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导演:奥利弗-斯通

  出品:美国

  年份:2004

  关键词:民族融合 文化交流 武力统一

  #一句话影评#:铁血铸就和平。

  文/张小强

斯通想表达的元素比较繁杂,但观众只希望从影片中获得视觉上的满足。

亚历山大大帝看似崇尚暴力,但他发动的每一次战争都旨在铺就永久和平之路。

为了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他不惜抛弃了美男子赫费斯提翁。

奥利弗-斯通一直是美国导演中最具政治热情的一位,虽然其影片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进入大师行列,历史观却远远胜过他们。《亚历山大大帝》的“失败”也可以归结于此,观众只希望从这部史诗大片中获得视觉上的满足,斯通却非要借古讽今,讲了一堆的大道理,把人看得脑仁疼。

本片贯穿了大帝的一生,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有条清晰的主线:亚历山大始终致力于世界文明的大融合,他所发动的每一次战争都是在铺就永久和平之路。他将希腊文化传播到野蛮的东方,为了这伟大的事业。他不惜从弯变直,抛弃美男子好基友赫费斯提翁,娶了波斯大流士之女。

在影片后半段,亚历山大来到了印度。在当时,印度(今天的巴基斯坦)被看做东方的尽头,征服这个神秘的国家,让他们也享受大希腊文明的荣耀,消除整个世界的隔阂,这是大帝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一次次失败后,目光短浅的部下背弃了他,因为战争之于他们只是积累财富的手段,又怎么能够理解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的心思?

亚历山大是否像斯通描述的那样伟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借助这个可真可假的历史人物,塑造了他心目中的圣人、伟人,含蓄地为某大国指明了道路:美国有责任保护、改变整个世界,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是这么做的。但在斯通看来,在影片上映前一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既不是正义的,又没有理想。

2008年,斯通在《小布什》中暗示了战争与石油的关系,说明在他眼中,美国发动这场战争完全是为满足一己私欲,这也是颇流行的观点。但就在同一年,重组的伊拉克政府将第一单石油合同给了中国,让“美国为抢夺石油而发动战争”的阴谋论有点站不住脚,对伊作战的根本目的恐怕还是出于本土安全的考虑。虽然够不上斯通主张的“传播文明”的高度,但也没有多数人想象的那样下作。

某种程度上,斯通是借助亚历山大塑造了他心目中的圣人形象。

科林-法瑞尔在本片中的表演虽不至于炉火纯青,但也颇值得称道。

在电影后半段,目光短浅的部下背弃了亚历山大。

请猛戳此处参与评论 一砖一瓦共建理想国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让全世界人民生活在没有国界、宗教和种族障碍的理想国,这是很多人年轻时候的梦想,这个梦想不受意识形态的限制,但无论共产主义者还是所谓的世界主义者都只是说说,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实现。

奥利弗-斯通在《亚历山大大帝》中给出的具体方案,即用武力完成统一,恐怕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是事实却指向了另外的方向,战争有时候只会加剧不同种族的分裂,最后除了流血和死亡什么都没有留下。二战之后,由美国所主导的世界格局呈现出全新的样貌,相对于之前的欧洲霸主,这个大国在使用武力方面慎之又慎。它不用像苏联那样野蛮地把弱小的邻国划入自己的版图,它所创造的文化已经在事实上模糊了国家的边界。

也许,这才是通往“地球村”的革命之路,利用科技和经济影响力,以及必要的武力威慑,让尽可能多得人在相似的文化中成长,肤色、信仰甚至语言将不再是障碍。所以理论上说,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完全可行的,但我们必须要比白人更善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欧洲人只懂得处理人与宇宙(自然科学)的关系,但是与人相处的失败(殖民主义)阻挠了他们的进步。

这段时间,中国与亚太邻居交流频繁,传播了善意,唯有与日本的关系持续恶化,让整个世界都紧张兮兮。当然,日本在历史上犯下过弥天大罪,而且拒不认错。但我更愿意将其看做中国的考验,我们是否有亚历山大那样的实力和胸襟,将曾经的敌人拥入怀中?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栏目介绍

百部穿影

简单直给又煞费苦心的电影推介,阳春白雪又粗暴三俗的影迷分享。[详细]

往期回顾

政治 作秀 美国大选

规则改变

公民知情权 军事管制权

流感

私刑 越战 反英雄

出租车司机

智利911事件 种族矛盾

那年阳光灿烂

更多精彩栏目
制作团队

策划:田野

撰稿/组稿:蒙太曲奇 卡卡东 在途 魔糖

责编:高晓雯

监制:田野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百问不怠

调查

  • 1.你认为亚历山大试图用战争传播文明的战略有成功的可能吗?(此问必选)
  • 2.以文化作为武器的效果比战争怎么样?(此问必选)
  • 3.以下文化武器中,哪一项最有可能统一世界?(此问必选)

微博

@凤凰娱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