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安德烈-萨金塞夫
出品: 俄罗斯
年份:2003
关键词:苏联解体、民族精神
#一句话影评#:我们的民族精神难道只回归在“舌尖”上吗?
组稿/魔糖
电影《回归》海报
在小岛上,哥哥渐渐接受了父权变得配合起来,弟弟却一直在闹别扭
父亲爬上高塔想要救回弟弟,最后却失足坠亡
伊万和安德烈与母亲在俄罗斯北部一个小镇过着平静的生活。一天,一个消失了12年,自称是父亲的男人突然归来。兄弟俩无法接受这个从天而降的父亲,家庭氛围变得尴尬起来。为了创造男人之间单独相处的机会,父亲决定带他们出门旅行。一上路,兄弟俩对父爱的幻想就破灭了,他们等到不是宽厚和温暖,而是严厉的苛责与重重考验。父亲强势粗暴的方式让兄弟俩备受伤害,但哥哥很快认同了父权的逻辑,唯独弟弟不肯妥协。他们来到一座岛上,父亲让兄弟俩去捕鱼,但必须按时回来。但因为没有遵守时间约定,哥哥遭到了父亲的责骂与掴掌,弟弟哭着跑掉了。他爬上一座高高的废弃铁架,父亲怕他发生危险也追了上去,结果失足坠亡。最后两个孩子用父亲教会他们的生存技能把尸体运回湖岸,就在他们启动汽车,打算把尸体装进去时,父亲连同那条小船慢慢地沉下湖心……
《回归》 的精妙之处在于,你可以当它是一个讲述父子亲情的成长故事,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宏大的政治隐喻。父亲消失了12年,这个时间跨度在当时恰巧与苏联解体的时间一样长。导演是在拿父与子关系比喻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民族的精神迷失与历史困惑。儿子与父亲之间痛苦纠结的“心理太极”,正是俄罗斯民族在大帝国梦碎后的痛与哀愁。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就像一个突然离开严父的孩子,虽然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却不知道新的方向在哪里。而兄弟俩对父亲的不同反应,也代表了民众对苏联的微妙心态,哥哥对父权的接纳与服从正是俄罗斯民族潜意识里对强势“沙皇”的依赖和向往,而弟弟对父权的反抗又代表了民众对苏共强权专制、折腾百姓的怨念。 影片结尾,那个为保护孩子坠下高塔的父亲,正是深爱着俄罗斯民族,又找不到正确方式,最终被时代抛弃的老苏联。
据俄罗斯最近若干次的民意调查表明,高达70%以上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但他们对苏联的留恋,又像片中展现的一样无奈:孩子们想将父亲的尸体拖上岸,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沉入湖底。最后,即便是最热衷反抗父权的弟弟也喊出了一声:爸爸!
这一刻,俄罗斯民族对苏联弑父又恋父的潜藏情结被连根拔起。
兄弟俩划着船将父亲的尸体运回岸边
最终父亲还是沉入了深深的湖底
父亲回来过,又离开了,最终只存在于兄弟俩的记忆之中
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回归”之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感受到了切肤之痛,生活水平甚至发生了倒退。他们筚路蓝缕,开启了民族精神的回归之路。抛开各种政经政策和外交立场,我们仅从解体后俄罗斯的双头鹰国徽,就可以看出端倪。
双头鹰标记起源于公元15世纪,本是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国徽。拜占庭帝国曾是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双头鹰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联合。但这个代表大帝国梦的标志,也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二律背反的绝佳暗示。著名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指出:“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无国家组织、最无政府主义的国家——无政府主义是俄罗斯的精神现象,它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既属于我们的左派,也属于我们的右派。”的确,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俄罗斯一样将高贵与卑贱、自由与奴性、放浪与严肃整合在一个文化里,这种精分就连“左手菊花右手刀”的大和民族也难以望其项背。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将俄罗斯等同于苏联,自认是精神与信仰上的同胞兄弟。实际上,与中国人相比,俄罗斯人远远缺乏对世俗生活的热衷与精通,他们更倾向于投入到文学艺术与宗教生活中去。陈丹青讲过一段他游历俄罗斯的经历:晚上10点大学周围的商铺已经全部关门,一行人想吃宵夜不能如愿,顿时产生了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在中国,“大学城”已经等同于“不夜城”。)一项数据表明,俄罗斯人均一年读书55本(中国人不到5本),1.4亿俄罗斯人的私人藏书就有200亿册,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近些年,政府还制定《民族阅读大纲》,将阅读定位民族优先发展的任务。原来,俄罗斯民族不管经历怎样的历史动荡,精神生活带来的崇高感与优越感是他们从未丢弃的东西。这正是他们敢于自称“第三罗马帝国”的力量源泉。
策划:田野
撰稿/组稿:法兰西胶片 卡卡东 在途 魔糖
责编:高晓雯
监制:田野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