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柏林十日谈之聚焦北爱

柏林十日谈之《71》

聚焦70年代北爱尔兰战争,政治语境下的个人困境,有惊喜的处女作。

陈果新片柏林展映

陈果新片柏林展映

以往港人对政治冷感,但如今不可能不谈政治,因为内部矛盾太凶狠。

《雪国列车》独家影评

《雪国列车》独家影评

推翻旧世界,迎来新独裁,表面科幻片,内里说的都是阶级斗争。

文艺片生存艰难 《白日焰火》或促独立电影商业化

2014年02月18日 08:56
来源:电影网 作者:云猫猫

《白日焰火》柏林大获全胜

电影网专稿在刚刚结束的柏林电影节上,中国电影《白日焰火》拿到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奖的两个大奖;而娄烨执导的《推拿》则拿到了最佳艺术贡献奖,这个奖项其实就是柏林电影节的摄影奖。除了中国电影连中三元,另外一部亚洲电影,山田洋次所执导的《小小的家》,则为90后女演员黑木华拿到了最佳女演员奖。至此,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亚洲电影算是大获全胜,拿到了7个重要奖项里的四个。一扫威尼斯和戛纳上的颓势,做起了主角。

然而,这是否就代表中国电影收复失地、迅速崛起?柏林电影节的肯定是否又是在向发展迅猛的中国电影市场示好呢?

谈中国电影崛起? 唯“票房”论“英雄”绝不可取

对于这个“意外”的结果,中国媒体欢呼雀跃,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中国电影在崛起、在逆袭,甚至已经“逆袭成功”了。实际上,某个国家的电影在某一届电影节上的“大爆炸”并不能证明整个国家的电影已经走上了复兴之路。要知道,中国电影近些年在很多电影节上也只是打酱油,女明星只是在花高价走红地毯。而今年的这一令人喜出望外的结果,即便证明了中国有好的文艺片,也难以证明中国电影在崛起。

说一个国家电影在崛起,要看的是是这个国家影片的竞争力——无论是票房上的、奖项上的、还是技术与工业上的。中国电影、电影业怎么样?一部特技二流的《西游·降魔篇》能拿到超过十亿的票房,一部在好莱坞只是及格之作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能稳坐票房排行榜的首位,而一部直接把综艺节目搬到电影院里放映的《爸爸去哪儿》,也能造成一票难求的局面。这些不能证明中国电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只能说明观众日益增长的对电影——尤其是好电影的需求和中国电影差强人意的制作水准之间的矛盾。否则,中国电影既然有这么多的粉丝追捧,好莱坞为什么会变成“好莱虎”;进口片为何还会有配额这种为保护国产片而维持的自我调控功能?

文艺片国内生存环境艰难 《白日焰火》或推动独立电影商业化?

再说回本届柏林,中国电影的确拿到三个奖项。但是《推拿》的导演娄烨,一直是作为边缘人物,在频繁的争议声中出现在大众视野的。他的电影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上,知名度并不高,老百姓有多少知道他的?又有几个人看过他的电影?

而拿到两个大奖的《白日焰火》是刁亦男的作品,这个导演除了他担任编剧(《爱情麻辣烫》、《洗澡》等经典华语片)的那些张扬的电影之外,他自己的作品如《制服》、《夜车》等独立电影也没太高的知名度可言。反而在他获奖后,更多的人是在问,这个导演是谁?这个片子讲的是什么?而同样的,首位中国的柏林影帝廖凡,人们对于他的印象,还往往停留在《将爱情进行到底》《像雾像雨又像风》等早期电视剧作品,对于他个人近些年来的动态也没太多关注。

因此,这种依靠某几位极其特殊的导演的个人艺术修为而获得的奖项,并不能成为证明中国电影正在崛起的明证。反而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片对于文艺片缺乏生存和营养的土壤里,艺术片上映难、关注度少、缺乏展示的平台,往往要靠跋山涉水到国外参展、卖片,只有得到了奖项、获得了国际上的肯定,才能重回祖国扬眉吐气。要不刁亦男在台上领奖时激动地反复喃喃着:“这个梦,醒不了。”而廖凡更是透露“临行前和母亲讲,拿不到奖我就不回来了。”——这是怎样的“孤注一掷”心态。

更令人担忧的是,该片在柏林扬眉吐气得的荣誉,让举国上下欢腾一片,新闻联播更是破天荒地推出报道专题,但这部电影充满了碎尸、血腥、残暴又情色,最终在国内能否顺利上映、会被删减多少、又有多少人愿意花钱进院线观看,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对此,《白日焰火》的片方始终在反复强调该片的商业属性,除了国际销售之外,希望能够通过金马影后桂纶镁的主演、悬疑惊悚的侦破情节,让该片能够借此打响国内宣传的噱头,也更有媒体预测,该片在国内的票房或许可以像《无人区》当时顺利“破亿”。

我们总是拿伊朗电影在艺术上的成就来指责国内的导演如何没有才情。其实,伊朗的情况并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而我们也只有在推动电影分级、建立了文艺院线、电影脱离了唯票房论英雄的“单一价值观念”之后,华语电影才谈得上崛起、逆袭和收复失地。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关注凤凰娱乐

点击关注凤凰娱乐微博

关注凤凰娱乐微博

扫一扫关注凤凰娱乐微信

关注凤凰娱乐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