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国剧突破胜败几何
2009年03月31日 09:38济南日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团长》是导演康洪雷与编剧兰小龙这对最佳拍档在《士兵突击》成功之后的再度合作,并以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为题材。云南中缅边境,一群混迹于收容站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散兵游勇:北平人孟烦了、军医郝兽医、湖南兵不辣、东北佬迷龙、豆饼、蛇屁股、康丫……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被组成一个“炮灰团”,执行攻打南天门的任务,最终弹尽粮绝被围困38天。

一部电视剧出现在观众面前,必然有人喜欢有人反感,尤其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出现不同的声音也是正常的。但是围绕《团长》的评价已经不仅是“有争议”可以概括的,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观点的交锋,即便专家学者也是如此。这在以往的电视剧领域还不多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说,《团长》是“少有的能够征服我的电视剧,应该说,是征服我灵魂的电视剧”。作为观众,他自称时时像“被鬼魂附体”,“这里有各种关于中国、中国人的象征,有各种关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隐喻,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角色仿佛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尹鸿认为,如果说《士兵突击》只是一部青春励志的人生寓言,那么“《团长》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生存史诗,博大并刺痛人的神经”。

尹鸿并说,肯定有很多人看不懂这部电视剧,也有很多人会不喜欢这部电视剧,但“它真的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懂,这么多的人喜欢。否则,‘炮灰团’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否则龙文章们也早就不用当龙文章了”。

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戏都要面临一个危险,那就是作品与历史的关系。而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正是《团长》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著名诗人、文化评论家叶匡正认为《团长》是一部“山寨版战争剧”:“重大历史事件并不是田野上的牛粪,可以任意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插上荆棘或鲜花,这在一个有历史观的国家是无法想象的”。他说,这是部战争剧,可怎么看都觉得是在演小品,大家赛着耍贫嘴。“把战争描绘成了一群小丑的言语狂欢。人人都在抖着机灵说话,生怕人们忽略了编剧的聪明劲”,“看了这个戏就像咬了一口臭鸡蛋”。在他看来,这部剧被如此天花乱坠地追捧,只说明它宣传做得不错。“我认为这是中国目前电视剧中一部集大成式的崩溃作品,它的诞生表明战争剧开始走向衰落”。

据称有远征军老兵也对该剧痛加批评,说“这是一部瞎胡闹的烂片子”,并用“中国的正规军军人都是剃光头的”,“国民革命军军服里没有开领衬衫,行军时都是穿草鞋”,“中国部队不用日本重机枪,中国部队也不使用那种带重机枪的吉普车”,“骑兵军官才穿马靴,步兵军官士兵一律打绑腿,孙立人都打绑腿”、“日本人占领了缅北后才修过机场,缅甸的铁路都是窄轨的”等等一系列具体事例,指出这部剧的荒唐与混乱。

中国远征军的历史是一段相对冷僻的历史,生活在今天的普通观众很难对这段历史有真正的了解。身为军人同时也是作家的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苗长水,首先说自己对远征军的历史“比较了解”,然后又说《团长》“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这段历史,“它在大的故事脉络上是不太真实,但是用制作上的真实与细节上的真实掩盖了故事上的虚构。”苗长水说,这部剧制作比较精心,用了很多拍电影的手法,人物造型、服饰、道具等各方面还是基本符合历史原貌的。

苗长水对这部剧的认识正如康洪雷所言,“一开始并没有抱好感,各种宣传造势太多反倒让人有种抵触情绪;后来很快渐入佳境,就一直看到最后。总体感觉还不错。”

对艺术多样化的追求、受众审美心理与还原历史真相之间,应是怎样的关系?以历史为题材、特别是以有争议的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该怎样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论是“拥《团》派”还是“反《团》派”,双方都承认一点,那就是《团长》是一个有创意的、创新的电视剧。“剧中充斥着荒诞、神经甚至疯狂,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剧大不相同。它荒诞而又深刻,残酷而又浪漫,它让我们用另一种角度看战争,看战争中的人”。

有评论说,康洪雷拍《团长》,有点像拍《夜宴》时的冯小刚:冯小刚已经凭借贺岁片积累了巨大的人气与名望,他需要一部风格不同的作品来显示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寻求一种突破。而《激情燃烧的岁月》与《士兵突击》之后的康洪雷,也需要一部不同的作品来证明自己具有更深厚的掌控能力,以及对艺术多样化的追求,于是诞生了《团长》这个与以往电视剧、军旅剧风格迥异的作品。

康洪雷寻求的多样化,并不为一部分观众所接受。黑黝黝的造型,破烂的服装,凌乱的剪辑,饱受观众指责。更多观众习惯了传统战争片的样式,习惯了一个或几个正面的英雄形象,习惯了正义之师凯歌还朝民众夹道欢呼。《团长》颠覆了人们对抗战影视剧的固有观念,挑战了他们的审美心理,必然要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团长”和他的士兵们,自始至终,保持着兵痞的服装、发型、做派和语言。这引起了远征军老兵们的愤怒。两次远征抗日,当时的中国政府,派出的是举国之精锐。中国青年报刊文称:按历史的常识推断,《团长》里的兵痞造型,也不见得就没有真实样本。但就如对“新闻真实性”的定义一般:在“局部的真实”与“整体的真实”之间,不能简单地勾画等号。30万人的远征军里,或许包容着千八百人的兵痞造型。但当后人重启历史之时,偏就选这千八百人作为群体的代表。这符合局部真实,却有违整体真实。《团长》创作者与愤怒老兵们,之所以势如“鸡同鸭讲”,关键就在此处。

对艺术样式多样化的追求、受众的审美接受心理与还原历史真相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以历史为题材、特别是以有争议的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该怎样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李雪萌   编辑: 邱文辉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