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蒋勤勤成长岁月揭秘 简历注明京剧唱过刀马旦
2006年10月18日 16:46重庆商报

沙坪坝沙铁村,蒋勤勤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

重庆京剧团,蒋勤勤曾经在这里做刀马旦

初次试镜 京剧团老师:她嗓子不好唱不了青衣

老师们客观地分析,在蒋勤勤学京剧的道路上,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她的嗓音条件。“京剧对唱腔的要求比较高,蒋勤勤的嗓音条件并不是十分出众的,她原本学的是青衣,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后来改为刀马旦。”如今,在蒋勤勤的简历上,都填着“刀马旦”。

这时候,京剧团的某位老师给了蒋勤勤一次重新发现自己的机会。1989年,这位老师在艺校给学生们排京剧《武家坡》,十三岁左右的蒋勤勤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个小孩子的身形很好,特别认真。”

1992年,这位老师手头有一个单本电视剧《媚态观音》。“当时这部剧我在负责,剧本中与观音有关的人物是两姐妹,姐姐后来成了观音。我们四处寻找女演员,看了差不多50多号人,都没发现合适的。”老师向记者回忆起当时蒋勤勤第一次“触电”的经历。

“我们京剧团因为经常和他们艺校这帮学京剧的孩子打交道,自然也有些了解。我那时候就想到了蒋勤勤,不过最初的打算是让她演剧中的妹妹。”

这位老师向剧组推荐了她,“去的时候是中午,巧得很,全班同学都午休了,就蒋勤勤在值日打扫卫生。”老师于是就让蒋勤勤站起来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然后回答了几个问题,“他们当场就拍板,就是她了。”

然而艺校对学生出去拍戏管理得还是比较严格,尤其是对像蒋勤勤这样还没到毕业时候的学生,限制更多。为了能让蒋勤勤出演这个角色,这位老师亲自跑到艺校给校长、教务主任和蒋勤勤的任课老师做工作,费了不少口舌才得到学校的同意。

蒋勤勤自己也没想到,出演这部戏只不过是迈出幸运的第一步。在剧组里,由于老师的极力推荐和她自身的灵性,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她是学京剧出身的,古装扮相很漂亮,就有观音的那种气质,为此我们特地把剧本都做了修改,将观音这个角色改成妹妹,让蒋勤勤来演。”

正式拍戏 京剧团老师:她倔得要命哭不出来

然而第一次演戏,尽管幸运地当上了女一号,但蒋勤勤走得并不顺畅。

京剧和表演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但毕竟没接受过专业影视表演训练,刚开始演戏的时候,对蒋勤勤来说不免有些困难。那时蒋勤勤还不到16岁,演出的角色却有丰富的情感经历,只要一休息,她就捧着剧本研究,揣摩人物心态。

老师回忆到,有一场戏需要蒋勤勤哭,可她就是找不到感觉。这可让现场的工作人员着急得不得了。他们甚至吓唬蒋勤勤,“你要是不哭,这戏就不给你演了”。

有的小孩可能一听就被吓哭了,但没想到蒋勤勤的倔劲却给吓了上来,不但没见眼泪掉下来,反而还站着一动不动,直直地把工作人员盯着,似乎在说:“别以为吓吓我就怕了,我就是不哭。”足足僵持了20分钟,戏没法拍下去。

拍戏时的僵持让京剧团的这位老师知道了,他赶紧走进屋里把蒋勤勤拉到一边,耐心地开导:“能演到这戏不容易的,还有好多人在外面等着呢。要是你不好好表现珍惜这个机会,可能就再也没有了。”看似简单的几句话触动了蒋勤勤的内心,把刚才还倔得不得了的她打动了,泪水说来就来。从此哭戏对她来说轻而易举。

初出茅庐就演主角,蒋勤勤凭《媚态观音》一炮而红,此后还是学生的她片约不断,峨影、川台等都找她演戏。这位老师把蒋勤勤带上了影视表演的道路,蒋勤勤心中也是满怀感激,有时候她也会和老师打打电话。“那时候她还是有点怕我的,毕竟我在她面前是老师,怎么也得严肃点。”老师回忆起当时自己批评蒋勤勤的样子:“我告诉她这里没演好,她就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把头低着,脸涨得红红的,等我说完了,她还是不抬头,只是‘恩,恩’地答应我。”老师说到这里脸上还一直保持着笑容,“她当时不吭声,回头自己就会下功夫改进,是个挺有主见的学生。”



   编辑: 汤艳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