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安德烈-瓦依达
出品:法国 波兰
年份:1983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 恐怖统治 雅各宾派
#一句话影评#:被恐怖元素包裹的政治传记。
文/桃桃林林
波兰知名设计师瓦库斯基设计的海报,风格恐怖血腥,令人不寒而栗。
丹东主张在大革命中依靠人民的力量,但也有喜好奢靡生活等缺点。
罗伯斯庇尔的观点是主张“以革命的恐怖主义对付反革命的恐怖主义”
波兰知名设计师维斯劳-瓦库斯基曾为影片《丹东》设计过一幅海报,那是一只从身体中长出的鬼手,狠狠抓住角色的脸,海报的风格恐怖、血腥,让人不寒而栗。这幅夸张的海报也让观众对《丹东》有了新的理解,这并不是是什么政治片或历史传记片,这更像一部恐怖片。
《丹东》是波兰导演安德烈-瓦依达来到法国之后的第一部影片,影片根据波兰剧作家的戏剧《丹东案》改编,关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丹东与罗伯斯庇尔的故事。作为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丹东曾有过太多传奇经历,影片的故事主要聚焦其生命的最后时期,讲他如何被罗伯斯庇尔送上断头台。
如那张恐怖的海报一样,整部影片都弥漫着恐怖气息。尤其开头诡异的配乐,稍有经验的观众都明白这应该是恐怖片最常用的,频繁的人物特写与结尾的鲜血进一步渲染了影片的恐怖感,以突显那个恐怖的时代。在导演的心里,革命派与恐怖分子只有一墙之隔,也许稍不注意,他们就会成为最恐怖的暴力实施者。
作为雅各宾派的领导人物,罗伯斯庇尔与丹东曾是亲密的战友。不过在掌握政权之后,他们却由于政策纲领等问题产生严重分歧。最终,罗伯斯庇尔将昔日战友送上断头台。罗伯斯庇尔在1794年间的法国实行“恐怖统治”,以有反革命嫌疑为名将多人送上断头台。也许从客观角度,这场“恐怖统治”对迅速捍卫革命果实,扫清封建主义残余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谁也无法否认,恐怖本身对民众的摧残和生命的漠视。它让整个国家置于一片恐怖中,这也是导演以恐怖片的方式去处理这一题材的原因。
在拍摄这个故事的时候,安德烈-瓦依达让矛盾更加集中,他将丹东描写成一个无谓的浪漫主义革命英雄,而罗伯斯庇尔则是一个苍白、病态,陷入自我矛盾中的病人。这种改编让故事的主题更加鲜明,革命成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借口。就好像影片开头,阳光健康的丹东接受着百姓的欢呼,镜头一扫,站在远处偷窥的却是脸色苍白、一身是汗的罗伯斯庇尔。导演以这样的对比去描绘罗伯斯庇尔的内心,他在革命理念与内心私欲间的挣扎。当影片结尾,他一直把脸遮住,不敢听到任何行刑的消息,这种恐惧,也从外界传递到了他的内心。
虽然是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故事,但是由于导演的波兰身份,影片被普遍认为是对波兰当时政治状况的暗喻。上世纪80年代初,波兰爆发大规模罢工运动,团结工会进入政治鼎盛期。在此期间,安德烈-瓦伊达拍摄了一部关于团结工会的电影《铁人》,这是《大理石人》的续集,本片曾获得戛纳金棕榈。不过,随着政府的镇压活动,团结工会与罢工陷入低潮期。安德烈-瓦伊达被禁止在国内拍摄电影,于是远遁法国,并执导了《丹东》。
鉴于导演当时的处境,你不得不把《丹东》的故事与那时候的波兰政局结合在一起。为了镇压罢工,波兰政府实施了戒严令,并成立救国军事委员会,将人民生活完全控制在军政当局控制中。结合这段历史,再去看《丹东》中结尾颂读的《人权宣言》部分,一切都不言而喻。
罗伯斯庇尔与丹东曾是亲密的战友,但掌权之后却在政见上产生严重分歧。
杰拉尔-德帕迪约将丹东这位历史人物演绎的有血有肉、极有立体感。
丹东被自己一手建立的人民法庭送上了断头台,导演瓦伊达对波兰政治状况亦有所隐喻。
延伸阅读: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法国大革命时期,1973年9月到1974年7月期间,罗伯斯庇尔的雅各宾派逐渐执掌政权。为了迅速捍卫革命果实,他们使用了更血腥和恐怖的手段来保卫革命。大批政敌以及反对者被送上了断头台,整个国家被笼罩在恐怖当中,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恐怖统治”时期。
从背景上,这一时期的法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交困期。革命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却仍有太多敌对势力,包括封建贵族保王党伺机复辟,即便在组织内部也因为各自理念不同而矛盾重重。同时,在国际上,英、奥、普等国战争不断。使雅各宾派尝试使用更铁腕的方法迅速解决国内的矛盾。
在此前提下,一系列恐怖政策得以实施。这些政策虽然在短期内以恐怖解决了国内矛盾,却也成为日后大爆发的导火索。包括丹东等人的遇害,让雅各宾派失去了社会基础,受支持程度越来越低。最终,连罗伯斯庇尔本人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在权利方面,人们天生就是自由、平等的。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会产生社会的差别。”“所有政治联合的目的是保护人们自然和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所有主权国家的根源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个人都不得行使非直接来自于国民授予的权力。”——《人权宣言》
微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