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我们天上见》打亲情牌不如打历史牌
2010年04月08日 08:26 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观影笔记·《我们天上见》】

看蒋雯丽导演的新片《我们天上见》的路上,我心里有些隐隐的担忧,怕仅仅拍成一部亲情片,无论是煽情的那种,还是散文诗淡淡温情的那种,即使拍得再好,也并不新鲜。而一对祖孙相依为命的题材,是很容易这样轻车熟路地跌进泪汪汪的亲情片套路之中。

蒋雯丽让我有些惊异,和看她演的那些电视剧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电影里她的影子无处不在,却不是外在的,而是属于回忆,在积淀多年的心灵深处。难得的是,她忠实于自己记忆的走向,记忆在证明着她的历史身份的同时,无形中泄露她的立场、情感和内心的一些秘密。

影片的一开始,她就没有回避历史,小兰的父母被灾难发配新疆后音信杳无,成为了这一对祖孙故事发展挥之不去的背景,让这部影片充满雨绵绵忧郁的调子。在小兰和祖父相依为命那十余年的日子里,正是我们的国家最动荡的日子,那时所发生的一切,包括“文革”的批斗,上山下乡、地震和国家领导人的去世,几乎都有所闪现,便使得这部电影和一般的亲情片或小众的文艺片,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影片便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姑娘的回忆,而和我们有了相关性。

干净而有节制的叙述,让影片像冰凉的骨架,可以看出她的艺术追求,不想走婆婆妈妈或眼泪汪汪的亲情片路线。她极其小心细致而富于艺术张力选择的是细节,这是一部浸透着大量细节的影片,可以说是由细节推动情节的影片。这些生动的细节,有的是被她精心剪裁,比如体操服、火车铁轨、麦乳精、哈密瓜、姥爷自制的单杠、还有满墙动人心魄的兰花;有的则被她有意安排前后重复,比如炉子上喷吐蒸汽的大水壶、会叫出响声的布娃娃、戒尺、兰花、乞丐的破碗、姥爷的鬼脸、无疑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让情感、日子和历史,一起赋予了感人至深的生命。

看这部影片,让我忍不住想起前苏联曾获过奥斯卡奖的导演米哈伊科夫的影片《安娜》,也是描述一个小姑娘十余年的成长经历,也是没有回避小姑娘这十余年成长的背景,即前苏联那最为动荡的历史;同时也是运用了这样重复的手法。但因为那是一部纪录片,在勾连历史的时候,运用的是真实场景的拼贴;在运用重复手法的时候,是反复问小姑娘同样的问题。显然,没有蒋雯丽更为电影化,让内心的戏剧高潮成为影片自然的推动力。

看这部影片,也让我想起在19世纪巴黎曾经出现的艺术情景。那时,法国经历了1793年的大革命动荡之后,出现了经济复苏,人们的心态和文化的表现,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两大类歌剧走俏:一类是以梅耶贝尔为代表的大歌剧,讲究浮华的大场面大制作大题材;一类是以奥芬巴赫为代表的轻歌剧、喜歌剧,追求的是轻松和娱乐性。如今,中国的电影,难道不也是所谓大片和贺岁搞笑片这样两种走俏吗?面对从政治时代到经济时代同样的历史转型期,艺术和现实的规律与表现,无师自通,如此惊人的相似。想到这一点,还有蒋雯丽这样的人静心潜力,愿意从心灵到心灵,拍摄这样的电影,是值得称道的。真正的艺术,从来都应该是从心灵到心灵,而不是从影片到票房或领奖台的。

如果让我来说其不足,小兰做梦长上翅膀飞,多少有些《孔雀》里张着降落伞飞的影子;姥爷去世之后,小兰说出用麦乳精浇死兰花和把送给体操教练的哈密瓜吃掉的事情,多少有些多余,其实观众早已经看懂,如果非要强调,也应该用电影语言,而不是直白地说;更重要一点,是影片的结尾,拉姥爷棺材的车和小兰擦肩而过,画外音告诉我们是姥爷不愿意让小兰看见他下葬,点落在亲情上面,影片的主题和余味多少有所减弱。《安娜》的结尾,同样是画外音,将影片的主题升华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不是简单的在亲情的感动上着陆。

□肖复兴(北京 作家)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肖复兴 编辑:丹璐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