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凯文-威尔默特
出品:美国
年份:2004
关键词:虚构历史 美国南北战争 废奴运动 种族歧视
#一句话影评#:假如林肯失败,自由未能引导人民。
文/Heisenberg
《美利坚联盟国》,南北战争北方战败,南方联盟国旗飘荡在白宫头顶
历史总是严肃的表示,它是不可以假设的,所幸我们还有电影可以胡来,其实,电影假设出的完全不同的时间线,反而能够映衬出历史何其脆弱,某些很轻微的变动,就可能引起蝴蝶效应,进而在越来越远的将来,造成越来越大的不同。
在《美利坚联盟国》中被改写的历史是美国“南北战争”。在战争临近尾声,南方同盟国无力抵抗北方攻势之时,同盟国政治家本杰明说服了英国和法国为其提供帮助,战局被瞬间扭转,南方大获全胜,统一了美国,林肯试图逃到加拿大,却被南军士兵捕获,在真实历史中歧视黑人,喜欢给3K党大唱赞歌的著名导演大卫-格里菲斯,在这个虚构的历史中更是如鱼得水,他以此为题材,拍摄了卖座大片《智擒林肯》。如你所知,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所以在这部历史中,林肯只是个利用废除奴隶制来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人。
战后,曾带领南军打败北军的李将军,却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应该废除奴隶制,这让整个联盟国政坛都跌破眼镜,就在总统杰佛逊举棋不定,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南北双方都满意时,他家的黑奴却向他指出,北方人以前也蓄奴,所以您只是让他们重新适应他们的旧习惯罢了。这番话终于让杰佛逊安下心了,他推行了一项政策,只要前联邦国国民购买从事家务或工业的奴隶,就可以获得减免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奴隶制得以顺利在全美施行,少量坚持废奴主义的白人选择了流亡加拿大。北方很多已经获得自由的黑人,又要重新被抓捕。由于在北方已经出现了黑人同其他种族融合的现象,在联盟国境内还一度引发“混血黑人算不算黑人”的争论,最终讨论出的答案是,血统不纯仍然不算白人。
联盟国的政策,自然地影响到了它在二战时期的立场,在战争之初,联盟国站在纳粹德国一方,并且建议希特勒把灭绝犹太人的计划,改成把犹太人作为奴隶,尽管双方在此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但联盟国承诺不会介入欧洲的战事,而是把矛头指向了有色人种国家日本。这一变化导致联盟国不会像现实中的美利坚合众国那样,跟俄罗斯之间出现尖锐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斗争,它最大的敌人,变成了加拿大,因为对方不但给逃亡的美国废奴主义者们提供了政治庇护,还对反抗组织针对美国的暴力活动采取纵容态度。美国和加拿大就此进入冷战状态,官方媒体时刻向国民灌输“提高警惕,你的邻居可能就是废奴党人”的观念,相关题材的电影都沉浸在一片黑暗和惊悚的氛围中,就像真实历史中的那些美苏冷战题材一样。联盟国还在美加双方的国境线上建起了一道围墙。
六十年代,肯尼迪终于成为内战后美国北方第一位当选的总统,但在他遇刺后,原本对自由满怀憧憬的黑人,将希望化作了愤怒,在美国国内掀起了多次骚乱,但是很可惜,这些骚乱没能最终引发社会变革,九十年代后,美国社会又重新被保守主义笼罩,美利坚联盟国至今是一个蓄奴制国家,黑奴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财产,网上买卖黑人的交易,是仅次于A片下载的一项产业。最可怕的是,电影在片尾字幕中指出,当年本杰明差点真的取得了英法的帮助。
历史很脆弱,有无数种政治主张在相互争斗,此消彼长,糟糕的是,并非正义战胜邪恶的法则,决定了哪种主张会成为胜利者,决定它的往往是冰冷的枪火。
在德国人的资助下,美国人成功登月
逃跑狂躁症
《美利坚联盟国》虽然虚构了从南北战争开始的时间线,而且这条时间线里的很多事实,放在现实语境中看十分荒谬,不过讽刺的是,片中有些荒谬的内容却是现实,比如由心理学家塞缪尔-卡特怀特在1851年提出的“逃跑狂躁症”,卡特怀特认为这是一种在黑奴当中广泛存在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黑奴,会一直企图从奴隶主手中逃脱。
卡特怀特指出,《圣经》中要求奴隶要对他们的主子绝对服从,所以逃跑的企图是不正常的心理表现。他认为,这种疾病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治疗,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理上的方式根除,比如手术摘除黑奴的大脚趾。
“逃跑狂躁症”这一理论,曾在美国南部大受奴隶主们的推崇。
策划:田野
撰稿/组稿:蒙太曲奇 卡卡东 在途 魔糖
责编:高晓雯
监制:田野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