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已经在内地全面上映,这部只有一人一虎做主角的影片获得了影评人压倒性的好评,外媒称“《少年派》证明电影还没有死”。李安究竟想通过这个奇幻故事表达什么样的哲学思考,而3D效果究竟为此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特推出系列策划第二期,来为您揭秘《少年派》的精彩看点。作者:兰波
李安和扮演派的男演员苏拉-沙玛在一起
片中的另一主角:老虎
西格夫里-萨松写过:“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猛虎和蔷薇,用来作为李安性格和创作态度两种本质间调和的形容,再恰当不过了,他自己都说过:“生活上我胆子小,但我有自己内在的个性,在电影里可以发挥这些野性。”,已快迈花甲之年的李安完全没有创作灵感枯竭的迹象,反而“老年聊发少年狂”,愈发“野性”,在保持自己对电影剧情、角色、情感把控的优势上,这次又挟布克奖得主《少年派之奇幻漂流》改编成同名电影冲击全新的3D技术高峰,在纽约的首映上,已被业界和媒体恭为能与《阿凡达》、《造梦的雨果》、《普罗米修斯》等业内盛赞的3D影片并肩甚至超越之势。
李安为何要改编这一本据称最不可能改编成电影的获奖长篇小说,小说中打动他的在哪些地方?这篇小说为何要用3D立体拍摄技术搬上银幕,而不仅仅是常规的电影技术?和原著相较,李安是完全忠实原著,还是一如既往,掺杂了自己的想法和创作元素?
【看点一:影子】
派投射了李安的少年
“自由重要,还是生存?”
成就李安职业生涯新篇章的这部电影,故事核心和脉络均来自2002年的布克奖得主,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Yann-Martell)的小说《少年派之奇幻漂流》。众所周知,布克奖是英语小说界的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且是公认的“年度最好看的英文小说”,而扬-马特尔在写这本小说之前完全名不见经传,之前也仅仅写过一篇长篇小说和一个短篇小说集,这本书让他一炮而红。《少年派之奇幻漂流》不仅销量奇好,部分美国中学甚至把它做为重要的课外阅读材料,组织讨论人的精神价值和宗教价值。
李安心水这本书的主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原著里少年派的内心描绘,肯定与他的少年时期心有戚戚兮。同样是外表温顺,内心忤逆的少年,同样有个温情但又严格的父亲,同样是大人们告诉他应该怎么怎么做,但两位少年都有对世界独立的自我认识和发现,同时都拥有一颗善良而又聪颖的心灵。原著里第一段就是描写少年派通过自家经营的动物园,和世界搭接了一座不同寻常的桥梁,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学习,他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小年纪,却常常思索的是“自由重要,还是生存”这类哲学命题。在一次外出全家休假中,少年派消除了传统宗教派宗的成见,他接受了三个不同的宗教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为在他心中,“甘地老爹说过:‘所有宗教都是真实的。’”
除了和少年派心性上的共鸣外,李安肯定激赏的是书中无处不在的妙语成珠,以及少年派的智慧和机敏。派的原名是Piscine-Molitor-Partel,直接音译为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Piscine是法文中“游泳池”的意思,不过由于发音近似于英文派ssing(派ss原意是“小便”),所以他常常被同学取笑。后来,派西尼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进新学校时一段巧妙的自我介绍中,他决定替自己改名为派,即原来名字的前两个字母,也是希腊字π的拼音,洗刷了自己长久以来的耻辱,同时也为后文故事隐藏了一层深深的哲学意蕴。这段描写也体现了少年派机敏的个性,这个宝贵的个性特质使他在原著第二段里的遭遇让人信服:在茫茫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却能保住性命。
另一方面打动李安的必定是在于原著中传递出的动物与宗教给派带来的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这种纯精神层面的冲击让日益努力脱离传统桎梏,要从更高层面上抒发自己人生见解的李安,有了一个同时洞穿东西方文化的切入点,去捕捉更抽象,更形而上的哲学命题。同时由于李安的身份,来自一个无神论的国度,可以深入到基督教世界、印度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里,用不同的角度去重新思索宗教情怀和价值问题。
【看点二:小说精髓的视觉化呈现】
保留原著戏剧性,加入东方情调
“引领观众感悟生命”
在长达三百多页,枝繁叶茂的原著中间,披荆斩棘地砍出一条通往故事灵魂的道路,同时又能被广大观众接受且喜爱,对李安来说,也非易事。但对李安来说,不在故事里加入自己对原著的理解也是无法想象的。在《卧虎藏龙》中,李安加入了对武道的领悟,在《色.戒》中,李安相较原著更深入谈论了情欲对人身份的冲击,这次也不例外,李安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东方情调和意境。这从发布的预告片观感和首映后的评价即可得知。
原著第二段长达200来页,也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化作银幕上的时段,也就一个小时多一点,如何在这一个小时里,把原著中一连串接踵而来的事件:船难、绝望、求生、挣扎起承转合有逻辑地娓娓道来,且要营造出该有的戏剧张力:少年派一个人被抛在救生艇上,跟着鬣狗、红毛猩猩、受伤的斑马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海上漂流着。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中,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一只大老虎听话呢?并和他和睦共处,共同生存下去,三个宗教的神会如何解决他的困境?
在预告片里,我们看到人虎对峙的精彩场面,也看到鲸鱼从海里翻滚到空中的梦幻场景,也看到“食肉岛”上数以万计的沼狸类似人站立观望的谐趣之处,这些必定是李安在影片中将要重点突出原著的地方,就是能抓住普通观众的眼球,用这些奇景异事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原著中凡是这些符合大众传播的,故事性和戏剧冲突性强的段落,从目前能看到前瞻性的视觉片段,李安都已经予以保留且突出。再加上原著中那惊心动魄的海难戏,原文中其实没有过多描述,但为了增强视觉效果,李安别出心裁地从海面下的少年派观看到了满载其家人和动物的船沉没的过程,效果不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突出少年派海上的艰辛历程和心路转变,从头三天不吃不喝等死,到和大海搏斗,以鱼虾和海龟为食,养活自己和老虎理查德-帕克,漂泊227天直至踏上墨西哥的土地生存下来。期间少年派面对绝境的求生意志及对宗教信仰新的感悟,正是李安自己的心路历程,从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获得者到一跌谷底,咬牙坚持六年的家居男生活,十年磨一剑才脱颖而出,步入影坛后,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冲击电影的不同领域。在这一刻,少年派面临的命运挑战亦正是李安自己关于挑战命运,一脉相承的谱写,相信观众到时在电影上映时会因此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感悟。
![]() |
12 |
![]() |
导演:李安
主演: 苏拉-沙玛
上映日期:11月22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