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版界的发售奇迹到大银幕上的影史记录,从它的衍生产品的热销到主题公园的诞生,《哈利-波特》以它特有的“魔法”的魅力征服了这个世界,赢得男女老少的普遍拥护,成为特有的流行的“文化现象”,创造了文化产业上一个不可逾越的丰碑和不可复制的神话。《哈利-波特》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后期的营销策略,值得中国文化产业深思和借鉴。慎思自身,不成熟的商业链条、缺乏创意的文化产业、日渐浮躁的电影业界等等都成为束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打造中国版《哈利-波特》可谓任重而道远。 (策划、撰稿、专题:伊梵)【网友评论】 【《哈7(下)》观影影评 】

 

《哈7(下)》海外票房联冠,影史最快破8亿

尽管相比首周跌幅严重,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依旧是上周海外票房的霸主。影片共在全球北美以外的多个国际和地区收获1.21亿美元,其中德国、法国、澳洲、日本表现不俗。上映12天,《哈7(下)》的海外累积票房已高达5.6亿,全球票房8.34亿,超越《阿凡达》(19天),成为影史上最快破8亿的电影。

 

[北美票房]3天1.68亿美元的“魔法记录”

据发行方华纳兄弟的计算,《哈7(下)》从上周五到周日用三天时间卷走了1.68亿美元,超过了有史以来首周末票房最高纪录的保持者——2008年上映的《蝙蝠侠:暗夜骑士》的1.58亿美元。“这是目前为止票房最好的哈利·波特电影。”华纳兄弟的北美发行总监丹·费尔曼说,“10亿美元唾手可得。”

 
[日本首周票房]
100亿日元不是梦

影片在日本全国的922块银幕上映,双休日两天共动员了88万697名观众,获得了13亿185万1850日元的票房,加上周五首映当天的数据本片共动员了119万7669名观众,获得了17亿6073万9450日元的票房,加上7月18日的假期,本片在四天之内共获得了24亿246万1850日元的票房。【详细】

[韩国首周票房]
“哈7”登顶 “变3”受挫明显

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数据显示,13日首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毫无悬念地在上映首周末空降夺冠,成为本周末韩国电影票房榜上第一名。15-17日三天时间,该片在韩国813块银幕上映,吸引了1,295,961人次观看。上周冠军《变形金刚3》本周则受挫明显。 【详细】

[香港首周票房]
哈利“逼退”变形金刚

向来对哈利青睐有加的香港影迷,此次的疯狂程度超乎想象,125家影院首映的该片,首日票房即达到616万港元,轻松打破了《变形金刚3》于两周前创造的近600万的非假日开画纪录,而首周4天合计2820万的数字同样创造了周四首映电影的首周票房纪录。 【详细】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热映从侧面反映出“哈利-波特”已经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成为了世界文化产业的重要案例和组成部分。但是,“哈利-波特”的文化产业奇迹远远不止票房这么简单。

 

西班牙版本书封

“哈7(下)”剧照

哈利-波特主题公园

10年、7部书、全球销量3.25亿册、翻译语言64种、中国发行量900万册、品牌估价10亿美元……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哈利-波特》图书品牌强悍的影响力,凭借语言和文化的强势奠定了受到全球读者欢迎的根基。 【详细】
无独有偶,改编自《哈利-波特》图书的8部系列电影也让这几个在魔法世界里横冲直撞的小毛孩子,在大银幕火了8把。依靠华纳兄弟强大的商业后盾,10年8部《哈利•波特》电影票房口碑双丰收,几乎每部都在北美影史均在前50行列。 【详细】
在欧美,一系列与“哈利-波特”沾边的DVD、电视片、游戏、服装、文具等衍生商品都成为紧俏货,授权得到美泰、乐高、孩之宝等多家公司千万美金的收购。它们的利润达到了“哈利-波特”系列产业利润的70%以上。“哈利-波特主题公园”的诞生充分说明了华纳的商业头脑,“畅销书——系列电影——DVD光碟——玩具及周边商品热卖——主题公园和英国旅游业”的完整产业链闪耀光芒。【详细】
不管是图书、电影的火爆,还是这些衍生产品的热销,“哈利-波特”依靠的无非就是广大的“麻瓜”们的热捧,这个鼻梁上架着看似很重的圆眼镜的小男孩,依靠他“难以捉摸”的魔力,让全球的青少年和中老年为之疯狂。 【详细】
 

独家观影报告

大走“哥特风” 画面凝重音乐悲壮

其实从“火焰杯”开始,《哈利-波特》电影版一部比一部压抑,一部比一部黑暗。就这样,铺垫已久的沉郁和压抑随着终极大战的临近而充斥整个画面,英伦哥特式的风情,华丽、低调而内敛,血腥和恐怖元素被镜头逐步放大,传递着躁动、不安和颤抖。[详细]

情节忠于原著 英式幽默让人笑着落泪

英式幽默依然在片中成为小小亮点,罗恩和赫敏这对小情侣让人心生快慰,纳威临危时要向卢娜表白也让人哈哈一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麦格教授在保卫霍格沃兹之时,下了石墩咒语后的一句——其实她早就想用这个咒语的插科打诨,让观众的笑发自内心,也增添了一份悲壮。[详细]

麦格教授抢眼 斯内普桥段感人

把一句“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送给我们的斯内普教授,再也恰当不过了,那些让人心生感动的关于爱情的坚贞,给不苟言笑的斯内普教授披上了一层人性和痴情的光辉,更有“守卫美好”的灵魂的坚持和哲理的光芒。[详细]

 

《哈利-波特》的发行/上映数据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发行日为1997年6月26日,卖出1700万册。电影版2001年上映,全球票房获得9.76亿美元。

《哈利-波特与密室》

图书发行日期为1998年,卖出1470万册。电影版2002年上映,全球票房8.78亿美元。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图书发行日为1999年9月8日,卖出1280万册。电影版2004年上映,全球票房7.90亿美元。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发行日期为2000年7月8日,卖出1230万册。电影版2005年上映,全球票房8.96亿美元。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发行日是2003年6月21日,卖出1370万册。电影版上映年数为2007年,全球票房9.39亿美元。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发行日期是2005年7月16日,卖出1550万册。上映日期是2009年,全球票房9.34亿美元。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2007年7月21日出版发行,首发当天北美平均每分钟售出5本。电影版分两部分,上部票房9.55亿美元,下部正在热映中。

《爱丽丝》:内容单薄、开发潜力有限

《爱丽丝》是西方童话中的经典之作,系列小说有两本较为出名,《漫游仙境》影响力比较广。但是,“爱丽丝”的内容太过于单薄,单单文字的呈现上也就是薄薄的两小本,虽经典却不厚重。因此,涵盖的内容难以自成体系。加上,去年热映的德普版“爱丽丝”在口碑上败得一摊糊涂,或多或少的损害了爱丽丝的声誉。【详细】

 
《指环王》:
利益不均,团队内部矛盾

《指环王》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导演彼得-杰克逊不满于分账收入和自己的老东家华纳对簿公堂,也使得衍生产品究竟应不应该算影片本身收入成为困扰好莱坞业界的问题,虽然,这些并未直接对“指环王”的口碑造成影响,但是的确使“指环王”品牌后续上遇到困难。【详细】

《纳尼亚》:
票房失败让迪士尼放弃开发

《纳尼亚》第一部票房和口碑很好,但是第二部和第三部口碑和票房接连下滑至谷底,角色设置过多导致失去特色,难以培养角色本身的影迷粉丝,加上营销策略上的有失偏颇,“老东家”迪斯尼不得不放弃后续的电影开发,纳尼亚项目再被搁浅。 【详细】

《暮光之城》:
定位青春偶像,原著影响不够大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潜力巨大,梅尔写续集的热情依旧,开发的潜力非常巨大。然而,不难看出,《暮光之城》的内容已经决定了其受众范围不可能像“哈利-波特”那般老少皆宜,“暮光”的口碑具有两极化倾向,粉丝几乎集中在16-40周岁之间。【详细】

“哈利-波特”系列十分耐读

“哈利”的粉丝数以亿计

罗琳跻身作家第一富

罗琳的魔法世界是独立的,可以让观众和读者想象到这个魔法世界独立于现实的存在感。在这个魔法世界里,人物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言谈特色,还有现实无法实现的魔法。这个世界是自成体系的,有完整的家族谱系,有魔法的起源和发展。 【详细】
值得单提的是“哈利-波特”故事的连续性,10年7部作品,一段持续的时光让受众陪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长大,罗琳在带给受众好看的故事的同时,也带给了受众精神上的“旅行”体验,这个时候,主人公或者已成为了现实“麻瓜”们忠实的朋友,阅读变成了亲身体验和情感宣泄。 【详细】
《哈利》对营销时机、方式、问题、效果的把握细致入微。从书稿诞生送至出版社前的严格保密,到包装、推广,再到电影的拍摄,以及衍生产品开发等等,它用独特的“饥渴”营销,吊足了受众的胃口,首发(首映)日零点时刻、全球同步,成为煽起轰动效应的直接原因。【详细】
《哈利》有三个关键人物,作者罗琳、出版人赖文和制片人黑曼。罗琳就像是“哈利-波特”所有环节的编剧,包括故事、营销、推广等,起到了掌控和把关的作用,使得整个文化链风格统一、内容规范,凝聚成了独特的灵魂。罗琳是“哈利-波特”成功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详细】
 

中国: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

中国文化产业的一次创新

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影响力足以抗衡“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影响力,它所创造的奇迹在中国动画界尚属首次。“喜洋洋”的创作和开发过程和“哈利-波特”有着明显的区别,依靠的是以低幼情节为基础,幽默逗乐为风骨,所走出的国产动画新道路。[详细]

主打儿童市场,内容过于低幼

“喜洋洋”在它几百集的动画短片火爆之后,连续开发了一些列贺岁动画电影,为其文化品牌的延续开发注入了新的元素。“喜洋洋”的衍生产品开发也别具特色。但《喜洋洋》内容太过于低幼。这取决于它主打儿童市场的目标和定位,导致它的受众范围较小,也让我们难以启齿得将“文化品牌”的打造重任交给它,不过,它的营销策略和价值构架值得思考和学习。[详细]

 

“哈利”的文化热独一无二

阅读外的研究热

估计令很多家长意想不到,那就是众多哈迷把该书当作了刻苦研究的对象。美国卡里顿大学甚至开设一门半个学年的课程:研究与该书相关的巫术、魔力、幻想等。[详细]

被踢出儿童文学的范畴

越来越多的人把它踢出儿童文学的范畴了。 2004年,罗琳获得了伦敦 “史密斯文学奖”,这是一个成人小说大奖。随之而来,后几部哈利的电影总是不忘告诫家长,内容阴暗恐怖,请不要单独让孩子去看。[详细]

各种版本的重写热

网友们不断重写《哈利·波特》。各种穿越版、修真版、史诗版、宅斗版、政治版的“新哈利”系列,在网上汗牛充栋,数以万计。这已经不是阅读,而是上升为读者的自我表达和宣泄,是全球一大批读者共同参与的创作。他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互动,并且互相之间再创了一个新的想象世界。[详细]

 硬件:资金投入少 技术跟不上

中国的出版国情较为复杂,每年的出版数量较多发售规模小,这取决的中国图书难有高昂的投入、和高水准的制作团队。此外,中国的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地区,用技术和特技在银幕上营造一个全新且刺激的魔法世界对于中国来说,还没有那个实力。[详细]

 

创作:盲目跟风 缺乏创意

创意成为中国影视出版的发展瓶颈。如果缺乏创造力,那么就不可能诞生中国的“哈利-波特”。创意的缺乏直接导致题材选择视野狭隘和盲目跟风拍摄,两种情况在当下日益趋严重。如果做一个周详的规划,将其统一风格,考虑画面、人物形象和影视品质,肯定情况会好很多。[详细]

 

 产业: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条 票房繁荣导致浮躁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中国的影视作品从诞生到推广,缺少一条完整如好莱坞的运作模式一般的“商业链条”。《哈利-波特》的营销方式已经说明它的重要意义,对“产业链条”形成最大的威胁就是票房的繁荣导致的整体浮躁,为高票房而使工作重心偏离影片品质。[详细]

 

 观念:忽视作者和剧本 作者自我营销观念跟不上

中国很多电影导演过于强调自己的风格,编剧的成分和原著作者的成分减少,甚至会有和原著作者闹翻的状况。罗琳对《哈利-波特》电影的引导就起到了把关的作用,毕竟原著作者更了解情节设置的用意和内涵。中国的作者们仍然有个弱势,那就是缺少像罗琳那样的规划性和魄力,也缺少自我营销和推广的观念。[详细]

 

互动调查

1.您是否喜欢《哈利-波特》系列:
是哈迷,喜欢这个天马行空的魔法世界
不是哈迷,喜欢该系列电影或者图书
不是哈迷,只接触过部分电影
反感此类题材
2.您最早从哪个渠道认识“哈利-波特”的?
看过J.K.罗琳的原著小说
欣赏了若干部“哈利”系列电影
购买到与哈利相关的商品或游览过相关景点
仅仅来自媒体、亲戚朋友的介绍
3.您如何看待“哈”文化的全球热潮(多选):
英雄拯救世界,西方英雄史观深入人心
巫术文化复兴,当代文化思潮的“复魅”
人人表达自我,受众积极互动与自我价值观的表达
文化殖民输出,西方强势文化的高姿态扩张
4.您认为“哈”给中国文化产业最大启示是(多选):
文化是基础,了解当代人们真正的精神诉求
创意是根本,开放式教育才能扩大视野
营销是关键,好作品不推广等于被雪藏
政策是动力,纠正浮躁风气引导资金投入
 
   

当世纪之初,西方的“哈利-波特”就开始尝试了一条独特且成功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中国的文化产业却因为技术、资金等诸多限制而落后。“哈利-波特”给予的最大启示应该就是,优秀作品只有靠有创意的营销和推广才能为世人所知,要打造中国版“哈利”,内容和营销是最重要的元素,不可厚此薄彼。

   
 

凤凰网娱乐频道 | 策划、撰稿、编辑:伊梵
凤凰网原创专题,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