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煎何太急:祭卢旺达和柬埔寨内乱的三百万亡灵
2009年04月22日 21:24凤凰网娱乐 】 【打印已有评论0

《红色高棉:S21杀人机器》:彻底泯灭人性的政权

《红色高棉:杀人机器》

红色高棉S21几乎可以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相提并论的一个名字,发生于佛教盛行的柬埔寨,二十年前,红色高棉建立的民主柬埔寨政权被十万越南大军和自己倒戈的军队推翻。此后,有关这个政权血腥历史的材料逐步公诸於世,主要见之於柬埔寨难民的陈述、西方记者的采访、学者的调查以及越南政府和由它扶植起来的柬埔寨新政府整理公布的材料。但是有关红色高棉的历史记载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主要因为红色高棉制订和推行政策时的隐秘性,执政时国家的对外封闭状态,以及其寿命过於短暂,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档案。然而,这种材料的缺失和由此造成的研究的困难正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反映了柬埔寨革命的特点:它如同一场飓风,肆虐过后除了留下一片废墟以外,没有任何清楚的踪迹可寻。

1975年,红色高棉夺取了政权。执政后,领导人波尔布特为实现他理解中的共产主义,实行大屠杀,柬埔寨史无前例的悲剧开始了。政府对被推翻的王室成员、政府职员等全部处决;短期内将城市人口押送到农村,并在迁移过程中有计划地屠杀;“先群众,后党内”地进行内部大肃反、大清洗。红色高棉在3年多的执政期间屠杀了全国将近六之一人口,100多万人。

S-21是国安办公室二十一号营的代号,它的别名是「毒树丘」(Hillof the PoisonTree),在红色柬埔寨统治期间,这个拘留所,以各种残忍酷刑而恶名昭彰,如今原地建有一个屠杀纪念馆。导演用了三年时间致力邀请在世的人──不止是幸存者,连施刑者在内──重访旧地,重现当年景象,是柬埔寨人向以色列纪录片巨作《Shoah》重返纳粹集中营面对历史的借镜及回应。这不是另一部逼人认错的《祭军魂》,电影不是法庭,历史的仇与恨,铭记的与忏悔的勇气,这是一部具有宽宏气度的时代意义纪录片。

人物一:画家,他受过教育、有些思想、主动邀请那些当初的守卫和施刑者旧地重游,想弄明白是什么使这些善良的普通人成了杀人的机器,没有了自己的意志、最起码的人性。

政权对子民的大屠杀竟发生在千年佛国柬埔寨

人物二:守卫。影片一开始是守卫母对儿子变成杀人机器的哭诉:当时年轻的守卫正是热血年华,封闭的集体生活让他们对年轻貌美的女犯人充满了好奇,但党告诉他们不能有爱情;性欲和怨恨让他们彻底没有了理智,在审讯名义下的性骚扰时有发生,甚至是强奸。

人物三:模仿者。他除了模仿,一句话都不说。他不断模仿对待犯人的那个片断,让人心里在滴血,他很真实的很投入的让我们回忆了那段过去。

整个电影,没有慷慨的说教,只是描述、甚至比新闻片还要白开水。除了画家精彩的画作意外,甚至没有电影的艺术氛围;影片在展示每个虚构的对话时,每次诉说都有相应的历史证据。通过最逼近与现实的方式,作者描述了在政治迫害下的杀人机器,一个再善良普通不过的老实人,在政治灌输下,就如此简单的变成了杀人机器,“大脑完全和手脚脱节“。

《战火屠城》:1975-1978,整个柬埔寨变成了屠宰场

《战火屠城》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拍摄:1972年,纽约时报记者辛尼(Sydney)在柬埔寨采访,柬埔寨人潘迪(DithPran)是他的翻译兼助手,两人在战火纷飞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75年,红色高棉占领金边,辛尼进入法国领事馆后安全撤退,潘迪因为没有护照而被捕。潘迪在柬共的劳动改造政策中历经劫难,目睹了红色高棉政权的残暴血腥。

1978年,越共入侵柬埔寨,潘迪趁机逃亡到泰国边境,与一直在寻找他的老朋友辛尼重逢。 潘迪无私地帮助着辛尼,使的他多次命在旦夕,却又化险为夷后来潘迪和辛尼,以及另外一些美国记者躲进法国使馆,他们给潘迪拍了照片,伪造假美国护照,解救他到美国与家人团圆(潘迪妻儿在红色高棉占领之前,已经送到美国)。可是因为药水的问题,照片居然恢复成一团黑。辛尼等人回到美国。而潘迪被迫留下来,在红色高棉的统治下,历经苦难。

从左到右:在影片中扮演辛尼的演员,真实的潘迪,真实的辛尼

电影中,最让人令人不寒而栗,头皮发麻的一幕是:潘迪试图逃跑,经过“人骨河”,不小心掉进河中,抓着一具具的人骨才爬上岸!更触目惊心的那些在波尔布特统治下,幼小孩子思想被洗脑后,那些凶恶的眼神。看不到一丝善良,是那种比冰更冷的眼神。他们/她们举枪、挥刀杀人,毫不手软。那才是多大的孩子啊。

故事的最后,潘迪于1978年逃到泰国,1979年与辛尼重聚,后去了美国,与家人团聚,在《纽约时报》当摄影记者。潘迪的扮演者是华裔医生吴汉。吴汉原是柬埔寨红色高棉恐怖统治时代的华侨医生,他逃过赤棉的血腥大屠杀,辗转流亡美国。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刘璇   编辑: 刘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