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引发八大争议 周润发被质疑是否合适演孔子
2010年01月20日 08:37 深圳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月22日,由胡玫导演,周润发、周迅、陈建斌主演的大型史诗电影《孔子》将在全国公映。自去年4月初开机以来,《孔子》便一直处于争议的漩涡之中。周润发能演孔子吗?孔子会不会武功?孔子和南子有恋情?这些都成为《孔子》上映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焦点。近几天,《百家讲坛》主讲人鲍鹏山看完《孔子》试片后,提出的几点质疑更被广泛转载,正是“《孔子》欲来风满楼”。

争议一:孔子不应娱乐化

电影《孔子》描写了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其人生中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

关于电影《孔子》如何选取适当的故事来展开叙述一直引人非议。是完全尊重史实?还是要把《孔子》打造成一部有“娱乐”元素的商业大片?《孔子》剧组自从曝光“武戏”与“感情戏”之后,即刻在一些学者中引起争议。

有网友认为,“把孔子拉进娱乐圈里本身就是不可原谅的行为”。但在媒体评论员雷振岳看来,孔子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可能成为文化之神和精神领袖。相反因为这种“泥土”的生活气息,人们才会觉得这才是真实而值得信赖的孔子,而不是脸谱化的孔子。

争议二:周润发演孔子是否合适

《孔子》开拍之初,“要请周润发来演孔子”就已引发网友一片哗然。尤其是听说孔子会武功,许多人以为会是一部恶搞的电影。但从1月18日在广州的试片来看,看过片的广州媒体有这样的评价:“周润发塑造的孔子非但一点港台腔没有,还非常符合内地观众心目中的孔子形象,很容易引人入戏。”

争议三:孔子到底会不会武功?

历史中的孔子提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而他本人也是掌握六艺的佼佼者。孔子“文”的一面毋庸置疑,但电影《孔子》中加入了不少表现孔子“武”的一面,立刻就引来了一片争议之声。驾驭战车、百步穿杨,甚至以木剑一招制住蛮夷首领等,这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孔子?

就孔子是否会武功这一问题,深圳大学教授景海峰看来,其实是有可能的,因为“六艺”中的射、御,射就是射箭,御是驾车,这在当时的教育中是普及性的,代表六艺传承的理念或方式。这一争议在1月18日的试片时得到了答案:不管孔子会不会功夫,但他射术极佳、战术能力超强。

争议四:“子见南子”引猜想

“子见南子”的故事,被誉为是关于圣人的一段绯闻,《史记》中寥寥百字一笔带过,只“环佩玉声■然”一句,便引发后世诸多猜想。“子见南子”犹如千古谜案,历史上本就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电影开拍之初,不少人就对孔子的“感情戏”有着极大的不满,认为电影把南子作为女主角本身的立意就有所偏颇。“你那个‘仁’字里,包不包括像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呢?”预告片中,南子挑逗孔子的一段话也引来一阵声讨。

编剧陈汗坦言,“这场‘子见南子’的戏,确实是一个‘火药库’,但我们绝不以此来恶搞,我们全体主创对孔子的尊敬不比任何读书人或孔子后人低。”《孔子》广州试映后,大多数媒体认为“子见南子”并不像“炒作”中的那么露骨、胡乱演绎,恰恰是周润发、周迅二人对手戏比较出彩的一段。

争议五:子曰“给个话儿”

“给个话儿”?——在《孔子》举行的小范围看片会上,周润发扮演的孔子坚毅决绝、表演刻苦,却因这一句话而“雷倒众生”。有人称这样现代化十足的台词是对孔子的“娱”弄,但也有人认为《孔子》并非是“《史记》+《论语》”,从现代角度来大胆演绎,会让那个光环萦绕的孔圣人“活生生”。具体效果如何,要等公映之后让观众评说了。

争议六:把“万世师表”拍成“功夫孔子”

堕三都之役、夹谷会盟、齐鲁大战和武子台平叛,影片重点刻画了这“四大战役”。堕三都的浩荡、夹谷会盟的凶险、武子台平叛的烈火、齐鲁大战的惨烈等一一均有呈现,影片不仅在战争场面上恢弘壮丽,毫不吝啬笔墨,更有多达近400个特效镜头,可谓又一场“视觉盛宴”。但与此同时,有关“孔子”武戏太多、战争场面频繁的争论声又不绝于耳。有网友认为,即使孔子真的“能射善御、膂力过人”,也不能将“万世师表”拍成“功夫孔子”。从成片来看,涉及孔子的武戏和战争戏份已经被删减了一部分,基本上满足了孔家后人弱化武戏的要求。

争议七:“颜回之死”很离谱

除了“子见南子”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外,“颜回之死”被媒体一致认为是影片后半段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但有史学家认为,这一段完全是离谱的描写,以颜回的性格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颜回之死”曾属于一段历史空白,《孔子》剧组对于“颜回之死”进行演绎,添了许多煽情的元素。颜回为从水里捞上简册,一次次地钻入冰冻的河水中,最终落难。

争议八:孔子直呼弟子的“字”

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可在电影里他第一次出场的时候竟然打成了“孔锂”,片方解释这是字幕员的操作失误。另外,关于片中孔子直呼自己的弟子姓名是否合适的说法也有出现。鲍鹏山质疑:孔子直呼自己的弟子为“子路”、“子贡”是错误的,“称呼别人的字,这是对同辈的称呼方法。但是孔子是长辈,喊弟子一定是直呼其名的。”

编剧陈汗及何燕江回应:“这部电影从开始写剧本的时候,就一直在和各路专家开会,讨论各种细节问题。关于名字,之前探讨过三种方案:要么称名,要么称字,要么将名与字混称。最后用了第三方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春秋时称谓很复杂,比如公山不狃,拗口难记,我们就改称公山狃,简化。这是有意为之。”

相关新闻

《孔子》未映先引口水仗 争论史实与孔子思想

《孔子》被批胡玫直面异议 称得有改编历史的勇气

《孔子》北大看片获好评:不乏味不说教不干巴

 电影《孔子》广州首映 导演正面回应质疑声(图)

看《孔子》不哭不是人 周润发做宣传口无遮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李佳佳 编辑:房金明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房金明