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德国电影大师沃尔克-施隆多夫带着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铁皮鼓》来到北京,与影迷一起交流分享关于这部电影的一切。《铁皮鼓》是一部充满着符号与象征的电影:希特勒即鼓手,铁皮鼓即作者打字机,鼓身颜色代表波兰国旗。这里有但泽走廊无根无主的迷茫与荒诞,也有纳粹德国的热血与狂热,它的主题至今警醒着人们:政治站队,无人会是赢家。施隆多口述《铁皮鼓》:战争里没有人无辜。
文、整理/ 波米
施隆多夫与凤凰网记者互动
凤凰网娱乐讯(波米/摄影&整理) 凤凰记者问施隆多夫“你对当时加拿大等国禁映《铁皮鼓》怎么看”,施隆多夫摇摇头“就说中国,就现在,《铁皮鼓》还是被禁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虽然本届德国电影节暨施隆多夫影展包括了四部施隆多夫作品,但这部他最富盛名的《铁皮鼓》是无法通过正常购票渠道观看的,它的放映挪到了“灰色地带”德国使馆学校进行。
在放映结束后,施隆多夫饶有兴致的拿出了他事先准备好的“PPT教案”,花费一个多小时为为数不多的影迷“拉片式”详解了他拍摄这部电影的重要细节,令在场观众大呼过瘾,这也应该是有国际级名导第一次在中国“半公开”的拆解自己的作品。
施隆多夫向中国影迷讲《铁皮鼓》,吕乐妻子王歌主持(左边为翻译)。
在拉片过程中,施隆多夫先生探讨了小说与电影的关系。在世界电影史上,《铁皮鼓》是由小说改编为电影的绝佳案例。以当今眼光看,导演好像只是把一部名著挪到了银幕上而已,其实在电影开拍时,这部小说还算不上名著,甚至小说作者君特-格拉斯是在电影成功后才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至今有舆论认为,这两件事之间存在着的因果联系。
为让更多影迷看到这些珍贵内容,凤凰电影将翻译实录分享给各位。
(以下文字根据现场的翻译录音整理并以施隆多夫为第一人称,如具体数据与相关文献史实有出入,请以文献数据为准)
施隆多夫谈《铁皮鼓》的小说改编——
我们用“反溯法”还原君特-格拉斯的“童话世界”
施隆多夫在德国驻京使馆学校拿出了他事先准备好的“PPT”,花一个多小时为影迷“拉片式”详解了《铁皮鼓》
大家好。60年前我到了法国,在法国爱上了电影,当时电影在法国是必不可少的谈资,很多法国人爱好美食,吃饭前都要看部电影,这和德国的情况不太一样,那时德国人更多爱好看音乐会或阅读小说。后来德国的情况开始了变化,我们也开始有了更多电影节、电影周等等,直到今天在北京举办的德国电影节。
那么借这个机会,我来向大家谈谈我的这部《铁皮鼓》,它是我第13部片子,之后我又拍了二十多部片子。我是因为一个很偶然的因素才促使我拍了这部电影,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的话,很难以想象我能拍《铁皮鼓》这个作品。
这个片子是基于君特-格拉斯的小说来改编的,君特-格拉斯创造了一个类似于童话的世界,就是有一个侏儒“奥斯卡”,这个“奥斯卡”不愿意长大,然后他在暗处不断地观察成人世界……
奥斯卡是跟纳粹同时诞生的,也就是他在生长过程当中,纳粹的时代已经来临了。他在入学那一刻也是希特勒掌权之时;而当希特勒派大军侵占巴黎的时候,奥斯卡也跟着随纳粹去了法国;盟军进行诺曼底登陆,奥斯卡恰好也在那里。最后,在苏联红军占领了他的家乡但泽时,他恰好也回到了家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铁皮鼓》的情节设计非常巧妙,这个故事其实并非以小奥斯卡的生长为主线,它参照的是所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以上也是我着手拍这部君特-格拉斯小说的原因,因为这个小说涵盖了德国历史很重要的时间段,而这些时间点发生的事件甚至与全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这使我对这个故事兴致盎然。
下面我将以PPT形式逐一展示我在拍摄《铁皮鼓》时的一些重要细节。
大家知道,我经常将一些名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如上图所见,许多作者在撰写小说时习惯把自己曾经的经历进行演义,然后投放到自己的小说中去,很多名家作品中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那么,当我们要把名著拍成电影时,我们做的事情其实是正好相反的:作者是从现实生活进入到虚拟的世界中,而电影人则要以虚构的小说故事为蓝本,依照其中的线索重新回到作者当时亲身经历的真实地点去,这样追根溯源可以获得作者当时的感受,这是一种“反溯”的方法。
《铁皮鼓》的选景与选角——
格拉斯的故乡不太美“奥斯卡”扮演者不是侏儒是儿童
具体到拍摄《铁皮鼓》这部电影,我们首先要找“铁皮鼓”这么个道具,它其实并非一个简单的玩具,它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它也存在于我们实际的生活当中,所以我们在道具上进行了一些特殊化的制作。那么为了拍摄《铁皮鼓》,原著作者君特-格拉斯把我们送到他的家乡——波兰但泽的郊区,他希望我们在那里进行拍摄。在我们去之前,我把但泽想象的非常美,我最初在脑海构建的画面是:小奥斯卡在建筑很精美的街区行走着,周围的居民浪漫可爱……可当我一到但泽去就发现这里跟我想象的截然不同。
上面这张照片显示的是君特-格拉斯的出生地,楼上是他的卧室,旁边是个厕所,外面还有在故事中出现的商店。但我们到这之后才发现这里完全不适合拍电影,这个地方这么小、这么破,也不可能有空间给演员走位等等。只能说当时君特-格拉斯在小说描述当中把他的住所夸张描述了,他写的住所非常高大——其实我们被他“忽悠”了。
而真实的但泽街区也不适合作为电影的外景。最后,我们把小说描述的画面与现实的画面进行了对比参考,我们实际上遵循了一个“折中原则”:不那么夸张也不那么现实,在道具、外景的选择上都是这样。
《铁皮鼓》的隐喻与特技镜头——
“铁皮鼓”象征作者打字机玻璃破碎用枪打
下面介绍演员的选角过程。首先我们在马戏团找了一些小丑来扮片中大部分的侏儒角色。而关于主角小奥斯卡,我们则找到了一个演员同事的儿子,他已经10岁大了,但只长到了其他10岁孩子的一半高。然后我把这个同事的小孩带到慕尼黑,到啤酒节等地方进行上装拍照,后来我拿照片一看,哎呀,这就是我正要找的演员。在拍摄前,我们对这个小演员进行了3个月的试镜,也把他父母都带到这儿来了,然后在试镜时,我们测试了这个孩子的表演才能,当时让他表演了他通过尖叫使玻璃破碎的技能,看看他是不是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最后我们发现他非常有表演才能。这里补充一个细节,正是在我们给他试戏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鱼市”的那个场景,我们还用烟雾做了一下场景布置,最终在电影里大家也看到了。
讲奥斯卡出生的镜头是这样的。我们开始找到了真实的一位孕妇和一个婴儿来试拍,但拍完我觉得那种拍法很无趣,那和拍给医学院的接生教学片有什么区别?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直接把小奥斯卡从幻境进入现实的桥段:让代表奥斯卡的“主观镜头”直接从他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生”出来。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当时配的实景,我们做了一些小技巧,比原来小10倍。那么现在看到的就是当时我写的脚本以及当时我布置的场景,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母亲在分娩。我们套一个大的纸箱,从后面用红色的光打出来,以代表奥斯卡的诞生,这时还伴随他的啼哭“嘤嘤嘤”的声音。有趣的事是,当时这个小演员还很享受这一拍戏过程。
这个是我画的图,不过恐怕只有我和我的摄影能看懂,大家都看不懂吧(笑)。我们表现出这一角色在看到铁皮鼓时特别高兴的样子,于是还在娘胎里的他,听到了他母亲的心脏发出了“咚咚,咚咚”的跳动声音,我们有意把它的声音做得与“鼓点儿”相似,也就预示着他将来的命运和“铁皮鼓”联在一起。这里,“咚咚”的声音还有一个寓意:即铁皮鼓代表着作者君特-格拉斯自己的打字机。影片还有一个隐喻:“希特勒即鼓手”,这用来表现希特勒擅于“鼓吹”并具有煽动力。
下面介绍影片的几个特技镜头。如图所示,首先使用一个小特技的是小奥斯卡从楼梯摔下的镜头,我们是为了保护这位小演员的安全。而另一个特殊效果是影片的开头,我们使用了“降格”这样一种默片的手法以体现这个桥段非常的古老、久远,而这全赖我们天才的摄影师来完成。
大家最好奇的可能是这个镜头:小奥斯卡尖叫时,这些玻璃破碎的镜头怎么拍的呢?大家看图就明白了——枪打的。那还有一个女教师尖叫时,她的眼镜镜片是怎么碎的呢?
其实也很简单:我们按照女教师的原型造了个假人,然后让这个假人戴上眼镜,把假人的脑袋挖个洞从后面也放把枪;声音一响,就开枪把眼镜镜片打碎。
另外关于片中最大的“尖叫击碎玻璃”的场面——小奥斯卡在高处尖叫,把许多巴洛克式建筑上的窗户都“震碎”的桥段。这个段落我们是用糖玻璃代替真实的玻璃,然后在糖后面安置一些小的爆炸物,随着他的声响同时按下。我们当时做电影可没什么电脑CG的特效,这种“土办法”显然更加考验人的耐性,当然我们也从中自得其乐。而这些都要归功于我们道具师的手艺。
下面的镜头其实才是真正的难题,就是“一条条鳗鱼从死马头嘴里流出来”的那个镜头。简单的说,首先我们找来了一个真的马头,然后把它进行防腐处理,我们又在马的口腔里做了一个箱子把鱼放进去,最后再放置一个机动装置,而开拍时我们按下这个装置的按钮,鱼就从箱子里面流出来了。
这里我要强调,君特-格拉斯先生设计这个场景也有他的用意,这一条条鳗鱼从马头流出来其实相当于一个“分娩”的场景,这也是片中奥斯卡的母亲为什么看到这一幕之后不断呕吐的原因:这反映出经常偷情的她此时深感罪孽深重,所以她看着马头会说:“这是作孽”。那么,当时我们拍摄这个场景时有意没告诉女演员会有这么恶心的东西出现,结果拍摄时女演员一看这个景象马上流露出惊恐和不安——这正是我要的表情。
其实关于这个母亲角色的寓意表现还有很多,比如女演员的服装着色。在奥斯卡的母亲还是个女孩时,她的衣服是粉红色的,这象征着她的纯洁与自然之美,然后随着她年龄的增长、罪孽的加重,她的衣服不断变成了鲜红色、暗红色,最后则变成了血淋淋的红色。当然红色也有爱的象征,但它同时更代表鲜血和罪孽。或许,大部分观众在看电影时不会注意到这类小的细节,但它的视觉呈现至少达到了我所期望的效果。
那么就颜色来说,“铁皮鼓”这个道具的颜色也是有讲究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鼓是红白相间的,而红色和白色恰恰是波兰国旗的颜色。奥斯卡的家庭虽属德裔,但他们居住在波兰,他们还把波兰国旗的色调作为他们居室的主色调,再结合“希特勒是鼓手”的隐喻,这其实寓意了很深的意思。
《铁皮鼓》的表演——
儿童色情戏全部借位拍摄:孩子们不会知道他们在演什么
最后说表演。这里我对正在学习电影的学生说一下,我们为这小奥斯卡扮演者所请的表演指导可是德国一位非常伟大的演员,他本人却仅仅在《铁皮鼓》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而已。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是为了让他教小演员导戏才特意请他进组的,他在这个片中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很可惜他只在片中出现了七分钟。
那么,我们的影片也出现了很多儿童色情的镜头,所以说在拍片的整个过程里,我们一直让小奥斯卡扮演者的父亲呆在他身边,让他父亲了解剧情并看管自己的儿子。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让他知道:这些看起来非常危险的色情镜头,实际不会有任何身体接触。
大家通过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我们拍这段戏的细节,色情戏的拍摄设计都很巧妙,它基本遵循一个原则:看起来有身体接触的其实没碰,看起来有身体裸露的其实没露。
尤其是展现女孩下体的镜头,上半身确实是女演员本人,但下面我们却以特殊装置进行了遮挡。我还记得片中的女演员由于羞涩,起初一直拒绝拍摄这样的裸露镜头,但当我们告诉她有上述方法可以避免这种尴尬时,女演员就照做了,最后效果很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