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穿越剧、后宫剧后,抗日剧成为今年电视剧圈子被吐槽最多的剧作类型。从“手榴弹炸飞机”、“顶着飞机头的男主角”到“手撕鬼子”、“女主角被强奸后小宇宙爆发”等等近年来抗日剧中的雷人情节被网友们一一扒了个遍,仿佛抗日剧的编导们称为了颠覆历史的民族罪人,在各式各样的指责与非议之后。抗日剧的热度、搜索指数等都有大幅下降。目前抗日剧的现状如何呢?

 对于饱受指责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广大抗日剧的创作者们是否需要承担“架空历史,恶搞灾难”的责任呢?凤凰娱乐通过采访数位参与过抗日剧演出和制作的演员与制作人,试图揭开“抗日神剧”的神秘面纱,为您还原剧中一个个真实的人。他们是沉浸在“英雄”的梦中沾沾自喜,还是日籍演员演了“鬼子”连家都不敢回?抗日剧究竟是只是娱乐,还是也要承担社会责任?这种畸形的市场要如何解决?

 请关注凤凰娱乐带来的特别策划,听他们说“抗日神剧”。今日推出第一辑:为您带来的是抗日剧的现状和媒体人评论人对于抗日剧“雷人”状况的解析。文/王晗

“抗日神剧”传播路径

根据《广州日报》近日报道,去年,全国各个上星频道中播出的电视剧约有200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剧就超过70部;而已获审批的近代题材电视剧有303部,其中革命题材、抗日剧就占半壁江山。而横店影视城一年共接待剧组150个,而其中30%的剧组涉及抗日。截至上个月,影视城内17个剧组,还有7个在拍抗日剧。

而舆论对于抗日剧的讨论与评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今年三月初,《南方周末》一篇名为《“抗日”这门生意》的深度文章将对抗日剧的批评推到顶峰,目前,“抗日神剧”已经被建立词条,截止4月28日已经被浏览21144次。在百度中共找到4,230,000个搜索目录。共找到1,940篇相关新闻。百度指数显示,4月11日达到关注最高值4083,截止到4月26日降低到876。下降近80%。

根据百度指数,热门抗日剧《抗日奇侠》在4月11日关注度达到最高值12367,到4月26日降低到4097,下降70%。而另一部热门抗日剧《箭在弦上》在4月4日关注度最高值164132,截止到4月26日降低到18206,下降接近90%。事实上,这两部电视剧更被人们所熟知的是前者的手撕鬼子和后者的女箭客开挂杀敌。那么,这两部电视剧中的情节和电视剧本身就是是怎样的?究竟有没有网友和舆论所说的那么雷人?抗日剧的创作者以及抗战剧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凤凰娱乐就有关抗日剧的一系列问题,分别采访了这两部电视剧的创作者、日本文化研究学者、剧评人、历史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通过他们的观点和讲述,我们希望能够还原“抗日神剧”的真实面貌。

剧评人梅子笑,熟悉电视剧行业,了解以抗战剧为核心的各方心态,同时身为媒体人的她也更懂得我们的舆论导向,在她看来,所谓的抗日神剧并不是真的很雷,真正雷人的内容的创造者却在贼喊捉贼。

凤凰娱乐:抗日剧作为一种电视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热起来的?梅子笑:应该是2010年的《抗日奇侠》,它开创了抗日剧这样一种类型。自从这部电视剧之后,抗日剧开始多了起来。

凤凰娱乐:您看过吗?梅子笑:看过。

凤凰娱乐:这部剧是最早的抗日题材类型剧,也是较早被称为抗日神剧的剧集,您觉得《抗日奇侠》雷不雷?

梅子笑:我不觉得雷。它的剧情吸引人,我在试看的时候就觉得这部电视剧特别神奇,是个神剧,肯定会收视率爆棚,结果后来这部剧在各台的表现确实非常好,播出时一直是各台的收视冠军。但当时因为网友反响比较强烈,一度上了总局禁播的名单,后来又解禁了。我觉得《抗日奇侠》的制作比较粗糙,特技场景不是很好,人物造型也不是很美,所以投资不会太高,最多70到80万一集。但是《抗日奇侠》的出现确实开创了一个新的剧种。至于常被网友诟病的手撕鬼子情节,我觉得也很正常,在《抗日奇侠》中这样的情景很多,也比较类似,我没有觉得这个情节很夸张、很血腥,当情节夸张到和真实没有关系了,大家也就不觉得有多奇怪了,就像《猫和老鼠》里面的猫被压成一个片还能恢复一样。总之《抗日奇侠》从市场的角度看它非常成功,从创作的角度不好判断。

凤凰娱乐:从价值观角度说,《抗日奇侠》或者说这一类题材的剧集(手撕鬼子等情节),有没有违背管理部门主导的意识形态呢?

梅子笑:这类电视剧的价值观从国家民族层面讲是正确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抗日类型剧对日本侵略者的态度都非常的简单、鲜明,日本人都是坏的、邪恶的,中国人都是好的,善良的。可能只是有些老干部觉得他们辛辛苦苦打天下很不容易,而电视剧把这段历史拍得很轻松,这样拍是对他们在历史上的付出的一种不尊重。但毕竟抗战剧讲得是大历史背景下的抗战故事,我觉得在价值观和历史观上这类剧集的创作理念没有问题。

凤凰娱乐:从价值观角度考量,抗日剧可以算主旋律作品,您认为抗日剧这种独特的电视剧类型火热的原因都有哪些?

梅子笑:首先来说现在电视剧可拍摄题材受限,古装不能拍、时装剧也有诸多限制。而抗战剧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就下可以玩各种花样;第二,抗战剧有固定观众群,有些人就是喜欢看,各大卫视排名前的剧种都是抗战剧,所以抗日剧不愁销售;第三,抗日剧作为一位类型剧是市场化、商业化最充分的,抗战剧的创作模式套路很成熟,演员阵容少较少有大明星,场景也不需要特别搭建,所以投资比较低,投资性价比非常高。

凤凰娱乐:抗日剧政治正确,有市场,那为什么这一题材会被称为抗日神剧、雷剧?

梅子笑:剧情夸张、狗血,剧情比较颠覆既往的电视剧套路,其实从这个角度说雷是个褒义词。因为它是电视剧,不是纪录片、教科书,但中国的电视剧承担得太多了,是在价值观正确前提下的娱乐形式。而且抗日剧为了迎合民间审美,坏人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好人形象必须意气风发,这是一种传统朴素的审美倾向,但我们的媒体和舆论对这样的审美观并不认可,所以批评的声音比较大。

凤凰娱乐:除了媒体,网络上、微博上对抗日剧的讨论也比较多,而且基本上持负面态度。之前我在采访于震的时候,他认为这群人并不会看抗战剧,您觉得这些人的观点对电视台、对制片方会有影响吗?

梅子笑:《抗日奇侠》、《箭在弦上》我都看过,都是很好看的电视剧。媒体人徐青红就很喜欢看《箭在弦上》,他认为这部剧每处剧情都非常的精彩,但是中国的剧评人、记者、在网上吐槽的网友究竟有几个是看电视剧的?我认为于震说得很对,而且《抗日奇侠》的制作人在以前采访时也提到过网上很多评论都是哗众取宠的,很少有价值。我也觉得很多网友的评论多是很多片面观感,没有对整部电视剧做出中肯的评价,中国很多观众的价值观是非此即彼的,爱憎分明,不可接受与自己价值观有任何冲突的东西,但抗日剧有收视,真正喜欢看的观众还是会看,所以这些批评电视台制片方和观众并不买账。但是因为媒体的报道,抗战剧开机量和电视剧中的抗日情节已经在缩减,比如欢瑞世纪在总局的建议下,已经去掉了部分剧中的抗日内容。

凤凰娱乐:您是剧评人也是媒体人,您觉得中国的媒体在这一波对抗日剧的讨伐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梅子笑:其实我从抗日剧的情景中就可以看出来导演对日本人的感情,因为剧情中有非常强烈的反日情绪宣泄,这样的创作者在生活中有多么亲日我觉得并不太可能。我认为,媒体和评论人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批评抗战剧被神话,可是媒体人有几个看电视剧?剧评人也一样,很多人不看电视剧就去写评论,他们动辄挥舞道德大棒,以价值观为唯一衡量标准来评判一部电视剧。可是事实上电视剧就是一个电视剧,是大爷大妈们茶余饭后用来娱乐的东西,而媒体人和剧评人却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评,结果导致媒体和剧评人观点越来越脱离实际,缺乏对观众的执导意义,只剩下哗众取宠的批评,我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就是剧评人如何在不看电视剧的情况下就可以写出可读性较强的评论,你说这样的评论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凤凰娱乐:在这种割裂化的价值体系中,您认为总局作为管理部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梅子笑:我觉得郭松民说得有一定道理,现在的部分媒体抱着观点先行的媒体态度,当出现价值观的冲突时,为了证明所谓的正确就去歪曲一些事实,就把抗战剧当成了靶子。刚刚说到现在总局确实在约束抗战剧的拍摄,但它不会阻止,只会建议制作方减少拍摄这类题材,电视剧制作公司都是总局的孩子,总局能把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呢。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人物介绍

梅子笑

梅子笑

媒体人、影评人

   熟悉电视剧行业,了解以抗战剧为核心的各方心态,同时身为媒体人的她也更懂得我们的舆论导向,在她看来,所谓的抗日神剧并不是真的很雷,真正雷人的内容的创造者却在贼喊捉贼。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