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 娱乐首页
  • 返回专题
  • 独家影评
  • 网友留言

'正在加载中...'

安晓芬(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编者按:“你们还来采《小时代》的事儿啊......”这是我们一进门,《小时代》的制片人安晓芬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显然,这位会计师出身的制片人已经被《小时代》的是非折腾烦了,在她与数字打交道的职业生涯里还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要回应如此多有关“价值观”、“口碑”、“骂战”等项目之外的话题。如今,安晓芬那条曾被诸多媒体大做文章的微博早被她取消置顶,也曾有数日,她甚至没转发过任何一条《小时代》的消息。她向记者透露,自己并没有后面两部《小时代》的版权,而她的公司也早开始忙另外一部艺术片的事情了。

或许是这种“抽身”,让顶着《小时代》制片人、发行人、出品人三个头衔的安晓芬现在多了分淡然;“至少因为《小时代》,我女儿捧起了书看”,她最后对记者说道。这让我想起丹尼-保尔面对《海滩》非议时说的那句名言:“至少因为拍这片,我开上了新车。”    

·《小时代》和它的争议

我们清楚《小时代》是像影评说的“情节与戏剧张力都不够”

凤凰娱乐(下面简称“凤”):安总你好。我们知道《小时代1》上映后得到了很多负面评价,你之前职业生涯里有遇到这种影片遭到大面积吐槽的情况吗?当时有没有改变宣传策略或作出危机公关?

安晓芬(简称“安”):我之前确实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但关于你说的“危机公关”,其实在上映前我们能做的全部都做了,上映后也就是主创在各地的见面而已,这主要是满足各地粉丝对演员及郭敬明本人的追捧。但在还有几个城市没跑完时,确实开始出现很多负面(信息),我们曾跟郭敬明讲:“要不然撤回来吧”,但郭敬明说不,他坚持走完所有原定的行程,其实他已经很累了。

凤:我这里有个数据,《小时代1》的第二周周末票房跌幅达79%,第三周周总票房跌幅近70%,在目前将近100部过亿的华语片中这是跌幅最大的一部,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所致?

安:我觉得受负面的评论影响很大。这次的负面评论可怕在什么地方?它给《小时代》戴了一个帽子:凡是去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就是脑残,喜欢《小时代》的观众更是脑残;所以(导致)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去看《小时代》了,这是对《小时代》伤害最大的。而这种负面评论已经超出了电影评论的范围,它已经上纲上线、盖棺定论了。

凤:那你觉得这些负面评论的出现,有没有电影本身的原因?

安:从电影本身来讲,作为一个新导演(的作品)里边是有不完善的地方,郭敬明自己也看了很多评论,他也很谦虚,他说从技术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但《小时代》也绝对不会像某些人讲的那样的一无是处。它有让人惊喜的地方:那些电影镜头的运用超过了很多成熟导演,而它画面的精美,服化道的精致,包括那种时尚度,都是原来华语电影所没有的,我们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模式,粉丝电影的模式,而这可能让很多看惯了那种正常电影的人很难接受。

凤:可以说直到现在,你们也不认为《小时代》有任何价值观上的问题对吧?

安:至少我们没有主观上的故意,而是有人过度解读。我为什么发那条微博(微博反问“这部电影到亡党亡国的程度了吗?编者注)因为我私信里都是粉丝给我的留言,说“阿姨你快去解决吧,他们如何如何说《小时代》,我们实在是受不了了,你们得替我们解决,我们说了不管用!”,这些都是92年甚至96年出生的孩子们啊;我是一位母亲,我看了我会掉眼泪的,我就觉得可怜,人家孩子不就喜欢一个电影你就骂成这样?你说你四五十岁的人了跟这些人骂,还说恶毒的语言,我觉得天理不容——这相当于你跟你的儿子在打嘴仗

凤:但有时粉丝确实是有很执着很无理取闹的一面……

安:你不理他们不就完了?我可以告诉你,我们自己当初定杨幂当主演时有粉丝连我都骂,好多人当时还表态:我坚决抵制!我坚决不看!但上映后杨幂表现还不错,他们又改变了。那时候,还有好多粉丝非得给我推荐戚薇。天天来我微博留言推荐,我后来给他们回复说戚薇岁数有点大,我们想要20多岁左右的,她粉丝马上就骂我,那意思“人家安制片可牛了,人看不起我们戚薇,嫌我们年龄大”什么的;最后我们选了郭采洁,他们马上又说:“郭采洁和戚薇一样大!”这些粉丝没完没了,你有时确实没法理解。但其实你不理他也就完了。像有个别影评人就真去跟粉丝较劲,一天一夜的跟他们扛,我觉得这种人都有病,没正事干啊你跟他们扯?所以我一条微博写了就搁在那了,我表明我一态度,你爱骂不骂。

凤:那是这些“负面评论”让你决定马上上映《小时代》第二部吗?

安:不是,第一部上映之前就决定(何时上第二部)了,开始乐视还觉得暑假连续上两部不合适,他们曾把第二部的档期改到十二月份,但在第一部上映前大家发现整个媒体的关注度和粉丝的关注度对《小时代》非常高,而且第一部确实就像后来的影评所表现的那样:情节不够、戏剧张力不够,其实我们自己很清楚这些(缺点);毕竟第一部需要交代十几个主要的角色。而看过第一部的观众也会觉得不过瘾,所以我们便决定在8月中旬上映。

凤:在第二部的宣传上你们有没有相应的调整?

安:我们基本上没有宣传,就是保持低调,因为《小时代》的关注度已经很高了,我们也不想再说什么了,其实很多该说的不该说的,观众和影评人都说过了,真的不需要我们再说什么了,第二部我们不会做更多宣传。(凤:等于如果量化成宣传费用的话,几乎没有?)对。

电影《小时代2》将于8月8日上映

点击图片进入:《小时代2》提档 高群书疑讽:赚钱不要脸

·制片人身份与项目运营

影评人要喜欢?那就完蛋了!

凤:你刚才也提到了“粉丝电影”的概念,那你在运作小时代时有没有参考过《暮光之城》、《饥饿游戏》这些类似的案例?

安:开始我没有想那么多,是《小时代》产生很大争议之后,我们才反过头来去研究《饥饿游戏》、《暮光之城》。我在这里很愿意和你分享一个故事:《暮光之城》的导演在他的电影上映前请了很多“影评人”去看,然后他去和这些人交流,不出所料,这些影评人都说不喜欢这个片子怎样怎样,而导演听完这些话说了一句:“太好了。因为如果你们喜欢,这个电影就完蛋了!”

凤:所以这也是你想对认为《小时代》烂的影评人说的话吗?

安:我不能直接这么讲,但这个电影确实不是拍给你们的,它是拍给孩子们的。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不能影响这类电影的存在。

凤:从项目运营角度,你觉得小时代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案例还是一个可以复制的案例?

安:《小时代》一定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它是郭敬明(的作品),因为它有两千万的粉丝、有九百万的图书销售量。可能国内还有很多销售量很高的作家,但他们不是明星,郭敬明不光是销量很高的作家,他是个作家明星,而这种多重身份都集合在了《小时代》上,所以它是非常特殊的。

凤:如果它真有这么特殊,那意味着它对行业来讲也无法产生多大参考价值……

安:那也不是,单说《小时代》它是很特殊,但它可以带动很多作家进入这个行业,作家可以把他自己的作品以更高的参与度体现出来。不一定说每个作家都可以当导演,但或许他可以当编剧了。你知道现在更多作家是把他的小说版权卖给一个什么公司,然后这公司再重新找编剧、重新找导演。而《小时代》的成功可以鼓励一些作家进入编剧行业甚至进入电影行业。《小时代》的不可复制指的是它这么高的关注度、这么高的争议性,其它人的作品带不到这么高的(高度)。

凤:你做过口碑好票房差的《老人院》,如今也做了票房好口碑差的《小时代》,如果现在就有这样两个类似的项目同时找到你,你优先选择哪个?

安:每一个创作者都希望艺术和商业双赢,没有人想说口碑不好只是票房好或口碑好而票房不好的,没人故意这样去做,因为如果你真的这样的做的时候,可能你什么都得不到。

凤:但是你是做这行的,你比我更清楚,这往往不可能兼得,作为一名制片人……

安:作为一个商人,首先是要做的是市场评估,这样你才能持续发展,你才能对投资人负责任。在每一个电影制作之初,你肯定首先考量这个项目的风险,你怎么样让投资人规避风险、(规避)市场的风险,这是你第一考量的。如果说你在最初的时候都不可能看到成功的可能,那就不要做了,也不要败坏自己的名声,因为一旦失败,你损失的不光是钱,还是所有人对电影市场的信心。

·职业与行业

“文化例外”并不公平

凤:那谈一谈你本人的经历,我们知道你最早是在张伟平的“新画面”任职,现在的合作伙伴则是“乐视”,而这两家公司恰巧是张艺谋导演的两个东家,你这一路走来,是不是也是从“长期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模式,到与专业团队科学化规范化的合作”之路呢?

安:我不好评论张导的事,因为张导跟新画面十几年了,他们之所以能合作这么长的时间肯定有它的原因,现在张导离开也自有原因。而他跟乐视的合作到底怎么样外界还没看到,我作为旁观者不好多加评论。(凤:张艺谋加盟乐视之后,你跟他本人接触过吗?)没有。

凤:我们知道你最初的职业是会计师,你认为这个身份对你从事现在的工作有何帮助?

安:最大特点就是会算帐吧。而能把账算清楚,对一个项目来讲很重要,另外好莱坞的制片人有一部分是导演出身,另一部分就是会计师出身的。我能走到今天也可能得益于我的身份,毕竟会计对成本预算等各方面了解的都比较清楚,我们会对风险预估有清晰的认识。可能没有这方面概念的人,对一部电影的投资回报呈现出什么情况是一无所知的,而我至少会知道它成功了是什么样,失败了会到什么程度。

凤:众所周知,好莱坞其实是“制片人中心制”,你觉得中国可以在不久将来也向“制片人中心制”发展吗?

安:一定会走向“制片人中心制”,目前中国电影还在初期阶段,我们商业化也就十几年时间,对于成熟的好莱坞电影工业而言我们仍然是婴儿,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和完善。好莱坞的成熟模式沿袭了一百多年,它证明它是成功的,那它的制度就值得我们分享。“制片人中心制”可以更好的照顾到多方利益,比如投资人的利益,观众的需求,还有导演的艺术表达。“导演中心”可能会造成导演只顾自己的艺术创作,它在照顾观众感受或投资人的风险评估上会有一些欠缺。

凤:从行业的角度,你觉得中国还有哪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安:还是专业度的问题。我们面对这么大的电影市场,每年的票房突飞猛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应该说现在的人才还远远不够,不管是制片人、导演、编剧还是演员,都远远达不到这个市场的需求,当然我指的是合格的从业人员。可以真正满足观众需求的人才真的很少,好的演员一忙,好的导演一忙,你就会发现人才不够的情况。当然我觉得这个市场这么大,发展这么快,一定会吸引全球的电影人才进来,包括现在好莱坞的人频频与我们合作,这就是一个趋势。

凤:最后一个问题,当时在有些影院100%排《小时代》的同时,贾樟柯等几位艺术片导演在微博上引述了法国的政策以及法国的“文化例外”理论,你怎么看这件事?

安:我举个例子,因为我做过影院,当时我在星美任职,星美自己投资的电影《如果·爱》与当时陈凯歌的《无极》同档竞争,我们自己的影院都没有全排《如果·爱》,为什么?因为排了一场只有10个观众,而另外一个厅排《无极》有100个观众,你说影院经理怎么可能不排《无极》而去排《如果·爱》?不可能啊!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在丢谁不心疼?所以说,排片是个很市场化的行为,自己的影片都只是会酌情调整,更别说其它电影了。(凤:所以你觉得这种政策不适用于中国?)安:我觉得这是做不到,大家的愿望是好的。

我也做过《飞越老人院》这种电影。我经常会跟院线或影院经理讲,你就给我两天表现时间,如果它在这两天票房不好,你随便撤,我不可能因为我自己的电影没竞争力而把这种压力强加给影院经理,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

凤:还有观点就是这么说的:电影除了是商品外它还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相关从业者,包括影院经理,你不应该只盯着钱;所谓“文化例外”的核心以及让艺术电影获得一定排片的原因,也是基于这个理论。

安:(艺术电影)它是可以排,但是没人去看,怎么办?如果排了没人看,那影厅就是空的啊!那这样的政策也是有悖于公平的。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电影简介

《小时代》

  日子一天天过去,四位美女迎来大学毕业这一天,《小时代2》则迎来上映这一天。这是新争议的开始吗? [详细]

相关回顾

审视小时代之战

迷惑小青春 阵痛大时代

谁有资格批判《小时代》

如何鉴别毒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