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期
凤 凰 娱 乐 出 品
撰文:方聿南
经历了档期调整和国内延后上映,看着姗姗来迟的《木星上行》成品,我们终于可以理解,该片为何要撤离去年暑期档,北美票房为何如此死气沉沉,以及海外媒体为何众口一词将它贬到一无是处。尽管如此,它本来仍有希望在中国挽回颜面,因为国内观众非常宽容,对于好莱坞大片,只要视听效果过关,一般不会过多责难,这点可参见《变形金刚》系列。然而登陆国内院线后,《木星》的口碑仍止不住滑坡趋势。不难猜测,一定连保底的特效环节也出了问题。
作为观众,面对同样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可能分不出技术层面的高低,但艺术效果是人人都可以凭直觉感受到的。《木星》的特效中少了点东西,使它抓不住我们的注意力。要知道,特效场面不等同于卖弄技术成就,更需要艺术灵魂的支撑。有灵魂的特效,会让观众置身其间,震颤于无与伦比的视觉魔力;而一场数字技术堆砌起来的秀,就像过路偶遇的烟火,好看是好看,不会带来任何触动,而且过目就忘。
何况我们对《木星》的期待,远不止于另一部《变形金刚》。对沃卓斯基姐弟,我们一贯抱有超高的预期。他们以特效领域高瞻远瞩的开拓性著称,那变幻无常的想象力,曾经让脑洞最大的极客也惊喜交加。《黑客帝国》、《极速赛车手》、《云图》,他们哪一次不是展现了精彩绝伦的想象力和执行力,将科幻先驱的名号牢牢攥在手中。也许简单回顾一下沃氏的特效成就和创作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点。
在举世惊艳的《黑客帝国》中,沃卓斯基兄弟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动画《极速赛车手》得到灵感,想出了“子弹时间”的主意。他们拿120架尼康照相机围绕着基努·里维斯,让电脑程序控制快门渐次拍摄,然后把照片扫描进电脑进行后期加工,打造出那个名垂影史的俯身闪避子弹片段。
他们在《黑客帝国2》革命性地采用和推动了虚拟拍摄技术,先用动作捕捉将尼奥和100个史密斯特工的动作全部输入电脑,然后,便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进行随心所欲的调度和编排。为了拍摄长达14分钟、“终结其他一切追车场面”的公路狂飙,他们斥资240万美金搭建了一条具有末世感的公路,并采用视觉预览系统,使镜头随心所欲出现在任何地方,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冲击力。
《黑客帝国3》的重头戏是尼奥与史密斯摆脱重力、凌空搏斗,剧组最初想借用借航天局的宇航员训练舱,发现不可行后,索性自己发明了一套失重装置,四面都装上蓝幕,那场史诗般华丽恢弘的打斗,直到10年后才被《钢铁之躯》所超越。
之后,沃卓斯基终于把钟爱多年的《极速赛车手》搬上了银幕。为了呈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原始TV动画感,他们运用一种“2又1/2 维立体技术”来加工画面。在这种处理手法之下,前景的人物被直接粘在虚化的背景上,抽取了焦距和景深的概念,把三维的真实世界变成了二维的平面画板,赛车造型、城市模型都呈现出一派超现实的未来感,流淌着无穷的缤纷和梦幻。
将电脑特效玩到登峰造极后,沃卓斯基又在《云图》挑战起鬼斧神工的“变脸”和“变身”工艺。其间电脑的运用微乎其微,几乎全靠物理化妆。主演之一汤姆-汉克斯演了六个角色,共七种造型,从中年到老年,比《X战警》的魔形女变化还多。“黑珍珠”哈利-贝瑞从黑人女奴一直演到白人妇女、韩国男医生、印度女人,横跨了肤色、种族和性别。韩国女星裴斗娜用上假体,苗条的弱女子瞬间化身牛高马大的墨西哥打手。据统计,该片共用13名演员出演了55个角色,如此大规模全方位的一人分饰多角,不但前所未有,未来也很难有超越者。
一言蔽之,从兄弟到姐弟,沃卓斯基总在摆弄着史无前例的东西。没有人能模仿他们,因为他们总能榨干创意的最后一滴潜力,模仿者再精良,也形同山寨货。当怀揣这样的期许进入《木星上行》,我们就像看到一个次次考100分的好学生,竟然破天荒没有及格。在两个小时里,影片没端出任何叫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反而布满了各色似曾相识的影子,叫人目瞪口呆,直呼沃郎才尽。
《木星上行》的场景风格包含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复古未来主义、古典宫廷风、太空歌剧等,艺术指导的工作量多到够拍好几部科幻片的。成果固然不俗,但别忘了,在《云图》他们已经任性过一回了:1849年的南太平洋地区,1936年的苏格兰,1973年的旧金山,2012年的英格兰,2144年的新首尔,2321和2346年的夏威夷,六个时空互相交叠,几乎相当于拍了时空迥然的六部小电影。《木星》多元化的美工让许多大片相形见拙,但并未能逾越沃卓斯基自己奠立的境界。
具体到科幻世界观,《木星》将过去与未来相融合的努力,也并非首创。《极速赛车手》就被放置在一个现代和未来嫁接的过渡纪元,精神层面20世纪60年代的风潮,与超当代的尖端技术交织并进。《云图》中2144年的新首尔,既充满光滑时髦的未来感,也参考了20世纪30年代斯旺西的建筑。甚至可以说,暧昧的时代特征,一贯是沃氏科幻片的标准配置。
动作层面,就像沃氏之前的作品,《木星》依然让人脑洞大开。但这次开脑洞的后果,不是《黑客》那样引人遐想,而是让我们不停穿越到别的科幻片中。飞船在城市上空追逐互射,是《星战前传2》的情景复现,凯恩驾机突破防空阵,大有《星际迷航》和《银河护卫队》的即视感,朱庇特只身攀爬在陨落的城市中,拷贝了《异形2》那段玉石俱焚的高潮,朱庇特的角色原本归属娜塔莉-波特曼,而她婚礼上的装束果真像极了阿米达拉女王。
动作桥段不仅借鉴别人,也重复自己。《木星》效仿黑客的主题和思想性,讲述个体反抗极权的斗争,连动作环节也故技重施。凯恩与身着双翼的反派肉搏,与尼奥和史密斯的决战趋于雷同;飞船冲破大红斑的那一瞬,跟崔尼蒂的飞船冲破云见日贡献了同样一抹心旷神怡。好莱坞大片虽然趋于同质化,但具体到动作细节,还是巧思不断、年年出新的。而身为创意领军标兵的沃氏姐弟,竟毫无追求地拷贝已有的成果,令粉丝痛心疾首。
话说回来,《木星》还是有些原创的玩意,比如在太空中摩擦摩擦的超级滑板鞋,刀枪不入让美国队长也羡慕的透明盾牌,一开火扫倒一片小麦的硕大枪械,自动生成宇航服的救生胶囊,等等。步出影院,如果还记得什么,肯定不是故事情节,而是这些闪烁着创意火花的小道具。科幻电影炫耀新式武器,就像间谍电影靠小发明制造神秘感一样,是一种曾经一招鲜吃遍天如今大有偷懒之嫌的选择。就像间谍片已经走上《谍影重重》的实战路线,如今的科幻片也重于世界观和精神内核的打造,而非依靠眼球糖果来故作高深。《木星》逆潮流而行,让小道具盖过了主角的表演、故事的情感力量和思想内涵,把电影搞成了形同广告片。
综合来看,《木星》仅仅重复了沃氏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在某些维度上扩大了规模、增加了精细度,而其余部分甚至还及不上前作。即使那些进阶之处,也是依赖于更先进的技术,而非更先锋的点子。科技可以打造精益求精,但失去了灵魂的技术,再绚烂也只能让人昏昏欲睡。上个世纪末筹备《黑客帝国》时,沃氏只有捉襟见肘的6500万美金,而该片的视觉奇观即使重看多次,依然激动人心。昔年他们想象力满溢,唯有钱是问题,而如今,我们遗憾的发现,他们有了充裕的资金,大脑回路却欠费停机了。
深度电影策划
简单直给又煞费苦心的电影推介
阳春白雪又粗暴三俗的影迷分享
——凤凰娱乐《大银幕后》
撰文:方聿南
责编:扭腰客
监制:刘帆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