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霍华德-霍克斯
出品:美国
年份:1932
犯罪年代:1920年代
势力范围:美国芝加哥
主要罪行:禁酒令 谋杀 乱伦
暴力指数:★★★★
#一句话评论#:连阿尔-卡邦本人看过都爱不释手,收藏了一份拷贝。
文/西帕克
当年《疤面人》的海报,还蛮火爆的
疤面人卡邦留给黑帮界两个教训——及时缴税和戴避孕套
二三十年代在全美国境内都有新的黑帮势力崛起,而这其中最令人疯狂的无疑是阿尔-卡邦。这位被称为“疤面人”的杀手,是芝加哥黑帮的头把交椅,肆意杀死上百人后,甚至成为全民偶像。其风衣搭配重机枪的形象,一时无二。警方无法搜集足够证据,控告卡邦谋杀,只得于1931年,因偷逃税将他告上法庭,即使他重金贿赂了警局和陪审团,却因为搞不定正直的法官而锒铛入狱。在狱中的卡邦依然过着糜烂的特权生活,不停更换女人,打发时间,却不幸感染重度梅毒。后卡邦因病出狱,却无力打理帮派事务,于1947年孤身一人病逝于弗罗里达棕榈泉。据说,卡邦留给黑帮界两个教训——及时缴税和戴避孕套。而他留给电影界的遗产,则是黑帮片杰作《疤面人》。
1932年,正当阿尔-卡邦如日中天之时,大胆的好莱坞制片人霍华德-休斯决定将卡邦的故事改编成电影推出。如果看过马丁-斯科塞斯的《飞行家》无疑会对休斯的大胆与特例独行有所了解。他敢于挑战当时的禁忌,顺着华纳的黑帮片潮流,将卡邦的故事搬上银幕。在《小凯撒》和《国民公敌》开创的盗亦有道语境之下,休斯大胆找来作者导演的典范霍华德-霍克斯,试图做一出充满暴力和隐喻的特立独行的黑帮片,讲述卡邦的传奇生平。消息刚一传出,便引起了卡邦本人的警觉,几个小弟,在当天就敲响了霍克斯家的大门,威胁他停止手头正在创作的剧本。但没想到的是,这几人却迅速被霍克斯和编剧本-赫特的故事所征服,坐下来聊聊,一瞬间变成了《疤面人》的特别顾问。
随后,《疤面人》的制作异常顺利,在最终的成片中,卡邦的名字被改为只信仰暴力的黑帮分子托尼-卡蒙特。其肆无忌惮,毫无节制的犯罪,也成为了本片最大的看点。托尼的角色由特立独行的性格演员保罗-穆尼出演。在电影中他也给出了与卡格尼和罗宾逊完全不同的黑帮分子形象。他所扮演的托尼,毫无优雅可言,更多的是一个狂暴的杀手和罪犯,其外露的欲望与其脸上的刀疤一样明显,仿佛身来就已背负重罪。而托尼和自己亲妹妹之间若有若无的乱伦情愫,则更丰富了托尼邪恶的形象,是早期黑帮片极其大胆的尝试。而为了配合这一受难的主题,霍克斯在电影中大量使用了“十字架”的意向,进行阴影构图,不管是路边的街灯还是窗户的轮廓,都在人物身上投射出明显的十字形阴影,是霍克斯有关善与恶灰色地带的终极批判。让整部电影的视觉形象更加突出,有着极其深刻的解读空间,是三十年代黑帮片中完成度最高的一部,在当时可谓鹤立鸡群。而相似的手法,即使是到了新世纪也依然被斯科塞斯的《无间行者》所模仿。
正是休斯和霍克斯两位电影狂人的通力合作,打造出如此的艺术杰作。《疤面煞星》由此成为一代黑帮片经典,连阿尔-卡邦本人看过都爱不释手,自己收藏了一份拷贝。而当50年之后,又一位巨星阿尔-帕西诺,联合更加疯狂的布莱恩-德帕尔玛与还是编剧的奥利弗-斯通,又将本片翻拍,重塑传奇,那便是后话了。
30年代的黑帮片就有双结局版本了
传说中的又一个结尾
在道德保守的30年代,《疤面人》的出现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由于舆论对本片道德观的口诛笔伐,霍克斯甚至不得不在片头用字幕标明“片中每个事件都是真实的,我们所做均是为了引起政府的注意,并质问‘你们要拿它怎么办?’”但这样的拷问,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仅仅是为了逃避审查,假装批判,实则依旧是卖弄黑帮暴力题材。
不过为了减小争议,休斯本人还是组织剧组拍摄了一段托尼接受法官审判的新结尾。这一结尾,霍克斯并没有参与,完全是休斯一人操作。在其中,托尼接受审判,并像一个懦夫一样承认自己的罪行,并请求从轻发落。最后在毒气室中处死。但这样的结尾,显然和托尼一世豪杰的身份不相符合。最终休斯还是决定顶住压力,使用电影本身的解决公映。早剧场版结尾托尼像英雄一般,战斗到了最后(虽然为照顾审查,还是加了一小段求饶的戏份)。这也给50年后,德帕尔玛勇斗MPAA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微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