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论导向

第053期

凤 凰 娱 乐 出 品

请抗日神剧的作者学会尊重自己

作者/临北

  近年来,抗日神剧屡屡引发各界批评,不尊重史实、过度夸张、掺杂低俗元素皆是罪名。然而挖掘深层原因,多是因为创作者们不够用心。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电视剧亦是如此,有人为了消遣打发时间,有人为了获得观感的满足,但无论观众的需求如何,作为厨子的创作者们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厨子,时刻尊重自己的工作,拿出诚恳,获得别人的尊重。

>>>点击图片进入:抗日剧那些“雷死人不偿命”的台词

  看电视剧跟吃席似的,印象里,以前的许多电视剧跟那时候的酒席一样,材料紧缺,但经过匠心的打磨,最终端出来的菜都有滋有味的。后来不知怎么地,突然一波奇怪的厨子出来了,有的善于炒快菜,横店憋仨月,一部八十集的电视剧就出来,有的善于摆盘,弄一堆光鲜亮丽的雕花堆成一摊居然也能上星热播,还有过分的,照着别人的菜谱一抄,被人发现了还要振振有词,连反驳都是抄的。最让人惊讶的是,近年来,似乎全国的厨子都只会炒一道名为抗日的菜了,上网搜一下抗日剧,眼花缭乱,各种血战、谍战、暗战、决战,花式抗日片琳琅满目,有的是武侠口味、有的是悬疑口味、有的是爱情口味,鬼子分别遭遇了徒手撕碎、弹弓击毙、神箭射穿、八百里外一枪狙杀等诸多中华神功,有人谐谑,抗日主战场在横店,每年杀死的鬼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周……

  很多人都说所谓的抗战片只是个噱头,导演和编剧披着抗日的外衣,想拍什么题材都行,尊重历史对片方来说成本太高,毕竟老前辈们已经把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拍得差不多了,给后来人没剩多少,只能胡编滥造了。而稍微客观一点的分析则说抗战剧是战争片,而战争的核心是暴力,暴力是受众最多的影视元素,再加上戏剧冲突各方有官方统一的标准形象,大家都拍抗日,道具场景每部戏都能用,编剧还可以在里面打各种擦边球,小到嬉笑怒骂大到暴力情色,都能加一点,在审批上也容易通过,是最容易产销的一种文化商品,何乐而不为。

  批评者们认为,在这种被引导盛行起来的打扮历史的游戏中,真实的面貌被渐渐打磨掉了,对受众造成了影响。一方面,会对历史上的敌人缺少敬畏,对战争残酷性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另一方面,又过度煽动民族情绪,对现实问题缺少理性认知。同时还有批评者指责各大星级卫视还有不少劣质的穿越片、婆媳片、商战片,里面常识错误不断、价值观低幼化,这些片子则在不断消解生活的真实性,只展露了生活光鲜亮丽的表面,却简化或者忽略了背后的艰辛。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一些人选择不看国产剧,随便你是贩卖爱国主义还是贩卖小鲜肉,自己有限的休闲时间当然要交给质量更高的其他作品。

  而平心而论,国产电视剧中并非没有好作品,有些尽管没有十全十美,但也可以称得上良心之作。比如近日刚完结的《平凡的世界》,尽管被指摘太过浪漫主义色彩,但片中如实反应了建国后历史中多个重要节点期间中国社会面对变革时的反应,以及对农民阶层所曾遭遇过的诸多真实苦难都有所涉猎。还有去年热播过的《老农民》,叙事也是从土改一直到改革开放,所有和土地有关的制度改革都有描述,时代曾经有过的荒诞,民众曾经的困惑、彷徨甚至愤怒都悉数有所展示,并没有完全避讳历史中的弯路和真实存在过的残酷。

  在当前这个浮躁的电视剧大环境里,《老农民》和《平凡的世界》这类电视剧的出现,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其中涉及文革、改革等曾经被认为是敏感题材的内容,呈现于普通人的讨论中,挖掘了中国人在任何一种资源紧缺的时代中所展现的人性,或许,电视剧这种荧屏媒介的再创作也会慢慢走向从杂乱无序到真正百花齐放的时代。而另一方面,这类作品的创作者们挑战了互联网时代的低智传播和群氓文化,他们选择尊重观众,拒绝媚俗,用一部作品表达“诚恳”所应该有的样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优胜劣汰,辗转进化,正在这里发生,批评不怕,诟病不怕,只要没有一纸禁令像剪武媚娘的胸一样剪切掉这种题材,观众总会有被诚恳取悦的时刻,待到那个时刻降临之后,现在的这些烂片制作者再想迎合市场,将会变得举步维艰。

  回到一开始所说,人们吃菜的需求各有不同,有人追求好味,有人吃饱就行,看电视剧也是如此,有人为了消遣打发时间,有人为了获得观感的满足,但无论观众的需求如何,作为厨子的创作者们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厨子,时刻尊重自己的工作,拿出诚恳,获得别人的尊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栏目介绍

从娱乐圈大小事,剖析个中价值观——凤凰娱乐《娱论导向》
投稿邮箱:yuletougao@ifeng.com

制作团队

责编:钟宇飞

监制:刘帆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