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丑女”林无敌
林无敌被批像跳舞玩具
《丑女无敌》,史上最雷的山寨剧?“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而所谓山寨剧,通常指从国外知名电视剧改编而来的本土剧,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丑女无敌》根据墨西哥版《丑女》改编,自2008年9月28日播放伊始,仅第三日便攀上收视顶峰,并持续创造全国收视份额第一的佳绩,前晚的大结局收视份额达到9.3%,刷新该剧的收视纪录。关于本土化后的“丑女”,一方面网上类似“剧情飘、造型雷人、演员表演参差不齐”的批评不止;另一方面,观众又觉得该剧新鲜感有趣。第一次吃螃蟹的中国版与经验极为成熟的原版相比,粗糙之处相当明显。而中国版《丑女无敌》的关键价值在于:首次引进国际版权;首次以植入式广告来改造中国电视剧营销模式;开拓出“四不像”类型,非情节剧、非情景剧、非肥皂剧、非栏目剧——对于“丑女”的这种探索,清华大学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过去,电视节目尝试购买外国节目模板的比较多,电视剧还是第一次买模板做本土化改造,这种勇气和魄力是值得称道的。”
出身不山寨 购买正版版权
引进国外节目版权并且将其本土化的制作模式在综艺节目中最为多见,比如央视的名牌栏目《幸运52》借鉴了英国的《GO BINGO》,上海SMG的《明星大练冰》则是引进了美国FOX国际制作有限公司的《Skating with Celebrities》……而湖南卫视算得上是国内最擅长“翻版”的,比如轰动一时的《超级女声》就是借鉴了美国的《美国偶像》。这些经过“本土化”的综艺节目不仅让观众耳目一新,也为中国的综艺节目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但是对于电视剧的“模仿”却远不如综艺节目来得幸运,诸如与美剧《欲望城市》结构颇为相似的《好想好想谈恋爱》;号称中国版“兄弟连”的《远东特遣队》、《垂直打击》;根据经典美剧《24小时》“衍生”出的《非常24小时》、《危情24小时》等众多“24小时系列”……无一例外都被观众讥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山寨剧”。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王晓渔博士认为,“不能说‘本土的’就是‘山寨’,相反翻拍剧的成功不在它多忠于原著,而是在于其‘汉化’的程度和本地的接受程度。如果收视率高就说明翻拍是成功的。”
与前述“模仿”型剧集不同,《丑女无敌》算是“血统纯正”——《丑女》最早诞生于哥伦比亚,之后被多个国家改编,湖南卫视引进后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据《丑女无敌》的制片人郝晓江介绍,当初是在去年的上海电视节上与《丑女》有了第一次接触,有公司向他们推介此片的播出版权,当时他还想“这剧太长在中国没法播出,另外国情文化不同,此剧火不了”,不过同时他又萌生了“翻拍”的念头。为了名正言顺地翻拍,湖南卫视与北京响巢国际传媒合作买下更适合本土化的墨西哥版版权,投资1.5亿元打算拍五季。“购买版权,应该说是非常大胆的。因为我觉得像美版和墨西哥版都有自身依托的高度,就好比中超和英超的区别,他们英超发展很多年,我们中超比较浅,而且各种各样,大家容易找到它粗陋的地方,所以敢于把(《丑女》)这样一个戏拿到中国来,我觉得这是一种尝试,尝试肯定有成功的一面,也有遗憾的一面。”郝晓江说。
表演够山寨 广告更雷人
《丑女无敌》的女主角曝光之后,曾引来一些争议,认为选了一个“美女”扮“丑”,是一种造作。据《丑女无敌》的总制片、曾制作《雍正王朝》和《走向共和》等剧集的刘文武介绍,在世界各国的《丑女》版本中,只有美国版和越南版是选了真正的丑女孩来演。中国“丑女”李欣汝崭露头角还是在去年的“红楼梦中人”选拔中,当时她还在北京舞蹈学院读四年级。按照李欣汝的说法,“丑女”一角是自己“软磨硬缠”来的,“开始公司觉得我不合适,但是我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特别有感觉……我希望演戏,所以我一直向这个方向努力,经历真的和‘无敌’相似。”她的丑女扮相后来也颇遭质疑,连李欣汝本人也有些许不满:“林无敌在剧中是极致的不会打扮,极致的丑以及极致的邋遢。我也跟导演提过,是不是太像火星来的了?导演说在第二季里面会有所改变。”
除了雷人的造型外,剧中众多新人演员的演技水准也饱受诟病。飞乐娱乐集团副总裁兼文化评论人谭飞说:“我觉得现在中国电视剧表演流派由学院派到生活派再到脱臼派,《丑女无敌》(第一季)就是脱臼派的表演。”
接下来就是广告问题。电影中屡见不鲜的隐性广告早已令中国观众习惯,与其说目前观众对《丑女无敌》首次尝试的品牌植入广告有所抱怨,倒不如说《丑》剧中的广告植入方式还远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感。“广告不像广告”是植入式广告的最佳境界,众多网友提出:“《丑女无敌》是在为广告而安排剧情,递红茶你就直接递吧,都是近景谁都看得出来是立顿,还念出品牌和广告词。而且每集里必有喝茶的镜头。”
作者:
李云灵
编辑:
孔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