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扬后抑高开低走 《团长》最终效果遗憾
2009年03月30日 09:56新闻晨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牺牲”原因3]

没能引发观众情绪共鸣

精神内核表达野心太大,终因想法太多而未能达到《士兵》的高度,违反了家庭观众收视审美习惯及“让观众产生共鸣”的规律。有评论认为,《团长》反传统的尝试“过高地估计了观众的忍耐力,另一方面又对观众可能‘反水’估计不足”。在网友总结的“《团长》八大怪”中赫然有一条“女生换台快”,因为人物脏兮兮的画面对她们是个极大挑战:“《士兵》吸引了一批忠实女粉丝,并因此而关注《团长》,可女性观众看不了几分钟就忍不住换台,实在受不了残忍又混乱、脏兮兮的战争戏。”

“龙文章不让人慰藉,只让人焦虑”

批评者:网友“云之东”(《士兵突击》忠实粉丝)

“云之东”曾著有《男人就该这样——读懂<士兵突击>里的16个男人》。“云之东”坦白地表达自己对《团长》的失望,称边看边有巨大心理落差,认为《团长》的题材及表达都注定是“小众”,不该放在电视剧这一大众载体上,因为“不符合家庭观众的收视审美习惯”。“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观众,相比大场面的战争戏,更吸引他们的是戏中的感情表达。韩剧为什么婆婆妈妈却一再攻陷收视率,根本原因还在于讲情,而且情感表达方式与国人有共通之处。《士兵》打着军事剧的外衣,讲的其实是个成长的故事,是每个观众都可以感同身受的,所以大受欢迎。《团长》有时表达几近隐晦,有时表达又过于嗦!”“云之东”认为,《团长》不能让观众看《士兵》般产生强烈共鸣,也是未能把握“让观众共鸣”这一电视剧叫好的基本规律,“许三多让人找到精神慰藉,而《团长》里的妖孽团长龙文章,并不会让人慰藉,只有让人更焦虑。康洪雷的野心不只在于多线式的叙述,也不只在于试图用个性鲜明的人物来推动剧情,更在于他试图对人性进入深入挖掘,并由这挖掘带出对现实的反讽。然而,最终的结果如同《团长》结尾的一片和谐,主题被淡化了,在这个近似敷衍的结局中,人性的反思、现实的反讽都渐行渐远。”“云之东”还分析,无法共鸣的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团长》的品质未能达到《士兵突击》的高度。《士兵》是无心插柳,《团长》从一开始就是有心栽花,想法太多,取舍不当,纵然制作精良,却终究霸业难成”。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军事剧   团长   士兵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彭骥   编辑: 邱文辉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