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出品:英国
年份:2006
关键词:英国废奴运动 法国大革命
#一句话影评#:好人有时需要比坏人更“奸诈”
文/Heisenberg
《奇异的恩典》讲述的是比美国废奴运动早了约80年的英国废奴运动
威尔博福斯口才过人逻辑严谨,令反对者们极为头痛。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威廉-皮特,他后来成了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说起解放黑奴运动,林肯大概是最先被记起的历史人物,他在1861年发动了对美国南部“叛乱”州的战争,在统一全国的同时,也加速了南方各州奴隶制的灭亡。值得注意的是,在南部的11个奴隶州宣布独立,迫使林肯选择战争之前,林肯还是一个温和派,并无雄心让已经施行奴隶制的州做出改变,所以,林肯对奴隶制的反对,在政治考量上很可能大于对平等自由的追求。
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说的不是美国的废奴运动,而是比它早了约80年的英国废奴运动,跟美国不同,这场运动主要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其中也难免有政治家们为个人利益作出的打算,但作为这场运动核心人物的威廉-威尔博福斯,却是一个更加理想主义的人。
威尔博福斯的老师约翰-牛顿曾经在运输奴隶的船上工作,目睹过他们悲惨的生活,良心受到深深的折磨,后来在万分愧疚的心情下,选择了在教堂工作,他对威尔博福斯的影响很深,使得这个年轻人很早就是一个宣扬废奴思想的人。威尔博福斯口才过人,逻辑严谨,在议会上虽然常常孤军奋战,却也让反对者们头痛。牛顿对威尔博福斯的另一影响就是宗教,在议会上被弄得疲惫不堪回到家后,威尔博福斯就总想退出政坛,选择上帝。
威廉-皮特——后来成了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不希望这位朋友退出政坛,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他希望跟威尔博福斯一起改变英国。如果后者继续从政,他就更有希望当选总统,此后他可以给朋友一个要职,让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由于威尔博福斯始终拿不定注意,皮特决定介绍几个民权运动家跟他认识,对黑奴生存状况了解的越多,威尔博福斯就更倾向于留在议会。
一场发生在议会的没有硝烟的战斗就此拉开帷幕,威尔博福斯相信,只要把运奴船上的真相向更多人揭发,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到他的阵营中来,毕竟,运奴船上发生的事,只要想起就让人掉泪。确实,有部分中立派选择了他,甚至连之前他心中最顽固的反对者查尔斯-福克斯也站在了他这一边,皮特后来也如愿成为了首相。但议会中的既得利益者势力依然强大,在争取将废除奴隶制写进宪法的关键时期,英国又同法国爆发了战争,反对派借此煽动民众的恐惧感,把废奴主义者们渲染成叛国分子,最致命的的打击来自一位本来偏向废奴的中立分子,他左右着一些关键选票,但在最后关头他却表示:废奴虽然是大势所趋,他个人也表示支持,但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废除奴隶制将使英国的经济崩溃,把国家带入困境。
反对者甚众,关于废奴运动,议会里经常上演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妻子的芭芭拉的鼓励下,威尔博福斯终于走出失败的阴影。
1807年,议会最终以283票对16票通过了废除奴隶制的议案。
废奴事业暂时遭到重创,几位核心人物要么归隐田园,要么远走他乡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威尔博福斯也被疾病困扰,但最折磨他不是身体而是疾病,事业半途而废让他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他还试图自杀过,他整晚失眠,短暂睡着的时间里还要被噩梦困扰,不是梦到议会反对派嘲笑他,就是梦到黑奴们的惨状。威廉-皮特首相也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立场,因为战争,他无法全力支持威尔博福斯,这让当年在他的煽动下而选择从政的威尔博福斯十分心寒。
1796年,在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芭芭拉的鼓励下,威尔博福斯终于走出失败的阴影,把以前的战友们召集回来,不过,对这场运动,他们还是没有找到突破口,就在这时,对法律颇有研究的詹姆斯-史蒂芬也回到了英国,多年的磨砺让他对政治斗争更有经验,他建议不要继续跟反对派硬碰硬,而是采取一条迂回战术。英法战争期间,很多法国商船都会挂上美国国旗,以避免受到英国武装民船的攻击。武装民船相当于有合法执照的海盗船,很多国家会在战时允许武装民船攻击敌国船只,但美国当时作为中立国,它的旗帜就成了一种保护,史蒂芬的策略就是,假借战争原因,取消对挂有美国旗帜的货船的保护。这一策略的关键之处在于那时运送奴隶的英国货船,为了避免受到法国武装民船攻击,也会挂着美国国旗出海,这么一来运奴船无论挂法国、英国还是美国国旗,都有可能受到攻击,长久下去,这项产业就会逐渐萧条下去,更妙的是,那些议会反对派并不清楚运奴船操作的细节,他们很难察觉这个计划的真正目的,更难再抹黑这条表面上看来除了爱国还是爱国的条款。
到1807年,支持贩卖奴隶的势力在英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议会以283票对16票通过了废除奴隶制的议案,威尔博福斯所希望的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正式敞开了大门。
相关知识:法国革命战争
某种意义上,法国革命战争间接对英国废奴运动产生了一些影响,先是反对派利用它在国内制造恐慌情绪,导致废奴运动无法进行,随后,废奴主义者们也以牙还牙地借这场战争,让奴隶贸易在英国慢慢死亡。
这场战争起源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促使封建专制制度在法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它也波及到整个欧洲,法国大革命的各种思潮迅速在欧洲各国蔓延,法国军队也打到了国外,对依然奉行专制制度的统治者来说,形成了极大威胁。1793年,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英国、汉诺威、撒丁尼亚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英国等国一共对法国进行了七次反法同盟战争,直到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一役惨败,这种战乱局面才暂时在欧洲结束。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