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导演: 艾伦-帕克

  出品: 美国

  年份:2003

  关键词:死刑废除、以身殉道

  #一句话影评#:知行合一,勇者殉道。

  文/兰波

《大卫-戈尔的一生》电影并非仅仅表现了海报中的嫌疑色彩

衡量我们生平轻重的唯一标准,取决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

在捍卫生命权力时,新闻自由常常被理想主义攻陷

电影讲述了大学哲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倡导反死刑运动的专家大卫-戈尔(凯文-斯派西饰),被控强奸并谋杀了拍档康丝坦斯-哈拉维(劳拉-琳妮饰),被囚六年后,等来了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此案成为全美注目的焦点,多少记者欲采访背后的故事而被大卫-戈尔拒绝,但在生命的最后三天里,他却接受了一名刚直不阿,刚刚因维护新闻公正自由立场而入狱的周刊女记者贝茜-布鲁姆(凯特-温斯莱特饰)的采访和记录,贝茜在这三天的采访过程中,发现事实原来远不是公众想象那样,当她欲把真相公之于众,大卫-戈尔却已执行死刑。

本片曾被部分好事者译为《铁案悬谜》和《命悬一线》,这两个译名,虽然和电影本体采用的编剧和导演手法一样,为了吸引观众,极力走悬疑路线,却牺牲了更多有价值的讨论空间,颇为可惜。加上片子前期透露出来的信息实在太多,对于有一定阅片量的人来说,电影结局并不难以猜想到,但抛开剧作上的硬伤,影片接踵抛出的哲学问题仍然值得细细回味,尤其适合有信仰、有思想的观众去认真思索人生和废除死刑的意义。

从整部电影欲阐述的角度来说,片名译为《大卫-戈尔的一生》更富玄机,这个“Life”不仅仅是大卫对着贝茜阐述的一生经历和6年囚狱生涯的描述,而应理解将“Life”理解成生命。大卫-戈尔对于生命,和他对于死亡的认识,才是让他最终服从内心的指引而勇于为此献身,最终以一己之力拯救千千万万死刑犯的生命的动力。

并不是他与生俱来就有这般修为,这个认知是生活带给他的教训,最终启发了他。当年风华正茂的大卫-戈尔在课堂上授课拉康的哲学理论时铿锵有力:“不要依据你达成多少欲望来衡量你的生活,而该以获得多少真诚、怜悯、理性,甚至自我牺牲的时刻来衡量。因为到头来,衡量我们生平轻重的唯一标准,取决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这不仅是全片的点睛之笔,更是他一生反死刑运动的实际精神指导,但即使睿智如他一般,在生活中,仍旧不得不在人类永恒的偏见和固执下低头,当其电视辩论中面临州长的诘问:“你给我一个例子,是在本州被误判死刑的人?”时,他答不上来,只得自咽苦涩,正如片中借他之口所说苏格拉底对真理的追求,只能无限接近,并不能到达。

若要实现,付出的代价为几何?那就是赌上全副身心和家庭,甚至包括生命。政治与人权永远都存在矛盾,人类群体本身就是政治集合,生命就是政治,但剥夺他人生命时,就算民主政体下的法律也不会屡屡考虑少数人的反对,这时可能只有一条道路才能唤醒人们,那就是牺牲自我。片中转折处,因为强奸罪被诬告,导致妻离子散生活走下坡路的大卫和一个即将因绝症而死去的康丝坦斯最终选择的殉道之路无怨无悔,但终究带有几丝无奈:隐藏真相才能绝地反击法律和官僚,起诉失败反而是最好的归宿,用个人生命换取公众对少数群体利益的权衡。

他们只求死得其所。

片中除了留给观众的这些思辨,有些细节也非常动人,更添观众对知行合一、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甘于殉道的勇者之敬仰。结局显露真相时,康丝坦斯用塑料袋套住头窒息自杀后,灵魂伴侣大卫跪倒在她面前,深情而温柔地最后一次隔着塑料袋抚摸了她的脸,留下了使其被定罪的指纹。虽然观众明知这是两者商议好的行动结果,但也不由得女记者贝茜一样被其强烈震撼,流下滂湃的泪水。

用个人生命换取公众对少数群体利益的权衡,是需要代价的

这种代价可能危及到生命

但奉献生命反过来可以达成你的理想

请猛戳这里参与评论 一砖一瓦共建理想国

全球的废除死刑运动

关于死刑是否该废除的争论可谓由来已久,甘地曾说:“以眼还眼的旧法律使我们盲目”。 而希特勒也说过:“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不择手段扫除邪恶。”孰是孰非?二战后,基于人权运动的长足发展,个人权利越来越被重视,生命权作为基本人权的基础越来越被认同。人们越来越倾向废除死刑,因为死亡,并不足以阻止罪恶的发生,而更在于制度、社会和道德的多重约束。

据维基百科2009年6月统计,全球197个国家中,已有139个国家实质上废除了死刑,占全球国家总数的70%。美国曾停止过死刑执行,但因犯罪率屡屡不下,于1977年恢复死刑,目前,50个州中有38个州的刑法中有死刑,但民间废除死刑的呼声近年来高涨,各州也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2009年3月,美国新墨西哥州废除死刑,最高刑罚为终身监禁。2011年1月11日,伊利诺伊州议会表决通过废除死刑,终结长达10年的死刑存废争议。

目前为止,欧洲只有一个国家没有废除普通犯罪的死刑——土耳其。在亚洲,印度自08年起也停滞死刑判决,目前日本尚有54名死刑犯。

近年来,中国在死刑的慎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文革后,从80年代“严打”期间死刑判决下放到地市高院,到2007年回归最高法院核准,并在每年度由最高法院递交人权报告。但对于死刑废除与否问题,无论在官方还是在民间都更为激烈。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栏目介绍

百部穿影

简单直给又煞费苦心的电影推介,阳春白雪又粗暴三俗的影迷分享。[详细]

往期回顾

恐怖组织 暴力反抗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台湾光复、二二八事件

悲情城市

政治阴谋 总统选举

摇尾狗

法西斯 情妇 非法婚姻

墨索里尼的秘密情人

更多精彩栏目
制作团队

策划:田野

撰稿/组稿:蒙太曲奇 卡卡东 在途 魔糖

责编:高晓雯

监制:田野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百问不怠

调查

  • 1.你如何看待死刑?(此问必选)
  • 2.以下哪种死刑最让你胆寒?(此问必选)
  • 3.以下哪个国家尚未废除死刑?(此问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