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80后确实超前很多现代意识让50后不舒服
主持人何东:宝刚。
赵宝刚:嗯。
主持人何东:就是《奋斗》完了是《我的青春谁做主》,咱们以下简称啊,太绕。
赵宝刚:嗯。
主持人何东:后边听说你还一个《北京青年》。
赵宝刚:嗯。
主持人何东:三个戏。
赵宝刚:嗯。
主持人何东:全是盯着现在的那个年轻人,稍微岁数大一点儿的,别到我们这个岁数,都知道你是拍《过把瘾》那会儿就是言情的偶像剧,《像雾像雨又像风》。
赵宝刚:嗯。
主持人何东:小孩儿就问了,就问到我了。说他一个50后的导演,怎么会就是些这个,对这个现在的80后、90后的这个小孩儿的这个生活这么了解。
赵宝刚:嗯。
主持人何东:还特别有兴趣。
赵宝刚:嗨,其实这个也不是说我就多了解这个80后、90后这帮孩子,我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基本上跟这些孩子没什么接触。我是这么想这事儿,一个呢,我觉得在就所谓青春期的这个演变过程当中呢,其实,他从一个人性的这个荷尔蒙角度来考虑,它基本上所面临的一个思想意识和生理期盼的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可能要说了解,我说点严重可能是对这个社会有一个认知度,我们去全面考察一下整个中国这三十年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实际上经历的所有的阶段,其实在世界先进国家过程当中呢,他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有,尽管可能是文化和思想意识都不同。
但是对于青春之反映的一些困惑、迷盲还有面对社会的一些诱惑,我觉得这个是有它共通之处的。其实你问80、90他们是什么?他们哪儿说的清楚啊?他肯定是岁数大的人才说他们,才能说清楚呢,我觉得我们这种年龄的人才能说他们,说让80后、90后自个儿去说、自个儿拍一个电视剧,我觉得他们肯定说不清楚这事儿。比如说像那些韩寒这种算是比较,就是早期比较有思想的,对这个社会有他们的一种独立看法的这些年轻人,从这些开始起步,实际人们才开始对80后所谓那个概念进行一个,一个关注。
那我就说从那个时候起呢,就开始,因为我听过他们的几次谈话,还有看了一下他们那些书。确实反映出来这种意识,确实超前,是,而且是很不舒服,就是让,让这个就是所谓的50后,这拨儿人呢,不舒服,为什么呢?他太反传统了。他提出那种东西,可能太,现代意识太强烈了。但是你又隐隐约约感觉他们是对的。所以从这个时候呢,我就开始去思考一个关于什么?关于中国电视剧的一个问题。但并不是说,说这个咱们去关心80后、90后,就关于电视剧到底要表现一个什么东西的问题了。
我就把大概这个电视剧呢,从分为了一个叫"现实题材"和"民国题材"还有"清末以前的题材"大概分了这么三块儿。清末以前那块儿基本上死了,为什么呢?除了前宫争斗,就是后宫这点乱淫的事儿,也不写老百姓。全写宫廷的事儿,那我觉得它的三十年了差不多了,没什么可写的了。年代戏呢,等于是一个比较动乱的这么一个年代,那个时候呢,说句实话是一个。就是各党派、各种势力,是一个争斗的年代。然后再加上抗日战争,再加上国民的革命战争,这么一段很复杂的,或者很迷乱的这么一段历史,一直到新中国解放。这里边呢,也有一个我们讲就是精神诉求里面,你到底表现什么东西的问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尹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