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1994年《亡命天涯》时代意义 大片登陆显示开放胸怀
2008年12月20日 18:20新京报 】 【打印

大片起争论,两派拍桌子

时任北京海淀区电影公司总经理的韩茂瑞分析,采取分账发行方式之后,外国片商和中影公司会监督票房回收,而计划经济时代采取统购统销,省市级电影公司存在的截留票房款现象将难以为继。

随即,这一方案遭到部分省级公司的强烈反对,1994年4月8日,部分省级公司云集天津,联合签署了一份递交给有关中央领导的《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几个问题的紧急呼吁》,就进口影片专营权等问题发难。

4月17日,北京市电影公司专门致函中央某部长,明确表示“让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电影市场,用中国的票款养肥外国的片商,不利于稳定整个电影行业的军心。”随后,《戏剧电影报》在《好莱坞影片大举抢滩国产片路在何方?》的文章中对“10部大片”进行了责难。《中国电影市场》等也相继发表文章,形成了“10部大片”的讨论高潮。

高军回忆说,当时中国电影票房已跌到低谷,再不用进口片来促进市场活跃,民族的电影工业也会遭到打击。但也有电影业内人士称中影公司会成为“洋买办”,为美国片商打工,两种论调的辩论后来竟上升到“个人恩怨”,在一次电影创作会议上,中影的领导和北京电影公司领导为这事拍桌子,还差点说出脏字。

不过时任广电部副部长田聪明和电影局副局长兼中影公司书记窦守芳都赞成引进。高军说,“改革派”慢慢占了上风。1994年8月,广电部下达文件,明确提到进口影片采取分账形式,是为适应《著作权法》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1994年9月,中影公司与华纳兄弟公司达成协议,按票房分账发行方式,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郑州、广州6座城市上映《亡命天涯》。

上映前夜,载着拷贝满街转悠

中影公司和美方的合同签署后,没想到北京电影公司不愿接手该片在北京的发行。于是中影“绕道”与海淀区电影公司合作。时任中国电影公司总经理吴孟辰私下找到了韩茂瑞。

“我当时心里也没底,提出考虑两天”。时过14年后,韩茂瑞向记者表示。当时他还兼任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副秘书长,于是他找到13家北京影院联合开会征求意见,没想到所有影院经理表示,进口大片有票房潜力,只要老韩敢牵头,所有影院将全力支持。

有了影院的支持,海淀电影公司和中影签订了发行协议,并由海淀区公证处公证,便开始了前期宣传。

10月20日,北京电影公司找到市文化局“诉苦”,文化局通过海淀区要求韩茂瑞退出。但13家影院第一轮票已卖出。

11月11日,《亡命天涯》上映前夜,拷贝已从中影运到海淀区电影公司仓库,韩茂瑞也准备上床睡觉静候公映日的到来。当晚10点左右,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找到韩茂瑞,并用“组织命令”要求海淀区电影公司必须停止发行。韩茂瑞说那天晚上也不知哪里来的胆子,“其实我也是被逼的,代理发行合同已经公证了,毁约要支付高额赔偿款,于是就横下一条心,逼得自己"亡命天涯"了”。

韩茂瑞和文化局领导的会谈一直到夜里12点,双方都开始有了困倦,此时文化局领导突然提出要看电影拷贝,老韩担心出问题只好撒谎没拿到。等到对方离开后,他马上回到公司仓库,把8个拷贝放在公司的桑塔纳车上,自己开着车在北京街头转悠,“我就像地下工作者保护着秘密材料一般,心里直打鼓。”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杨林   编辑: 王喧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