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弹道》在想像和现实之间笔走龙蛇
2010年04月12日 14:59 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弹道》是个双关语,一方面指的是子弹的轨道,另一方面指的是子弹中的诡道。《弹道》说的是2004年发生在台湾大选中的“3·19枪击案”,像《三国演义》一样七实三虚,大的框架和走向据实以录,小的波折和幕后交易靠推断和猜想。

“3·19枪击案”发生在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日前一天,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3月19日下午在台南市拜票时遭到枪击。当天下午15时20分,在奇美医院医疗人员面前,陈水扁的衣服中掉出一颗弹头,时“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召开记者会表示陈、吕两人没有生命危险。3月20日,扁、吕以29518票的优势险胜原本领先的连、宋。当晚,连、宋提起诉讼,“3·19枪击案”被视为严重影响此次“大选”的结果。

枪击案发生后,又连出诡异事件,涉案嫌犯和当事人多有死伤。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阿扁团队自导自演的一场政治闹剧,以“苦肉计”左右了选民的情绪,进而获得胜利。后来,台湾当局请来美籍华人神探李昌钰,也给出了相关的技术报告,但“3·19枪击案”至今仍疑点重重,真相不明。世事难预料,阿扁下台以后,竭力要求追查此案,而上台以后的国民党人反倒不急不忙,此案迟迟无法重启调查。

政治上的事情总是难说,因为政客们往往只有作秀,没有真相。现在,政客们不愿意做的事情由电影人做了,《弹道》根据案发以后的种种证据和说法,还原了编导所认定的真相。影片没有采用倒叙或者插叙的手法故布疑云,而是体贴观众地选择了线性叙事和正面交代。阿雄(暗指阿扁)的幕僚一上来就得意地说他的剧本可以得金马奖,接着枪击案的各方参与者次第登场,各自承担起自己的任务。这是“骗剧中人不骗观众”的经典叙事模式,在虚构的小警察还在为正义和情感驱使而苦苦求索真相时,观众已经明白:黑帮是受制于幕僚的,杀手是黑帮派来的,替死鬼是早就找好的,阿雄的“枪伤”是自制的。如果你是一个关注过台湾那场诡异选举的人,在编导不容置疑的讲述中,你的所有疑虑将随着镜头的移动而一一消散---这个过程是非常过瘾的。

当然,这不是一部《刺杀肯尼迪》式的案情分析纪录片,《刺》只是分析了种种可能性,并无终极的结论,而《弹道》在警察们恪于政治黑幕和技术难度而止步的地方,由导演像上帝一样地补述了一切,而且是传奇化地补述了一切。枪击案为此而充满了跌宕和细节,一场摩托对摩托的追逐战插了进来,做局时算无遗策,执行时百密一疏,凡是警匪片里可以有的桥段这里隐时现。到了收官阶段,这甚至已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灭口行动,正义的警察不断被杀,半世好人上了贼船后难逃一死,策划了一切的幕僚上演了“兔死狗烹”的惨剧。这有些像《越狱》里中央情报局的行径,也有些像明朝皇帝对执行过秘密任务的锦衣卫的处决,反正是似曾相识吧。

里根由三流演员转型为成功的总统,而阿扁以蹩脚政客之身奉献了影帝般的表演,两人都曾“被刺”但一真一假,像背道而驰的汽车一样抵达了不同的终点。里根过世时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尊敬和哀悼,而阿扁在任时已声名狼藉,下台不久更锒铛入狱。这其实也彰显了两地处在民主的不同层面上,台湾的民主是襁褓中的幼稚民主,极易被强权绑架和诡计侵蚀,而美国的民主虽然也有暗角和污点,但它决不缺乏对悲剧的过滤性和免疫力。

导演刘国昌之前最有名的作品是《雷洛传》,那是刘德华天王主演的一百多部电影里数得着的佳作,这部王晶二十年前监制的枭雄片对香港警界早年间腐败的揭露,远比王晶去年亲自导演的《金钱帝国》更深刻。《弹道》在想像和现实之间笔走龙蛇,既给了观众“3·19枪击案”的清晰答案,又以小人物的视角书写了一段传奇。其实,这类调和阴阳、游走两端的电影最是难拍,不是失去了现实的逼真感,就是限制了虚拟的自由度。《弹道》也在进行着痛苦的左右互搏,又囿于敏感的两岸关系而难逃刀斧之苦,呈现出今日之文本已殊为不易。(文:李星文 资深评论员、影评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李星文 编辑:王春蛟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