟柯、蔡明亮四位大导演带来全新力作,在柏林、戛纳、威尼斯、罗马等电影节上展映或斩获奖项的电影也于金马齐聚,加上三地亮眼作品的云集。不禁畅想,今年是否不仅是金马的大年,也会是华语电影出经典的一年?

  凤凰大影响邀请木卫二、郑政恒、王亚维三位本届金马初审评委,与赛人、兰波、肥内、谢佳锦、石磊等两岸三地影评人共同畅聊何为经典,并激辩本届金马缔造经典的可能性。

本期嘉宾:

木卫二(内地影评人,50届金马奖初审评委)

郑政恒(香港影评人,50届金马奖初审评委)

王亚维(台湾学者、纪录片导演、制作人、50届金马奖初审评委)

赛人(内地影评人、电影节目策划)

肥内(台湾学者、电影研究者)

兰波(内地影评人、电影业内人士)

谢佳锦(台湾影评人)

石磊(香港影评人、媒体人)

策划整理/秦婉

采访/杨乃甄、罗芋宙、蔡嘉苓

要点
  • 1金马奖是小评审团制度,小评审团制度由评审申论、支持、拉票、辩论,再进行表决,
         口味因评审团成员而异;年年换评审,也招致口味摇摆不定的评语。
  • 2金马奖是喇叭,是放大器。金马奖的评审都是很有经验的电影人,他们的眼光和普通观
        众的眼光不同,可以说金马奖推动了一部分观众暂时无法接受和无法理解的影片,让
        它们有重新被审视的机会。
  • 3《毒战》在限制内做出新意,是合拍片里程碑,但剥离这层叙事语境,还能成为经典吗?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是很成功的一次回归,人到中年用叶问回顾三四十年代老一辈香
        港人的沧桑过程,但版本问题造成《宗师》没成为经典。今年是大年,但不是经典年。

金马奖推出过经典,也曾错过经典,但我们必要先回到源头,讨论下何为经典。

(一)华语电影经典之论

【什么是经典电影?】

形式内容兼具,经得起时间考验

赛人:经典电影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在电影技术层面,尊重电影美学的,另一个是呈现出社会思想,两者都要坚实、丰厚,形式和内容都有,才能成为经典。很多经典是不好看的。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还是和大众有距离的。像四大名著中被看得最少的是《红楼梦》,但它的评价是最高的。此外,也不能完全以个人意志来选,审美是有标准的,需要大众认可。 

木卫二:广义上的经典,是普通观众爱看的,比如《泰坦尼克号》,该片从爱情电影还是技术上来说都不是最出色的,但观众就认为是经典。所以,经典需要说明,是相对于大众还是小众,甚至说有些电影是本国的经典,有些电影如《卧虎藏龙》、《花样年华》在当时的国内评价不高,在国外却是人人称道。 

兰波:经典电影是指,不管是电影研究者还是普通观众,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每代人都绕不过去的电影,比如《愤怒的公牛》、《沉默的羔羊》、《大路》、《美国往事》等等。 

郑政恒:经典电影就是,从不同年代和不同时空来看都是一流的电影,具有很高水平的文化价值。 

石磊:经典电影,有许多标准,但是对于我来说,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经过“时间”这个最严格的影评人严格筛选之后,还能剩下的电影。 

肥内:当然我的定义也不免俗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但现在似乎只要“上了年纪”的电影就被冠以“经典电影”,无疑使得这个称号都被用烂了。所谓经典,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是因为这部片很老呢?还是说它真的很好?进而有时候被冠上这个名号的电影就会变得很有影响力:因为时间有限的人们必然是挑所谓很有口碑的片来看。甚至,在作者论作祟的情况下,变成只要是某一位导演拍的,都是经典,这也是一个麻烦现象。  

我自己会对“经典”相对严格,基本上实验性太强的,我都不会建议冠上这个名号,即使它确实很经典…… 

谢佳锦:经典电影代表特定年代的精华,未必是当时最卖座、最受好评的,甚至可能格格不入;在历经时间淘洗后,会成为一股从各种背景噪音里穿刺而出的清明之声,触动不同时代、文化的观众。简单说,经典电影兼具独特性与普遍性。但必须强调,这是个动态过程,任何知识论述的翻搅,都可能对经典电影进行攻讦或翻案。 

另外,借用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定义之一:“你的经典是你无法漠视之书,你透过与它的关系来定义自己,甚至是以与它对立的关系来定义自己。”在品味林立的现代社会,经典的普遍性是有限度的(但至少会有特定讨论社群支撑),如果我举了什么读者觉得一点都不经典的片,或我对一些公认经典不置可否,只因这是“我的”经典。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专题

金马50

金马奖是华语影坛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项,始于1962年,被誉为华语电影奥斯卡。[详细]

往期回顾

独家策划:金马遗珠

惜败金马舞台的华语佳片

盘点金马五十之最

李小璐时年17岁赢影后

制作团队

策划:田野

撰稿:秦婉

活动策划:田野

责编:法兰西胶片

监制:田野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