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论导向

第106期

凤 凰 娱 乐 出 品

不妨对许晴这样的“怪人”多一点接纳

作者/韩松落

  近日,许晴在《花儿与少年》中的任性爆发引发巨大争议,网友纷纷指责许晴在节目中的表现过于矫情,成为团队中的“难搞分子”。不过,本文作者却认为应对许晴这样的“异类”宽容一些,多一些理解。“这是许晴的矛盾之处吧,要出世,却生活在入世的气氛中,要入世,却并不具备那些技能。但我们不妨对这样的‘怪人’多一点接纳,因为,一个人有一种颜色,就像石头是石头,树木是树木,它们之所以成为它们,不外是因为这些独属于它们的特质。”

>>>许晴在《花儿与少年》中任性崩溃引发争议

  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第二季播出之后,许晴成了焦点人物,到处都是对她的谩骂,甚至连作家黄佟佟年初写的采访,也被人翻出来当做靶子,她是“老公主”,她任性、不近人情、傲慢矫情。但当我补看了《花儿与少年》到目前的所有节目之后,我突然……理解了她。

  在最新的一集(6月13日那集)里,她又任性、矫情了,团员们聚在餐厅里,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突然之间,她不在状态了,出戏了,沉默了,镜头很专注地对准她的脸,捕捉着她微妙的表情,所有人都知道,她可能又要发作了,果然,她跟毛阿敏要了房间钥匙,离开了饭桌,回到房间里,边说边哭,“我真的走不下去了,我圆满失败”。

  在饭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别人看来,什么都没发生,但在她看来,发生了天大的事。饭桌上,这一路上还算和她投契的大姐毛阿敏,说了好多场面话、客套话,热情地招呼大家吃这吃那,别的团员们,也都这样来来去去,赞美食物好吃、酒好喝,并且回顾白天旅行的细节。这没什么不对,至少,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没什么不对。但她崩溃了,她说,她突然觉得不认识毛阿敏了,对她来说,毛阿敏是“支撑着她开始这趟旅行的人”,突然间变得这样陌生,“那张大桌子,特别冰冷。”

  她希望所有人都交心,不要说场面话,有事说事,没事就别来套话,希望交流是有效的,直抵灵魂(请参看她的所有访谈),她常说“我只相信感觉”,“可能对刚认识半小时的人搂搂抱抱,也可能对合作方随时翻脸”(来自黄佟佟的采访)。她希望人活得不要那么用力,在一趟旅行中,不要出现太多特别能组织、特别能张罗的人,这种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对她来说,太具有进攻性了,她惧怕浓的、烈的、进攻性的性格,所以她会欣赏华晨宇,因为他是空的、淡的、柔软的,她渴望的交流是这样的——躲在一个角落里,坐在地板上,浅浅淡淡地说些话。

  所以她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季的人都正常”,因为,第一季节目的团员,知道在镜头前要呈现自己好的一面,却毕竟从没经历过这种类型的节目,没有前例可援,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多多少少有失算的时候,所以到底有一口真气。但第一季播出了,人们的评论和回应,给了后来者启发,第二季的团员们,已经知道了观众喜欢什么,厌烦什么,大家都做足了功课,都是有备而来的,毛阿敏就曾问许晴,在上一集节目里,在巴塞罗那的夜晚,她为什么要哭泣,显然毛阿敏已经看过节目,琢磨过了节目环节。这对许晴来说,是没法接受的。

  她有出世之想,却置身于入世者之间。她喜聚不喜散,喜欢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去个什么地方,但她对旅行中的交流,有绝高的要求,她喜欢热闹,但不喜欢应酬,她喜欢享受旅行的便利,但却不喜欢张罗和组织带来的进攻性,尽管热闹之中,一定伴随着应酬,各种便利的背后,也一定伴随着张罗和组织,她没办法把应酬的部分剔除出去,也没法拒绝张罗和组织,就沉默在那里,甚至早早离场,对于有好感的人的应酬,她更是无法忍受。

  生活不就是这样的么?我们也都经历过许多难耐的时刻,面对过漫长的酒宴,面对过套话,和那些总是心领神会地捕捉到领导意图,又打开一瓶酒的人,我们也都见识过那种人,在旅途中积极而火爆,用自己的意愿覆盖所有人的意愿,他们不坏,但就是什么地方让人不适。其实,人人都有出世之想,但在这个处处要求入世的世界上,还是要按捺住自己,任何出世的表示,都是不合群的、反社会反人类的。

  但要命的是,许晴不需要按捺自己,她生长的环境十分优渥,早早成名,出道之后接连和大导演合作,一路顺风顺水,低调了几年之后加入华谊,还能得到高规格的欢迎仪式,在真人秀节目里迷个路,竟然引起她那么激烈的反应:“当时我觉得这真是老天爷来收拾我了,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挺失败的,我长到那么大才经历到小时候应该经历的一切,这让我产生了很严重的挫败感。”所以,一点点的不谐和,在她这里都会被放大,甚至放得过于大,一丝丝的不合拍,在她看来,都是天大的事,甚至大到不可思议,在气氛不如她所想的时候离场而去,似乎再正常不过。

  这是出世和入世的区别,也是两种交流方式的分歧,无分对错。在人的世界里,像刘涛那样,热情地张罗点什么,周到地照顾所有人,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她用这种方式,向所有的人做出友善的表示,这没什么不好,支撑着人世的,就是这样一份善意和热情。但在许晴成长的过程中,用不上这些技能,这种技能携带的交流功能也随之失效了。        

  对我们来说,我们大部分人能够接受的,只是一种交流方式,一种处世方式,于是,镜头前的许晴,是那么的不合常理,不近人情。何况,这又是一个综艺时代,是娱乐业世俗化又世俗化的时代,明星的性格,是有统一范本的。青年学者扈亚蕾在提起“韩流”时曾说,“韩流”的成功,在于给公众设立“超我”——理想自我的标杆。 韩国艺人,从练习生阶段开始,就要进行高强度的课程学习,目的不在于掌握技能,而在于锻炼毅力,塑造性格,以便成为一群高度抗压、毫无懈怠、从不流露负面情绪的“完美人物”,他们时刻不忘形象管理,不容许自己有任何瑕疵和不完美。而我们也正在紧跟其后,正在用“情商”、“正能量”、“逗比”去要求所有人。

  这是许晴的矛盾之处吧,要出世,却生活在入世的气氛中,要入世,却并不具备那些技能。但我们不妨对这样的“怪人”多一点接纳,因为,一个人有一种颜色,就像石头是石头,树木是树木,就像杜鹃有自己的生长地理,海葵有自己的颜色,番茄有自己的味道,它们之所以成为它们,不外是因为这些独属于它们的特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栏目介绍

从娱乐圈大小事,剖析个中价值观——凤凰娱乐《娱论导向》
投稿邮箱:yuletougao@ifeng.com

制作团队

责编:钟宇飞

监制:刘帆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