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 返回首页
  • 全程实录
  • 往期回顾
  • 网友留言

  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即将揭晓。今年的入围片单堪称华丽至极,王家卫、杜琪峰、贾樟柯、蔡明亮四位大导演带来全新力作,在柏林、戛纳、威尼斯、罗马等电影节上展映或斩获奖项的电影也于金马齐聚,加上三地亮眼作品的云集。不禁畅想,今年是否不仅是金马的大年,也会是华语电影出经典的一年?

  凤凰大影响邀请木卫二、郑政恒、王亚维三位本届金马初审评委,与赛人、兰波、肥内、谢佳锦、石磊等两岸三地影评人共同畅聊何为经典,并激辩本届金马缔造经典的可能性。

本期嘉宾:

木卫二(内地影评人,50届金马奖初审评委)

郑政恒(香港影评人,50届金马奖初审评委)

王亚维(台湾学者、纪录片导演、制作人、50届金马奖初审评委)

赛人(内地影评人、电影节目策划)

肥内(台湾学者、电影研究者)

兰波(内地影评人、电影业内人士)

谢佳锦(台湾影评人)

石磊(香港影评人、媒体人)

策划整理/秦婉

采访/杨乃甄、罗芋宙、蔡嘉苓

要点
  • 1金马奖是小评审团制度,小评审团制度由评审申论、支持、拉票、辩论,再进行表决,
         口味因评审团成员而异;年年换评审,也招致口味摇摆不定的评语。
  • 2金马奖是喇叭,是放大器。金马奖的评审都是很有经验的电影人,他们的眼光和普通观
        众的眼光不同,可以说金马奖推动了一部分观众暂时无法接受和无法理解的影片,让
        它们有重新被审视的机会。
  • 3《毒战》在限制内做出新意,是合拍片里程碑,但剥离这层叙事语境,还能成为经典吗?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是很成功的一次回归,人到中年用叶问回顾三四十年代老一辈香
        港人的沧桑过程,但版本问题造成《宗师》没成为经典。今年是大年,但不是经典年。

金马奖推出过经典,也曾错过经典,但我们必要先回到源头,讨论下何为经典。

(一)华语电影经典之论

【什么是经典电影?】

形式内容兼具,经得起时间考验

赛人:经典电影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在电影技术层面,尊重电影美学的,另一个是呈现出社会思想,两者都要坚实、丰厚,形式和内容都有,才能成为经典。很多经典是不好看的。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还是和大众有距离的。像四大名著中被看得最少的是《红楼梦》,但它的评价是最高的。此外,也不能完全以个人意志来选,审美是有标准的,需要大众认可。 

木卫二:广义上的经典,是普通观众爱看的,比如《泰坦尼克号》,该片从爱情电影还是技术上来说都不是最出色的,但观众就认为是经典。所以,经典需要说明,是相对于大众还是小众,甚至说有些电影是本国的经典,有些电影如《卧虎藏龙》、《花样年华》在当时的国内评价不高,在国外却是人人称道。 

兰波:经典电影是指,不管是电影研究者还是普通观众,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每代人都绕不过去的电影,比如《愤怒的公牛》、《沉默的羔羊》、《大路》、《美国往事》等等。 

郑政恒:经典电影就是,从不同年代和不同时空来看都是一流的电影,具有很高水平的文化价值。 

石磊:经典电影,有许多标准,但是对于我来说,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经过“时间”这个最严格的影评人严格筛选之后,还能剩下的电影。 

肥内:当然我的定义也不免俗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但现在似乎只要“上了年纪”的电影就被冠以“经典电影”,无疑使得这个称号都被用烂了。所谓经典,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是因为这部片很老呢?还是说它真的很好?进而有时候被冠上这个名号的电影就会变得很有影响力:因为时间有限的人们必然是挑所谓很有口碑的片来看。甚至,在作者论作祟的情况下,变成只要是某一位导演拍的,都是经典,这也是一个麻烦现象。  

我自己会对“经典”相对严格,基本上实验性太强的,我都不会建议冠上这个名号,即使它确实很经典…… 

谢佳锦:经典电影代表特定年代的精华,未必是当时最卖座、最受好评的,甚至可能格格不入;在历经时间淘洗后,会成为一股从各种背景噪音里穿刺而出的清明之声,触动不同时代、文化的观众。简单说,经典电影兼具独特性与普遍性。但必须强调,这是个动态过程,任何知识论述的翻搅,都可能对经典电影进行攻讦或翻案。 

另外,借用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定义之一:“你的经典是你无法漠视之书,你透过与它的关系来定义自己,甚至是以与它对立的关系来定义自己。”在品味林立的现代社会,经典的普遍性是有限度的(但至少会有特定讨论社群支撑),如果我举了什么读者觉得一点都不经典的片,或我对一些公认经典不置可否,只因这是“我的”经典。 

侯孝贤跟廖庆松在《风柜来的人》的剪辑期,因为看了《断了气》而重新决定剪辑结构

现场点评嘉宾,赛人。

【多数的经典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

正:需要用时间来筛选

反:当时的意识形态亦会影响评价

木卫二:经典电影需要时间来评选。有的可以一出来就被认为经典,但多数是经典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肥内:对,需要时间磨。 

谢佳锦:从我前述的定义来看,经典电影得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深掘、方能确立,因此我同意这说法,但不妨碍选出一些“潜在经典”。 

石磊:经典影片不一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当然了,那些能够被时间筛选出来的电影,的确是经典影片。但是有电影一拍出来就是优秀的影片,就被誉为经典,比如2000年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一出生,就是经典。 

赛人:有些经典一出来就被认为是经典,时间长了之后也确实是。还有一个因素,比如像《小城之春》是被香港推出来的,当时的评论是因为意识形态关系,意识形态是个很重要影响当时经典评价的因素。比如《公民凯恩》因为反美国梦,被认为是经典。 

王亚维:我觉得经典确实要受到时间上的洗练,真正留在人心中的才是真正的经典。 

【在一些经典华语片评选中,很多影片出自三四十年代、八九十年代,这是为什么?】

正:受限较少,个性表达更自由

反:意识形态可能反过来催眠审美判断

兰波:因为这两个时代受到限制最少,个性表达更自由。 

肥内:我觉得确实有语境的因素:在三四十年代可以说是,在意识形态上压迫性相对小,而技术上已经很成熟甚至市场非常活跃的年代,所以一切欣欣向荣。 

至于八九十年代也差不多,两岸的创作者都在思想压抑较少的前提下,有更活泼的创造力;当然,大陆方面仅仅是因为文革结束而稍微松绑,但已经是很大的弹性了。 

简单来说,究竟这些时期的作品是否真的好呢?还是人们只是信仰那些在意识形态控制的影响力相对小的情况下才能产出好的作品。于是这个意识形态就有可能反过来催眠人们的审美判断。 

石磊:三四十年代,有了成工业规模的电影,观众突然面对具有强大表现了新奇艺术方式,被充分吸引;五十至七十年代,内战、饥荒、文革,电影艺术遭受破坏;八九十年代,经济、生活走上正轨,电影重新开始走入观众的生活;九十年代之后至今,好莱坞电影强势入侵,在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对照之下,从编剧到技术各方面,华语电影都暴露出不足。 

从以上的时间表可以看出,这两个时代,都是华语电影内部和外部条件都相对宽松的时代,没有内部的牵绊,也没有外部的强大压力,所以自然就会经典较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称为“黄金时代”。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工业化的娱乐产品,都带有一定的时代特性、时效性,所以在当时甚至是在现在依然被誉为经典的电影,对于现代的观众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所以在这种所谓“华语影史十大”的评选中评选出来的“历史悠久”的影片,很多是有“首开先河”的褒奖意味,而对于“见多识广”的现代观众看来说,并没有太多新鲜感和吸引力。 

谢佳锦:中国在二十年代开始摸索剧情片,三四十年代成熟,并有较完善的制片环境。而且此时的拍片据点在上海,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刺激巨大。八九十年代,台湾告别戒严,中国告别文革,创作者积蓄能量已久,终于可以跨出步伐,探索某些题材、某些形式。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外来刺激的重要性,最好的例子莫过于:侯孝贤跟廖庆松在《风柜来的人》的剪辑期,因为看了《断了气》而重新决定剪辑结构。 

香港的情况稍有不同。这块弹丸之地,战后接收优秀的上海编导人才,电影工业一直都算完整,国泰、邵氏也以垂直整合称霸东南亚市场,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更加兴盛。一直以来,香港走商业体制,不像大陆、台湾受政治干涉,吸引两岸三地创作者。七十年代,留学归国的电影人返港,人才济济。八十年代,香港本地及其主要电影产销地(如台湾)经济起飞,消费力提高,邵氏垂垂老矣,但新艺城等公司开始生产节奏明快、高度娱乐的作品。简言之,自由的环境、外来的刺激,是很重要的原因。 

郑政恒:三四十年代比较辉煌的原因,一是我们尊重以前的电影,二是中国相对来说,三四十年代有很多很成功很难得的电影,那时是中国混乱的年代,是战争的年代,但是那些电影人都拍出了很出色的电影,这些电影被尊重是合理的。 

八九十年代是新浪潮的年代。六七十年代的大公司比如邵氏,是商业电影为主,而中国内地那时正处于文革时期,没办法拍电影。八九十年代成功的原因是有不同的浪潮。香港有香港的新浪潮;台湾有新电影,与六七十年代拍摄方法不同,更有高深的艺术性;中国内地在文革之后,终于打开一个窗口,不需要和政治有什么关系,摆脱了束缚,所以张艺谋、陈凯歌和田壮壮都可以拍出好电影。那是旧式的年代结束,商业浪潮还没有来的最好的年代。 

来自台湾地区的肥内与来自内地的木卫二都推选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为2000年后的华语经典

现场嘉宾、影评人木卫二。

【2000年之后华语片有经典吗?】

《一一》《花样年华》《无间道》《鬼子来了》最被提及

赛人:几乎没有,2000年的《一一》可以算一部,但气质上也不够。

兰波:2000年的《一一》是的,个人觉得还有《黑社会》、2006年的《颐和园》、2010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 

木卫二:2000年的四部(《一一》、《卧虎藏龙》、《花样年华》、《鬼子来了》),以及《黑社会》系列。2000年后华语片的整体水平都不是非常高,乏善可陈。 

肥内:如果要举几部,我想《花样年华》肯定能成为经典电影,其他在降低标准之后,像《天水围的日与夜》、《毒战》,或者再宽松一点,像《无间道》跟《美丽时光》或许都有机会成为经典电影。 

谢佳锦:2000年以来,我会选《花样年华》、《鬼子来了》、《无间道》。《卧虎藏龙》、《天水围的日与夜》、《黑社会》两集和娄烨最大胆的片,我以为稍有不及,但有不可抹煞的代表性。《不散》、《站台》、《铁西区》的关注度不高,但它们挑战了华语电影的边界,是我心中的经典。 

石磊:《鬼子来了》配得上“经典”二字;《无间道》是香港电影的高峰,没有之一,从问世至今,一直拿来被比较,从未被超越;《失恋33天》的经典在于投资回报比,经典在于从豆瓣到大银幕的电影营销方式,经典在于让观众知道,不是只有大片才好看;《花样年华》则是王家卫经典之作。 

郑政恒:王家卫的电影特别能够受到全世界的欢迎,他的电影在美术、文学和电影剪接都很优秀,例如《花样年华》,很具有世界影响力;杜琪峰的黑帮电影也有个性和风格;《卧虎藏龙》革新了拍摄武侠片的方法,传承了拍摄武侠片的传统,创造了新的能让外国人理解的武侠,是世界性的武侠,也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解严前,不乏艺术佳构得奖,但政治意味或大中华民族主义意识强烈的电影

现场嘉宾,影评人、青年电影人兰波

【为何2000年后经典电影减少?】

重心转移内地工业,艺术上趋于保守

兰波:2000年之后,华语电影中心转向内地,内地电影则整体开始追求工业,以追逐名利为主,香港导演北上身价大涨。当然这也不必排斥,因为对培养新导演和培养工业体系是有好处的。 

赛人:某些事情影响了内地电影,97回归影响了香港电影,台湾电影则一直孱弱,在“新电影”之后艺术上趋于保守。 

木卫二:台湾在08年之后虽然票房高了,但效应仅仅只在岛上。 

兰波:格局不大。 

赛人:中国电影“去政治化”,只有“泛政治化”。 

兰波:大多只能是市井小民的自娱自乐。 

王亚维:当然中国大陆电影市场蓬勃,三地的新一代创作者开始投入商业电影的数量增加,观众回流,票房数字不断翻新,确实在电影界中产生一种“新的生态”与前所未有的经济规模。我觉得是创作的风貌多元了,高下的评断需要定义。 

郑政恒:2000年后的电影水平是否一定差了,我觉得也不一定吧,可能是没有八九十年代那么走艺术的路线,而是在艺术和商业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去发展,不是单单卖艺术或单单卖商业。新一代的人有新一代人的想法,不一定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就一定比2000年以后的好。 

(二)金马与华语电影发展之论

【金马奖如何一步步成为华语电影圈最重要的奖?】

摆脱政治属性,开放三地报名,扩大华语圈定义

王亚维:金马奖的源起与政治很有关系,在威权体制下,金马的设置与鼓励有政治用意,当时氛围是“艺术为政治服务”,主办的新闻局“希望期能效法前线国军官兵们坚强奋发的精神,努力开创新局”。解严前,不乏艺术佳构得奖,但政治意味或大中华民族主义意识强烈的电影像是《吾土吾民》、《梅花》、《笕桥英列传》、《辛亥双十》等获奖比例亦不少。 

1987年解严之后,台湾金马奖从过去政治的侍从关系解放出来,在专业影人像是焦雄屏、李行、侯孝贤等人努力下,让自己变得跟其他国际影展一样。要成为电影圈重要奖项,评审过程必须公开、公正,代表最好的品味,不要受到市场与政治的压力,金马奖的评审过程也一再朝向多元与多层次参与,步向独立而专业,不受到影响。这几年评审过程以专业考虑,不是考虑市场喜好度、政治压力、意识形态,而都回到电影专业、创作者的诚恳、创意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它在华语电影界的地位目前应该是最高的。 

郑政恒:金马奖一步步成为华语电影圈中的重要奖项,其中一个原因是金马奖有50年的历史,而香港电影金像奖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金马奖的历史悠久,经过沉淀,这是经典化的过程,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二是,因为金马是用评审团的制度来评选影片,这个过程不面对大众,而是专家和业内人士做评审。 

石磊:做个比喻,金马奖是喇叭,是放大器。金马奖的评审都是很有经验的电影人,他们的眼光和普通观众的眼光不同,比如去年摘得金马最佳影片的《神探亨特张》,当初影片上映的时候,很多影评人给予了高评价,但是很多观众却说不好看。然而电影在金马获得奖项之后,大家会重新审视这部电影,重新在看这部电影的分析和评论,才会发现最初没有发觉的东西。可以说金马奖推动了一部分观众暂时无法接受和无法理解的影片,让它们有重新被审视的机会。 

金马奖逐渐成为华语电影圈重要的奖项,一是因为接受影片的范围比较广,比如今年有新加坡电影入围最佳影片,其实看两岸三地的电影奖项中,很少有新加坡的电影能进入最终的决选。金马奖略有倾向台湾电影,但是不明显,比如去年就把最佳影片颁给了《神探亨特张》,相对而言,香港金像奖则偏向香港电影人。金马奖更有开放的态度,没有太多其他政治或电影界的压力,在这个背景下,有助于电影人选出最合适的电影。哪个影展的压力小,哪个就相对公平,能选出好电影。 

谢佳锦:两岸三地的电影奖,除了资历较浅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外,只有金马奖开放给两岸三地电影人自行报名、同场较量,近几年也逐步扩大“华语电影”的定义,开放东南亚等地的华人报名。这是金马奖建立影响力的关键。 

金马奖在1985年之前较为封闭,主题意识明确列在评分标准内,得奖作品大多主题意识正确,虽不意味尽是质量极差的政宣片,但六七十年代一些破格之作,如《冬暖》、《母亲叁十岁》、台语片《地狱新娘》等大抵被忽略。八十年代初气氛有在改变,1982年爱国意识极浓的《辛亥双十》击败香港新势力《边缘人》、《再生人》及侯孝贤的《在那河畔青草青》,拿下最佳影片,舆论一片哗然,因为两个民间单位办的会外赛是颁给《边缘人》和《在那河畔青草青》。 

然而当金马奖逐渐不被意识形态绑架,也是港片壮大、台片萎缩之时,导致台湾出钱颁奖给香港人(近年也包括大陆人)的批评声浪不绝于耳,也导致前几年冒出“年度最佳台湾电影”这奖项(已取消)。近年来,港片即使不若过往强大,仍以完整许多的工业体系,在演员、技术奖项上佔有优势,也有越来越多大陆电影报名且获奖,但金马奖并没有限缩参加资格,反而放宽。 

来自台湾地区的肥内认为,《功夫》成为大赢家并不证明金马奖在向工业倾斜

【金马奖对华语电影有哪些贡献?】

推荐台湾电影和内地小众电影,《胭脂扣》曾因得奖避免重剪

木卫二:金马奖在台湾电影的推荐方面很有作用,也给了部分内地小片一些机会,比如《钢的琴》《到阜阳六百里》等等。 

谢佳锦:不只金马奖,任何奖项都一样,反映的是特定时代脉络下的审美观,有时可能有前瞻性,但没有也不意外;经典电影经过时间的考验,一定程度上也是“后见之明”。检视任何一个电影奖,都可能发现慧眼,也会有瞎了眼。如果不够好,会因金马奖一时错爱就成为经典吗?我想不会。如果真的好,会因金马奖视而不见就此湮没于片海吗?有可能,但恐怕没那么容易。 

郑政恒:很多电影在金马奖获奖后,地位有所提升。现在的金马奖面向大陆港台三地,水平比较高,不只是地域性的,除了大陆港台,还包括东南亚的华人社区,所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电影都有入围。 

很经典的案例是金马奖给关锦鹏的《胭脂扣》颁奖,若非该片在金马奖拿了很多的奖项,那么我们如今看到的电影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模样,本来公司是要重新剪辑另外一个版本,影片获奖后,就没有再剪辑了,就用获奖的版本发行了。 

石磊:金马奖和它背后的台湾电影,一年比一年好,台湾的人文环境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台湾涌现出来的新导演也很强。 

谈到金马奖对华语电影发展的作用,我觉得它肯定了一批电影人的努力,对观众来说是推荐了优秀电影,很多观众在金马奖前是没有看一些电影的,当影片获奖后,观众觉得这是一个保障,就去看了,看过后会觉得华语电影有希望。 

【2000年后的金马奖做了什么?】 

①面对华语电影的重心向工业倾斜:商业野心or艺术至上

兰波:以前金马奖只奖励尖子生,现在也辐射一些本土工业人才和内地、香港的商业片声音。台湾电影也有策略的包装奖项给台湾艺人,让他们自我增值,其实是有商业野心的。 

赛人:所有的奖项都不是艺术至上,只看你放多少比重,戛纳、奥斯卡也不是完全艺术至上,只要有卖片嫌疑都不会特别纯粹,毕竟需要提高影展的知名度。 

兰波:而且,近几年还是不够大胆,不像戛纳可以让《波米叔叔》那样的电影拿个金棕榈。 

木卫二:这也和工业有关,推得太小众还是比较冒险。金马奖和台湾电影相辅相成,当台湾电影处在弱势时也会失去魅力。 

肥内:“往工业倾斜”反而应该做出高品质。简单说,工业生产跟家庭手工业,做出来的东西谁品质较高?事实上,在那么低迷的状态下,更应该好好向商业靠拢一下,让观众回流戏院,就像2008年的情况,不过,有些作法应该是过渡性的,但没想到,这一倾斜,反而让观众被定型了,而创作者也跟着定型了。 

我们举2005年的最佳影片奖项来说,入围作品有《天下无贼》、《黑社会》、《天边一朵云》、《最好的时光》以及《功夫》,最后是《功夫》得奖,前面四部片感觉刚好可以分两类,一类是规模较小的商业片,一类则是所谓大师艺术片,《功夫》获奖能起到什么鼓励作用吗?顶多是满足绝大多数观众的期待而已,而那时周星驰作为一个“作者”,还是颇有影响力,似乎选择这部片的争议最小?我只是猜想,若《天下无贼》或《黑社会》获奖,有没有可能《海角七号》会早两年问世? 

王亚维:这几年来我感觉金马奖的公正性没有什么变化,因为评审过程还是坚持创作者,包含演员、编导团队、制片等重要环节的公正性,也回到艺术性、创造性与一般老百姓的连结,在维持精神不变的情况下,哪个片子得到大的市场青睐,不会影响奖项的肯定,它有专业性的高度,我认为这个专业性需要坚定存在二、三十年不变,自然就成为一种benchmark,对电影圈产生引导的作用。 

金马奖采用偏欧洲三大影展的小评审团,年年口味因成员而异;招致口味摇摆不定。

谢佳锦:台湾确实有不少人喜欢《可可西里》,两年前金马奖票选出的“影史百大华语电影”就有入选,投票者以台湾为主。

②小评审团制度:口味摇摆不定or集体辩论达共识

木卫二:金马奖的评委基数太小。如果留意金马奖的评审团组成,在复审等环节,都是台湾电影人和影评人为主。作为一个台湾主办的电影奖项,这无可厚非。但是,就像三地存在的文化差异,他们拥有远距离观察的优势,与此同时,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判断力上的偏差。

谢佳锦:如同奥斯卡这些奖项,金马奖作为区域电影奖,在为地区电影工业指出值得鼓励的方向、树立值得效法的标竿。但金马奖只是电影圈的一部分,力量不大,或许可以捧红几个影人,无法设定路线。而且金马奖有个一直以来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小评审团制度。 

金马奖看起来像奥斯卡、香港电影金像奖那种行业奖,似乎也被两岸三地电影人视为类似奥斯卡的评比,但採取的是偏向欧洲三大影展的小评审团,而非奥斯卡的会员制(因为台湾电影界缺乏公会基础)。可是欧洲三大影展在入围名单上有较明确的筛选,你不会看到《功夫》入围柏林影展竞赛片跟《天边一朵云》一较高低;也不会看到《无间道》入围威尼斯影展竞赛片跟《不散》同场竞逐。可是这些都发生在金马奖。 

小评审团制度由评审申论、支持、拉票、辩论,再进行表决,口味因评审团成员而异;年年换评审,也招致口味摇摆不定的评语。九十年代时有媒体说:这隻金马很爱换跑道,可能前一年太商业媚俗,今年就摆到艺术这端。吴念真说:“金马奖是世界上最难拿到的奖,别的影展都有自己的特色,知道什么片会得奖,只有金马奖年年在变。”不过,这样的结果是摇摆不定或多元包容?答案恐怕见仁见智。 

王亚维:我不同意。评审基数大有大的问题,小有小的问题。目前金马的评审结构和程序当然还可以再扩大,但是复杂度会相对增加,目前的三层关卡,我觉得还可接受。 

另外评审过程是一个透过集体辩论的共识,不管你是代表制片界、演员、导演或学界,都会回到专业层面,牵涉到艺术、美学,整个行业对电影的基本看法,电影是什么、电影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甚么,大家的发言都负责,这会变成共识上的指标,引导创作者往艺术精炼化的方向迈进。我长期参与各种影展,评审过程都是互相说服的过程,吵架、各持己见、互相拉票,有时互相讲坏话,彼此磨合,最后经过有上下限的评分与投票,产生一个共同的结果和排名,这是第一波;第二波复选、之后决选也是如此,如果说某人要主导,并不可能。 

③表彰内地电影:因意识形态而看走眼or大胆的艺术考量

木卫二:金马奖发掘过很多出色的内地电影,哪怕其中有那么几部,我们会觉得,是否真有那么好,可是,我们也不会否定。至于有那么几部让人无法接受的,或许,这是任何一个电影奖项都会发生的事情,奥斯卡、戛纳都不例外。或许,我们无法用事实来证明一个奖项的颁发错误,但同样的,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奖项,一部确实不怎么样的电影就能得道升天了。相信时间跟华语电影史都会证明这一切。

赛人:客观上,当然也是对内地的这些小众电影有推广。主观上,还是有意识形态因素,因为这些电影能让他们看到部分内地的生活是不堪的。 

比如《可可西里》、《神探亨特张》的获奖,都偏向意识形态问题,而制作上又有一定水准。实际上,同届的《2046》、《夺命金》更应该拿奖。 

肥内:《2046》并不见得比《可可西里》更有资格获奖,同理,《夺命金》相较《神探亨特张》来说,反而是那种给了奖却没法产生什么鼓励作用的策略,给《亨特张》是一种时代氛围,要不是去年参赛片都太弱了,这部片必然也得不了奖。  

谢佳锦:关于对大陆电影看走眼,我想是文化差异的问题。评审团成员背景以台湾为主,再加上一些香港、大陆的人,比较单一。要说有什么意识形态问题嘛,我不确定。台湾确实有不少人喜欢《可可西里》,两年前金马奖票选出的“影史百大华语电影”就有入选,投票者以台湾为主。 

至于这两届该给谁呢?2004年有点挣扎…我如果是评审会想给《大只佬》,或至少《柔道龙虎榜》,但这两片根本没入围…去年的话,我完全支持《夺命金》。 

王亚维:我感觉没有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有好不好的问题。当然,每个影展评出来的影片都会受到质疑,世上各种影展皆是如此,跌破眼镜的都有,做到人人满意是不可能的,金马奖只能坚持的是评审的选任、程序、方式,符合所有考虑,当条件符合,结果就交专业评断,这是最好的作法。 

我不懂什么是看走眼?以我参与的经验,你把中港台影片通通放在台面上时,评审的眼睛自然会离开区域价值判断,走到亚洲电影甚至全球电影发展的水平,而许多评审都参与过国外许多影展的评审,眼界不会只停留在区域,所以这个评断并不公平。 

石磊:就第49届金马奖来说,最佳剧情片《神探亨特张》“爆冷”打败《夺命金》,我个人觉得这非但不是一个处于主观意识形态的决定,而且是一个处于非常大胆而值得尊敬的艺术考量的决定。《夺命金》固然各方面都不错,但新意略显不足,在同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也输给了小成本的《桃姐》。

而反观《亨特张》,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部电影夺得金马和意识形态有关系,不要说电影主线是一种整体上向上的故事,就说电影本身反映的一些中国大陆的社会问题,也只是限于微博段子和已经公开报道的新闻,远远触不到中国大陆的电检底线,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从电影本身来说《亨特张》有一种“接地气”的气质,邀请微博大V这些非专业演员出演,大量手持摄像机摇摆镜头营造“伪纪录片”感觉等等这些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放眼华语电影圈,这样做的电影,这样做了还能有这样好效果的电影,真是凤毛麟角,绝对值得一尊金马奖座。 

郑政恒:有趣的是,去年金马奖把最佳剧情片颁给了《神探亨特张》,内地的很多主流影评人和观众都很不喜欢这部电影,而一些内地演员比如黄渤、范冰冰、李冰冰也曾经在金马奖获奖,他们不一定在内地电影奖项中拿过很多奖项,反而都是在金马奖拿了奖。 

金马奖走评审团的制度,没有受到政治的压力,反映的是一般评审用艺术角度理性的交流,他们一起做讨论,最后得到一个结果,政治意识形态渗透在评审过程中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可可西里》和《神探亨特张》我觉得都是很好的电影,《可可西里》我过了很多年重新看,仍然觉得很优秀,《神探亨特张》也是很优秀,这两部影片都结合了社会性和艺术性。今年的金马奖也是,贾樟柯的《天注定》也是将艺术性和社会性做结合,这是近年来中国内地电影最受人喜欢的原因。 

执导《赛德克-巴莱》的魏德圣尤其被内地影评人看好。

④2000年后的金马嫡系今何在?

(陈果、苏照彬、钟孟宏、杨雅喆、戴立忍、魏德圣、林书宇、陈哲艺) 

木卫二:陈果很符合台湾口味,多次入围得奖,他已淡出工业圈,现在在大陆赚钱,创作生命稍显短暂,十年内就没了。 

赛人:应该就是不会拍了,关心他的人也不多。 

木卫二:苏照彬拿过奖,但没有真正出来;钟孟宏偏艺术,视觉方面不错,但有些空洞;杨雅喆也偏艺术,同时敢碰政治;戴立忍则很罕见地反映民生问题;魏德圣和林书宇更偏向工业。在这些人里,我认为魏德圣最具有价值。 

赛人:魏德圣在技术上还是差一些,有商业范儿的导演包括李安、陈国富、苏照彬等等,但是台湾电影没有真正容下他们,台湾电影自己也没有工业,也没有商业判断力,只有风花雪月小清新,永远长不大,都“去国民党化”、“去政治化”。 

木卫二:台湾一年五十几部电影,大部分还真的都是小清新。年轻人也只关心这些东西,缺乏历史观。 

兰波:金马对新导演的推荐作用还是小一些,像陈哲艺主要还是依靠国际电影节起步的。 

肥内:这些人里,还是钟孟宏吧,即使我对《失魂》的印象也不好。我当然觉得像魏德圣后来拍《赛德克》有一定程度的价值,我是指这份精神,但是相对地,也正是因为他拍了《赛德克》你就会发现,票房的肯定会让创作者更无法把握自己的自觉性与认知。今年看了《失魂》,至少会看到一个边缘的作者试图以他的方式打入一些既定的类型范畴,他可能有很多地方没抓到清晰的脉络,但是却在技术上、呈现上努力跟上。我觉得影片本身若有什么问题,应该是导演自身一直存在的、有待克服的部分。 

谢佳锦:对台湾影坛来说,我会选钟孟宏。其他几位在还没入围金马奖前就有观众捧场,得奖当然有帮助,但比较是锦上添花;钟孟宏作为台湾现在极少数不走本土庶民喜剧路线的“作者导演”,如果少了金马奖肯定,更不会被注意到。至于陈哲艺,我想他不用金马捧,光是华人世界第一座戛纳金摄影机奖就说明一切。 

王亚维:他们都还年轻,作品都不多,都有自己的长处跟潜力,现在讲看不准。未来他们碰到的挑战都很大,因为市场的力量比以前大。 

郑政恒:从台湾来看,捧出的新导演应该是魏德圣,他确实是很出色和突出的人物,《海角七号》带来了很深刻的转变,《赛德克巴莱》对于台湾电影本身来说,肯定是很重要的。另外戴立忍是台湾很资深的演员,他原本导演的方面没有很突出,当他的电影在金马奖获奖后,让人肯定了他的导演能力。 

(三)聚焦金马五〇

【谁能斩获大奖?】 

石磊:我比较看好《一代宗师》,这部影片的呼声很高。 

木卫二:杜琪峰本身就很强,也是三次金马最佳导演获得者。但这次胜算不大,有陪跑可能。相比而言,我更看好《一代宗师》,因为台湾影评人、摄影、美工都会支持《宗师》,而且不会连续两年给大陆片大奖,所以《天注定》也危险。蔡明亮毕竟是工业以外的人,得奖可能性也不大。 

赛人:《毒战》对杜琪峰个人来说很独特。希望他得奖。但李安可能会推崇《一代宗师》更多,一个是内容会吸引他,另一个,该片的强项——电影造型,恰好是李安的弱项。当然,即便不是李安当主席,《宗师》也是胜算最大。蔡明亮可能性较低,《郊游》除非达到《童年往事》、《牯岭街》级别才有可能。 

肥内:我个人会偏心,希望《毒战》能得奖(但我强调,我一点都不喜欢杜琪峰的作品,除了这部,以及还可以的《夺命金》)。不过我有一种预感,很可能会是贾樟柯得奖。 

谢佳锦:金马奖决审加入李安、张家鲁、蔡康永三人。李安曾任2009年威尼斯影展的评审团主席,当年金狮奖得主是几乎全部场景都在坦克内的以色列战争片《黎巴嫩》,反战主题不新鲜,但手法独特,也没独特到令人难以下咽。张家鲁擅写类型片剧本,蔡康永念UCLA。我想他们或许会青睞《天注定》这样集类型元素、作者意识、社会批判于一体且不失娱乐性的电影;而且李安正是今年戛纳评审之一,《天注定》最后拿下最佳剧本。 

不过今年强片不少,《天注定》也没入围演员奖,应该不会出现胜者全拿的情况。除了名导新作,也不要小看《爸妈不在家》这部几乎笃定拿下新导演奖的作品,倘若最后成了最佳影片黑马,也毋需大惊小怪。 

另一大奖最佳导演或许很微妙。个人以为《毒战》的导演能力最出色,但对评审来说,是否出色到可以让杜琪峰超越李行拿下第四座最佳导演奖?并且,作为一个类型片,《毒战》只是精准完成任务,没有很明显表现出勇气(“很有勇气,强而有力”是李安在戛纳对《天注定》的评语)。 

因此,尽管我觉得《郊游》在形式上走得太极端,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消,金马奖也好久没有把大奖颁给这样的影片,但《郊游》确实勇气十足(主要在电影形式上),也是蔡明亮宣称的最后一部长片,今年还是意义非凡的金马五十,或许最后会给蔡明亮一点表示。 

两岸三地影评人普遍看好《毒战》,能否在金马有所斩获,则要待23日揭晓了。

【谁能成为经典影片?】 

谢佳锦:关于这几位名导的新作,个人以为,杜琪峰跟贾樟柯最好。《毒战》在限制内做出新意,已经是合拍片里程碑,但剥离这层叙事语境,还能成為经典吗?至少在我心中很靠近。《天注定》虽然不是每一段都好看,但贾樟柯一方面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另一方面结合了侠义小说结构、当代热爱的暴力元素,并且不失社会性,几乎可以说,这片将开展他另一个创作阶段。会不会成为经典呢?尽管我想念早期的贾樟柯,但这片没让我失望。 

郑政恒:我觉得贾樟柯《天注定》是经典,很多影评人都很喜欢贾樟柯早期的三部电影,就是《小武》《任逍遥》《站台》这三部电影,后来贾樟柯不只面向内地独立的电影圈,慢慢获得了世界的名气,打开了外国艺术片的市场。《天注定》是我这几年看过的贾樟柯从地下跑到地上后最不妥协的电影,也是最有批判力的电影,最愤怒的电影。我看这部电影时,看到了一个导演的火气。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是很成功的一次回归,人到中年用叶问回顾三四十年代老一辈香港人的沧桑过程,气魄很大。 

赛人:今年是大年但不是经典年,这四个导演中,三个导演好久没出新作品,而一个导演视野更大(杜琪峰)。 

肥内:我相信《一代宗师》很难成为经典。 

兰波:版本问题造成《宗师》没成为经典。 

木卫二:杜琪峰拍出了有开创性的警匪片,蔡明亮交出了号称“最后一部电影”,王家卫“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出炉,贾樟柯则是七年后再拍剧情片。可以说,今年是佳作云集的一年,但也不是出经典的一年。 

【华丽片单昭示华语电影的好时代?】 

兰波:今年是好,但不能概括这个时代。 

赛人:新血液没跟上。 

木卫二:新人不够特别,比往年好一些。但与大师们的早期作品还差得很远。 

谢佳锦:入围片单只是反映该年实力,如果年年都强,或许,好时代真的来了;但目前这样说还太早,因为强势入围者多是早已成名多年的名导,如果次一代创作者们也涌现强作,会更有指标性。华语电影的巨大市场是很大的利基,对有些人来说当然是好时代,但能不能拍出好电影是另一回事。 

王亚维:我乐观认为,市场比以前好。以前市场没有那么理想,现在华语片在台湾或中国大陆都有高票房,这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时代的趋势让拍电影不像过去完全不可能回收,这对资方是好的。创作者也比过去多,创意的发想、市场的可能性都存在,所以你说好时代来了吗?我觉得来了!我希望在这波浪头下,台湾顺势建立起电影产业与人才供需。 

石磊:比如前年《打擂台》在香港金像奖获得大胜,但也只算得上是矮子里拔将军,就像是你进了一家餐厅,却只有一两道像样的菜可以选择。反观今年的金马奖,就有很多的选择,甚至有些优秀的影片都没有入围,现在的餐厅里的菜就很像样了,有很多好菜供你选择,很期待能看到满汉全席的精彩。 

郑政恒:感觉华语电影很突出,以前一路以来的中心都是欧洲,然后是美国,我觉得将来华语电影也可以和日本电影、美国电影一样,才相同层面中能够有自己的艺术地位,今年的金马奖有很好的气象,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的电影都很突出,希望可以追到日本、美国和欧洲的水平,当然这不是一代人的事,电影不是几个人就能打出新的局面,需要几代人的共同的努力。 

看到这次的金马入围名单,我很开心看到很多有潜力的新导演,比如赵薇、麦浚龙、陈哲艺和《寒战》的两位导演,当然了,王家卫、贾樟柯、蔡明亮和杜琪峰都有世界的地位,但是若没有下一代的新人继续走下去,华语电影的活力就无法延续,华语电影需要老中青的努力。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专题

金马50

金马奖是华语影坛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项,始于1962年,被誉为华语电影奥斯卡。[详细]

往期回顾

独家策划:金马遗珠

惜败金马舞台的华语佳片

盘点金马五十之最

李小璐时年17岁赢影后

制作团队

策划:田野

撰稿:秦婉

活动策划:田野

责编:法兰西胶片

监制:田野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